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會權(quán)利視角的西方福利國家之辨析
[Abstract]:In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rise of social rights provided the basis of legitimacy and legaliza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welfare state. The emergence of welfare state has reshap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and the state. Citizens' access to welfare is not the charity of the state, but the obligation of the state or the right of the citizen. The welfare state has pushed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itizenship and social rights of the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However, due to the inertia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apricious nature of the state, the welfare state will, to a certain extent, dissolve the individual's freedom, cause the crisis of its legalization, and then lead to the tens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citizen and the stat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welfare state, we must optimize the welfar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and the st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作者單位】: 南京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農(nóng)村社會保障法的理論重構(gòu)與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11BFX069) 教育部規(guī)劃基金課題“農(nóng)村社會保障法律問題研究:基于農(nóng)民權(quán)利視角”(項目編號:10YJA820050)的階段性成果 江蘇省“青藍工程”基金資助
【分類號】:D5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徐延輝;福利國家的風險及其產(chǎn)生的根源[J];政治學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華;;論“福利國家”產(chǎn)生的實踐傳統(tǒng)與理論淵源[J];改革與戰(zhàn)略;2008年12期
2 李仲陽;;向通貨膨脹宣戰(zhàn)——試論撒切爾政府的宏觀經(jīng)濟政策[J];消費導刊;2007年10期
3 鄞益奮;;澳門現(xiàn)金分享計劃及其制度化方向[J];當代港澳研究;2013年02期
4 胡連生;;論當代資本主義的兩難困局[J];海派經(jīng)濟學;2009年03期
5 孫潔;;選民、政黨與社會福利研究[J];教學與研究;2006年02期
6 柯卉兵;;新自由主義社會福利理念及政策實踐評析[J];南都學壇;2006年03期
7 張振海;;試論撒切爾首相的福利制度改革[J];歷史教學;2006年07期
8 呂磊;陳曉律;;當代西方福利國家的危機——以英國為例[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9 陳軍;;個體利益和社會利益相平衡:養(yǎng)老金財產(chǎn)權(quán)的精神實質(zhì)[J];晉陽學刊;2014年01期
10 倪學德;略論戰(zhàn)后初期英國的福利國家建設(shè)[J];齊魯學刊;2005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維佳;瑞典福利國家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劉杰;戰(zhàn)后英國共識政治研究(1945年—80年代)[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路文勇;論歐洲融合[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楊楊;和諧社會下稅收公平制度選擇[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5 趙志勇;論市民社會與國家二分架構(gòu)[D];吉林大學;2010年
6 鄧念國;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的民營化:新制度主義的視角[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劉麗偉;政治哲學視域下的福利國家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8 解靜;福利國家模式變遷的歷史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9 陳軍;個體要素和社會要素的再平衡[D];吉林大學;2014年
10 王曉玲;醫(yī)療市場規(guī)制體系構(gòu)建及應(yīng)用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芳;行政給付的訴訟救濟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丹;轉(zhuǎn)型背景下政府行政績效改革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3 呂楠;布萊爾政府勞資利益協(xié)調(diào)政策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楊春梅;英國反核和平運動研究(1979-1984年)[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郭艷妮;布萊爾政府的歐盟政策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婭楠;淺析新工黨政府對集體談判機制的調(diào)整[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璐;論歐共體預(yù)算中的英國問題[D];吉林大學;2007年
8 湯燕;布萊爾政府外交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仲陽;論反通貨膨脹的撒切爾革命[D];湘潭大學;2008年
10 趙正斌;現(xiàn)代行政模式轉(zhuǎn)型下的行政給付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朱光磊,張東波;中國政府官員規(guī)模問題研究[J];政治學研究;2003年03期
2 “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研究”課題組系,楊團,唐鈞,莫泰基,施育曉;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反思與重構(gòu)[J];社會學研究;2000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春華;;從法國罷工事件透視西方福利制度的缺陷[J];中國工運;2011年03期
2 曉攀;西方福利理論流派──新權(quán)力[J];中國民政;1999年05期
3 曉攀;西方福利理論流派──中間道路[J];中國民政;1999年06期
4 李磊;;基于社會權(quán)利視角的西方福利國家之辨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3年06期
5 顧德欣;冬日苦寒 憔悴凋零中的西方福利制度[J];人民論壇;1996年03期
6 劉希梅,姚瑜瀅;論全球化對西方福利國家的沖擊及其改革之路[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濟南市行政學院濟南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梁祖彬;;香港社區(qū)工作發(fā)展近況[A];社會轉(zhuǎn)型與社區(qū)發(fā)展——社區(qū)建設(shè)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吳月輝;不能簡單套用西方福利制度[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本文編號:21932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19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