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民性的歷史折射——楊棟梁主編《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觀》讀后
本文選題:日本 + 中國觀; 參考:《日本學刊》2014年04期
【摘要】:近代以來日本對中國的認識及其嬗變,深刻地折射出日本國民性的局限與缺憾。日本一直缺乏有關國家理想及信念的獨立主張和明晰界定,難以在世界上找到屬于自已的位置。日本民族強烈認同"權(quán)力至上",在國際社會既不能以德感人,也不能以理服人,只能恃強凌弱,屢屢生戰(zhàn)生亂并無不以失敗告終。中國在發(fā)展過程中始終保持精神文化的自主性,尊重社會制度及發(fā)展模式的多元性和多樣性,堅持將"和平"與"和諧"作為衡量人類文明進步的尺度。在未來一個不會太長的時間里,中國再度贏得日本的尊敬,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反映社會前進方向。
[Abstract]:Japan's understanding of China since modern times and its evolution profoundly reflect the limitations and shortcomings of Japanese national character. Japan has always lacked independent stand and clear definition of national ideals and belief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its own position in the world. The Japanese people strongly agree that "power is suprem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e can neither move by virtue nor convince others with reason. We can only bully the strong and bully the weak.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hina has always maintained the autonomy of spiritual culture, respected the plurality and diversity of social systems and development models, and insisted on "peace" and "harmony" as the yardsticks of measuring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the not too long future, China will once again win the respect of Japan,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reflecting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
【分類號】:D731.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紅艷;;影響中日LT貿(mào)易實施的政治因素[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2 殷英;;朝鮮對日馬其諾防線形成原因初探[J];滁州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3 馬[F;印日關系:從平淡到全球性伙伴[J];當代亞太;2003年09期
4 李文;;中日民間對立情緒增長原因探析[J];當代亞太;2006年07期
5 李文;;“和”文化與日本外交困局[J];當代亞太;2007年12期
6 郭偉華;王紅續(xù);;危機幕后的東亞地區(qū)秩序分析[J];當代亞太;2011年06期
7 劉興宏;;日本重返東南亞的多邊途徑探析——以亞洲開發(fā)銀行為例[J];東南亞研究;2010年05期
8 陳捷;;《拉貝日記》:視角·真相·立場[J];電影藝術(shù);2009年04期
9 劉麗君;民間貿(mào)易與中日邦交正;痆J];閩江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10 陳奉林;冷戰(zhàn)時期日本與東南亞國家關系的探索[J];世界歷史;200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鄧峰;美國對日經(jīng)濟復興政策與日本加入關貿(mào)總協(xié)定(1948年—1955年)[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肖長培;東亞經(jīng)濟一體化發(fā)展模式與路徑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3 馬德義;從肯尼迪到卡特時期美國對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田野;戰(zhàn)后日本賠償外交研究(1945-1977)[D];吉林大學;2010年
5 趙立新;當代東亞民族主義與國家間關系[D];延邊大學;2012年
6 趙玲燕;遠東委員會與日本戰(zhàn)犯處罰問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年
7 安平;近代日本報界的政治動員(1868-1945)[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8 吳限;日本明治時期右翼的思想與行動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婷;南京大屠殺題材電影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季芳;軟權(quán)力視角下的日本對外援助[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李泰玉;冷戰(zhàn)結(jié)束后日本對華外交戰(zhàn)略分析[D];延邊大學;2005年
4 孫紅艷;中日關系中的LT貿(mào)易[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艷娟;論二戰(zhàn)后日本對東南亞的經(jīng)濟外交[D];湘潭大學;2006年
6 孫琳;日本未承擔戰(zhàn)爭賠償責任的原因分析及其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曹開菊;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日民間藝術(shù)交流初探[D];四川大學;2007年
8 杜宇榮;美國的冷戰(zhàn)戰(zhàn)略與日中貿(mào)易關系(1948-1958年)[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楊普安;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根源探析[D];貴州師范大學;2008年
10 郭蘭;冷戰(zhàn)后日印關系的演變及其成因[D];西南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姚森;;踐行夢想[J];報林;2010年04期
2 許宏;;金錢的統(tǒng)治與叛逃[J];南風窗;2010年08期
3 ;社會[J];湖南安全與防災;2013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陸琨;天津市領導表示全力支持郵政工作[N];中國郵政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童凱;楊棟梁:技術(shù)革新創(chuàng)佳績[N];泰州日報;2010年
3 記者 金振文;楊棟梁要求天津公司切實抓好今冬明春電力供應[N];國家電網(wǎng)報;2007年
4 記者 陳波;楊棟梁率隊來渝調(diào)研督導我市安全生產(chǎn)工作[N];重慶日報;2012年
5 記者 楊金中;楊棟梁與美國客人進行商談[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13年
6 記者 麻倩昀;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 加快成果轉(zhuǎn)化[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楊棟梁任國家安監(jiān)總局局長、黨組書記[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孟繁杰 唐詠 辛德慶;十三年艱辛維權(quán)路[N];吉林日報;2003年
9 記者 吳軍;國家安監(jiān)總局局長楊棟梁到我市考察調(diào)研[N];南寧日報;2012年
10 記者 楊凌;郭庚茂會見國家安監(jiān)總局局長楊棟梁[N];河南日報;2012年
,本文編號:19950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99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