大都市政府治理機制運行的背景、內(nèi)容與影響因素——來自美國的實踐及對中國的啟示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大都市發(fā)展中的政府治理機制創(chuàng)新與績效評估體系研究”(10CZZ025)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三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基礎性研究課題“基于大都市區(qū)和諧發(fā)展的政府協(xié)同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以長三角為例”(131091) 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重點項目“基于大都市安全發(fā)展的群體性突發(fā)事件化解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13ZS118)
【分類號】:D7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易承志;;美國的大都市區(qū)政府治理實踐[J];城市問題;2011年06期
2 安建增;何曄;;美國城市治理體系中的社會自組織[J];城市問題;2011年10期
3 朱琳;;美國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設對中國的啟示——以CompStat、CitiStat和GMAP為實例[J];電子政務;2008年09期
4 羅思東;何艷玲;;城市應該如何管理——美國進步時代的市政體制及其改革[J];公共行政評論;2008年02期
5 王旭;當代美國大都市區(qū)社會問題與聯(lián)邦政府政策[J];世界歷史;2001年03期
6 孫春霞;;美國城市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江漢論壇;2010年09期
7 喬治·弗雷德里克森;王金良;;變革中的美國城市體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8 易承志;;大都市發(fā)展轉型中的政府治理機制創(chuàng)新:問題與對策研究[J];江淮論壇;2012年06期
9 李忠;;發(fā)展非政府組織 促進城市社區(qū)建設——對美國非政府組織的調(diào)查與思考[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年15期
10 羅思東;美國大都市區(qū)政府理論的緣起[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宏光;;新時期法治思想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十七大報告蘊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2 鐘娟;姜起民;;行政相對人監(jiān)督行政的理論基礎[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3 徐俊峰;;人事管理的邏輯[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謝倩;;城市社區(qū)民間組織監(jiān)督機制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以南京市鼓樓區(qū)民間組織為例[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7年02期
5 蔡輝明;;美國公共行政學思潮的范式變遷——路徑、劃分和邏輯[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周澤磊;;古德諾政治與行政“公地”思想及其意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陳茜;;新公共服務理論與服務型政府建設[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8 劉文靜;論行政法學與行政管理學的互動關系[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9 韓志紅;付大學;;地方政府之間合作的制度化協(xié)調(diào)——區(qū)域政府的法治化路徑[J];北方法學;2009年02期
10 李效東,李松林;論構建和諧社會的國家職能觀[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雪貴;李慧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政府執(zhí)行力提升[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2 張傳具;;提高我國地方政府執(zhí)行力的制度分析[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3 羅依平;;深化我國政府決策機制改革的基本方略[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李有學;汪來杰;;國家與政黨:工具性選擇與均衡性調(diào)整[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倪星;;試論新時期中國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A];政府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C];2006年
6 艾琴;曾磊;;芻議:提高地方政府執(zhí)行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董敏;;淺論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長期執(zhí)政對我國的借鑒意義——基于人民行動黨長期執(zhí)政的根本原因[A];“經(jīng)濟轉型與政府轉型”理論研討會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下)[C];2011年
8 徐陪陪;;如何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與轉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學術年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10·?2)[C];2011年
9 孫力;;當前民主建設的重要命題:兩種決策機制的機理和錯位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10 李永寧;杜國強;;延安市問責問廉問效工作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交流材料之一 三問工作的涵義、特征與主要內(nèi)容[A];延安市問責問廉問效工作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jīng)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劉明生;公共服務背景下城市社會體育組織發(fā)展模式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張富田;權力和權力博弈推動的平滑轉型[D];南開大學;2010年
4 賈清顯;中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構建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彭彥強;基于行政權力分析的中國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秦偉江;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區(qū)域自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趙聚軍;中國行政區(qū)劃改革的理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李利平;中國公務員規(guī)模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蔣潤婷;行政法視閾下的行政參與權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林潔;轉型期我國縣域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曉郁;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構[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2 陳澄;鄰避現(xiàn)象及其應對[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徐濤;我國行政訴訟實踐中職權確定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馨元;“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guī)的立法空間及趨勢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張芳;地方政府間非合作博弈的機理及治理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羅媛;我國領導干部引咎辭職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完善路徑[D];湘潭大學;2010年
7 潘俊;民主行政視角下提升公民參與政府決策質(zhì)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于云云;服務型政府背景下制度防腐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9 鐘志亮;行政強制相對人的權利保障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秦紅;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研究——以昆山市為例[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易承志;;集中與分散:美國大都市區(qū)政府治理的實踐歷程分析[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0年07期
2 易承志;;改革前中國城市化的具體進程與影響因素分析[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1年05期
3 易承志;;國外大都市區(qū)治理研究的演進[J];城市問題;2010年01期
4 劉志鵬;;公共政策運行中的信息不對稱及其治理[J];城市問題;2011年02期
5 張強;吳娟;;公共事務治理中的公民參與——以廣東“無假藥社區(qū)”建設為例[J];城市問題;2011年05期
6 梁茂信;戰(zhàn)后美國城市貧困人口的特征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2000年01期
7 易承志;;印度大都市政府治理的實踐困境與背景因素——以孟買為例[J];東南亞縱橫;2009年03期
8 劉厚金;;國外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實踐與啟示[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易承志;;大都市轉型與電子政務價值重塑的生態(tài)學分析[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10 楊文蘭;;城市化進程中政府主導與市場行為取向的實證分析——以安徽省為例[J];華東經(jīng)濟管理;2010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張卓元;[N];人民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壯松;美國城市經(jīng)理制[D];廈門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謙;當代西方行政改革淺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
2 潘迎春;行政服務中心與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以焦作市解放區(qū)行政服務中心為例[J];理論月刊;2005年06期
3 李春茂;公共服務市場化與地方政府改革[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吳麗;;淺析我國政府治理理論的價值取向[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5 潘世強;英國行政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行政與法;1994年04期
6 麻寶斌;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前提性思考[J];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08期
7 倪星;香港特區(qū)行政改革研究的意義與視角——《雙重轉型:“九七”以來的香港改革與發(fā)展》評介[J];政治學研究;2003年01期
8 張鳴;;以政務公開推進行政改革[J];中國新聞周刊;2006年17期
9 張茂林;柳勁松;;當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趨勢及啟示[J];重慶行政;2007年05期
10 陶麗;;論西方行政改革的核心主題——分權化改革[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麗華;;關于遼寧省創(chuàng)建服務型政府的調(diào)查與思考[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2 楚德江;;我國農(nóng)村公共服務的特殊性與服務型鄉(xiāng)鎮(zhèn)政府建設[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李明強;;論政府在公共服務市場化中的作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陳潭;;鄉(xiāng)鎮(zhèn)公共服務供給的體制困境與轉軌路向[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汪永成;;用腳投票、用手投票兩種機制的非均衡性與地方政府公共服務供給行為的非公平性——一種分析和解決當前中國民生問題的新視角[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郭鴿;;以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地方政府治理發(fā)展[A];“經(jīng)濟轉型與政府轉型”理論研討會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上)[C];2011年
7 鄧弋青;;善治目標下的中國政府行政改革[A];江蘇省政治學會2002年“全球化與政治文明”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霍晉濤;許爾君;;區(qū)域發(fā)展過程中的政府治理路徑創(chuàng)新[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谷宇;;我國傳統(tǒng)社會地方基層政府治理的困境分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10 王德高;;新公共管理運動與中國政府改革的路徑選擇[A];政府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良孝;“民國山西村政建設”:對當下農(nóng)村行政改革和民主建設的借鑒[N];山西政協(xié)報;2011年
2 劉暢;日行政改革擔當大臣辭職[N];人民日報;2006年
3 記者 于青;日本新內(nèi)閣力轉民主黨頹勢[N];人民日報;2010年
4 記者 劉亮明;吉林行政改革助推縣域經(jīng)濟[N];人民日報;2006年
5 宏宇;日本新一屆內(nèi)閣組建完成[N];工人日報;2010年
6 ;期許新的一年真正科學發(fā)展[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1年
7 鄧新建;廣東人大代表緊盯“電子眼”執(zhí)法[N];法制日報;2007年
8 記者 海珍;群眾辦事 干部跑腿[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6年
9 劉亢黃邋豁朱薇;重慶:政府治理從制衡權力入手[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10 胡柳波 李人宜;政府治理能力 是重要競爭力[N];湖北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彥山;轉型時期俄羅斯行政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易承志;社會轉型與治理成長:新時期上海大都市政府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馬荔;突發(fā)事件網(wǎng)絡輿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4 賈先文;農(nóng)村公共服務的社區(qū)化問題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王強;民主行政視野下的政府信任及其構建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陳華棟;我國服務型鄉(xiāng)鎮(zhèn)政府建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湯玉權;利益、參與與地方治理[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8 游博;中日關系中的歷史認識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文選才;喬治·W·布什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模式分析[D];復旦大學;2006年
10 武君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縣級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瑋婷;論老年型社區(qū)的養(yǎng)老公共服務供給[D];復旦大學;2010年
2 李穆基;我國政府治理模式轉變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3 曾治;服務型政府構建與政府治理模式轉變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瑞;中國政府行政體制制度創(chuàng)新[D];山西大學;2005年
5 魏震;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政府治理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5年
6 楊玲;當代英國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瓊;論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構建[D];西北大學;2005年
8 楊兵;欠發(fā)達轉軌國家政府治理模式及其選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9 張紅;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中鄉(xiāng)鎮(zhèn)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實施及完善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蘆剛;當前我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357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3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