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競爭與共生
[Abstract]:Nationalism and liberalism are both subjects of tension. They can appear in the face of ideology, social thoughts,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action. In the whole proposition of ideology, the conflict attribute of the two is prominent, but in the social theory, the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and the social action, the two are both competitive and symbiotic.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basis of competition and symbiosis between the two, which shows that the issues such as nationalism and liberalism are treated. Can not be confined to ideological category and unilateral degree of "imagination" and cognition.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
【分類號】:C95;D5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鄭安光;自由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源流[J];歷史教學問題;2004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有志;林小芳;;八國集團與中國關系的戰(zhàn)略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吳儀;二戰(zhàn)后德法和解原因淺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王猛;戰(zhàn)略機遇期的有所作為——“和平崛起”理論的外交理念分析[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王艷勤;;嚴復群己權界論解析[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5 王艷勤;;近代中國自由主義人權思想的理論基礎[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6 梁中芳;論全球化進程中的民族主義[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7 李莉;;發(fā)展利益在中國國家利益中的地位與作用分析[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欒琮聰;趙光輝;;當代中國國際戰(zhàn)略的發(fā)展演變對我國今后外交發(fā)展的啟示[J];黑河學刊;2011年08期
9 梁紅泉;;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利益解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陳政;;新論民族主義的類型——以日本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瑾;主權財富基金國際監(jiān)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黃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主權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于l,
本文編號:21348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13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