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當代政黨的主導思想研究極端重要——《英國工黨政壇沉浮與主導思想的關系研究》評介
本文選題:關系研究 + 英國工黨; 參考:《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01期
【摘要】:正學規(guī)劃研究重點項目的最終成果,《英國工黨政壇沉浮與主導思想的關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是聊城大學李華鋒教授在這一領域所呈現的新作、力作,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yōu)點。意識形態(tài)是一定階級的文化在階級利益上的反映與表現.它直接或間接地反映著各種政治、經濟思潮與政治、經濟理論,并服務于一定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對于現代政黨而言,意識形態(tài)特別是主導思想實際上就是思想和理論問題,并充當著其政治行動的引導者角色,直接影響著政黨在政壇上的沉浮興衰。作為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山東省社會科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tical ups and downs of the British Labour Party and its leading ideas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13) is a new work presented by Professor Li Huafeng of Liaocheng University in this field. It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Ideology is the reflec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e of a certain clas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class. I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flects a variety of political, economic thoughts and political, economic theory, and serves a certain political system, economic system. For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 ideology, especially the leading ideology, is actually a matter of thought and theory, and acts as a guide for its political action,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rise and fall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political arena.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 Sec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作者單位】: 北方工業(yè)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
【分類號】:D756.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華鋒;;英國工黨主導思想的嬗變及啟示[J];理論探索;2011年02期
2 丁金光;;《英國工黨與工會關系研究》評介[J];東方論壇;2010年02期
3 切爾涅茨基;秋楓;小曼;;英國工黨在十字路口[J];歐洲研究;1985年05期
4 王展鵬;政治文化趨同與英國工黨的親歐轉變——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的英國工黨與歐洲一體化[J];國際論壇;2000年04期
5 張迎紅;英國工黨組織體系的現代化[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2年03期
6 靳曉霞;20世紀90年代社會民主主義復興的原因及啟示——以英國工黨政策調整為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7 王燕;英國工黨新舊修正主義述評[J];歐洲研究;2004年04期
8 郝華;;英國工黨“第三條道路”的借鑒價值與實踐意義[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08年02期
9 賈玉東;淺析布萊爾的“第三條道路”[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10 萬磊;;“隨需應變”:英國工黨的生存法寶[J];同舟共進;2009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張錫鎮(zhèn);;泰國政黨制度向一黨獨大制過渡[A];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50周年慶暨“當代東南亞政治與外交”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C];2006年
3 周民鋒;;中國和平發(fā)展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觀研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4 張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的堅持和發(fā)展[A];陜西社會科學界第3屆學術年會輝煌6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道路專題論壇文集[C];2009年
5 周澤宣;;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與孝文化的關系研究[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老齡問題研究——廣西老年學學會第八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鄭憲;馬利;;充分履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jiān)督職能[A];交流·研討·談心——從無黨派人士關注的理論問題談起[C];2009年
7 程偉禮;;科學發(fā)展觀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成創(chuàng)新[A];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社會科學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劉陽;;現代西方政黨與民意調查的新發(fā)展[A];當代政黨制度與中國特色政治發(fā)展道路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李興耕;;俄羅斯社會民主主義政黨的新變化及其發(fā)展趨勢[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蘇城鄉(xiāng);侯德賢;;臺灣問題——意識形態(tài)視野下的探析[A];論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 萬磊;英國工黨的自我變形[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2 任元俊;英國工黨選領袖,親兄弟同臺角逐[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3 本報駐倫敦記者 郭林;埃德戰(zhàn)勝哥哥掌管英國工黨[N];光明日報;2010年
4 韓梁;英國工黨呼吁修法拆分新聞集團[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5 記者 呂鴻;李克強會見英國工黨領袖米利班德[N];人民日報;2011年
6 本報專稿 陳言;“抹黑門”災情嚴重英國工黨大難臨頭[N];世界報;2009年
7 閻海防;溫家寶會見日本政黨負責人[N];經濟日報;2007年
8 徐寶康;王家瑞會見韓國政黨友好人士[N];人民日報;2007年
9 記者羅輝;胡錦濤會見日本客人[N];人民日報;2003年
10 ;前進黨組閣難,右翼政黨試圖拉工黨[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華鋒;英國工黨與工會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李媛媛;英國工黨地方性組織嬗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童慶平;當代中國政黨協(xié)商民主的制度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季麗新;意識形態(tài)與國家利益[D];山東大學;2006年
5 鄒雯娟;權威與政黨[D];蘇州大學;2006年
6 劉力;合作與碰撞[D];外交學院;2008年
7 國洪梅;美國對蘇聯(lián)的政策研究(1933-1941)[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佟文娟;過程與分析:媒體與臺灣政治民主化(1949-2007)[D];廈門大學;2008年
9 文記東;1949-1966年的中蘇文化交流[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10 楊曉萍;中國外交中的觀念因素[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翌;蘇哈托執(zhí)政時期印尼與美國關系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2 肖敏;我國大學與政府關系研究[D];青島大學;2009年
3 陳瓊;試論英國工黨的意識形態(tài)改革[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4 許立根;從政黨宣言看冷戰(zhàn)后西歐社民黨的意識形態(tài)調整[D];山東大學;2009年
5 李富靖;意識形態(tài)的轉變對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關系的影響[D];外交學院;2007年
6 王媛媛;20世紀40年代中共和美國外交決策的意識形態(tài)因素[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李蓓;邊疆地區(qū)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關系研究[D];新疆大學;2007年
8 李祥乾;淺議伊朗與沙特關系1979-1998年[D];西南大學;2009年
9 王創(chuàng)峰;歷史沒有終結[D];河南大學;2003年
10 何鵬程;英國工黨媒體戰(zhàn)略研究(1994-2007)[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本文編號:20795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7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