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左翼進步政黨的內(nèi)部分裂原因探析
本文選題:左翼進步政黨 + 政黨分裂。 參考:《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摘要】:韓國民主化后,左翼進步政黨——民主勞動黨順時而生,在2004年的第17屆國會選舉中甚至一舉獲得了10席,成為院內(nèi)第三大黨。民主勞動黨的進院成功,引發(fā)了國內(nèi)外學者的普遍關(guān)注,我國學者更是表達出欣喜之意。然而,民主勞動黨成為院內(nèi)政黨后,非但沒有更大的發(fā)展,反而陷入了分裂的困境。先是進步新黨和民主勞動黨的分裂,后是民主勞動黨和統(tǒng)合進步黨的分裂,再是統(tǒng)合進步黨和進步正義黨的分裂。最終,民主勞動黨解散,左翼進步勢力分裂為進步新黨、統(tǒng)合進步黨和進步正義黨三部分。韓國左翼進步政黨的內(nèi)部分裂原因,還要從歷史淵源、理念弱化、結(jié)構(gòu)缺陷等方面來加以分析。
[Abstract]:After democratisation, the left-wing progressive party, the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 came into being in a timely fashion. It even won 10 seats in the 17th National Assembly election in 2004, making it the third largest party in the House. The success of the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 has aroused the widespread concern of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hinese scholars have expressed their delight. However, after becoming a party in the courtyard, the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 not only did not develop more, but fell into the dilemma of division. First, there is a split between the Progressive New Party and the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 then between the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 and the Integration Progressive Party, and then between the Integration Progressive Party and the Progressive Justice Party. Finally, the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 disbanded, the left wing progressive forces split into the Progressive New Part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rogressive Party and the Progressive Justice Party. The causes of internal division of the left-wing progressive party in South Korea should b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ical origin, weakening of ideas and structural defects.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qū)哲學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第44批) 韓國政府2013年度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項目(AKS-2012-BAZ-2101)
【分類號】:D731.2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陶文昭;;韓國民主勞動黨的興起[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7年04期
2 董向榮;韓國民主勞動黨的崛起:背景與前景[J];當代亞太;2004年10期
3 汪亭友;董向榮;方秀玉;;韓國民主勞動黨的政策主張與發(fā)展趨向[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永范;;韓國工會與工人運動的發(fā)展歷程及其特點[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王菲易;;地域主義與韓國民主化轉(zhuǎn)型:一種過程分析[J];當代韓國;2008年02期
3 陶文昭;;韓國民主勞動黨的興起[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7年04期
4 汪亭友;董向榮;方秀玉;;韓國民主勞動黨的政策主張與發(fā)展趨向[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7年01期
5 李允熙;楊波;;中國人民政協(xié)政治協(xié)商與韓國國會交涉團體協(xié)商之比較[J];學術(shù)界;2008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菲易;國際化、制度化與民主化[D];復旦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萍;經(jīng)濟全球化對韓國農(nóng)民的沖擊及其應對策略[D];暨南大學;2011年
2 金澤淵;韓國進步政黨運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董向榮;韓國民主勞動黨的崛起:背景與前景[J];當代亞太;2004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敦球;“金正日旋風”:三次訪華的沖擊波[J];世界知識;2004年10期
2 王潤柯;;阿前領(lǐng)導人講述中阿分裂內(nèi)幕[J];報刊薈萃;2011年02期
3 魯霖;;金正日的五大助手[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07年01期
4 甘仁寶;;“幕后英雄”金陽建[J];環(huán)球人物;2007年20期
5 王義民;臺灣主張社會主義的政黨——勞動黨宣告成立[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1989年02期
6 陳發(fā)奮;阿利雅:判決前的談話[J];當代世界;1994年11期
7 ;越南勞動黨三十五年的革命斗r-[J];東南亞研究;1965年03期
8 時殷弘;論越南抗美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演變——從越南勞動黨“三大”結(jié)束到巴黎和談開始[J];東南亞研究;1993年03期
9 董向榮;韓國民主勞動黨的崛起:背景與前景[J];當代亞太;2004年10期
10 李季玉;;阿勞動黨更名為社會黨[J];w,
本文編號:1907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90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