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資產(chǎn)階級民主的理論思考
本文選題:資產(chǎn)階級民主 切入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 出處:《求是》2013年20期
【摘要】:正如何認識和對待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是我們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一個關系到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方向道路的重大問題,需要加以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在本質(zhì)上超越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中國共產(chǎn)黨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xiàn)民族復興
[Abstract]:How to understand and treat bourgeois democracy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a problem that we often encounter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Is a major issue related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direction of our country's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and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essentially beyond bourgeois democracy,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leading the Chinese people to achieve national rejuvena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分類號】:D50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聶月巖;黃存金;;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如何理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道路[J];學習與實踐;2007年12期
2 田恒國;;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J];人民政壇;2007年11期
3 房麗軍;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J];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4 房寧;;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J];黨政干部文摘;2007年12期
5 陳武明;;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J];內(nèi)部文稿;2002年24期
6 王貴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積極推進民主建設[J];紅旗文稿;2008年02期
7 呂葉輝;依法治國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學習江澤民同志“5·31”講話的體會[J];西藏發(fā)展論壇;2002年04期
8 李軍強;;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改革模式的思考——兼與謝韜先生商榷[J];陜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9 楊仁厚;;堅定不移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共十七大民主政治思想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10 梅文干;;淺談建設民主政治[J];湖北社會科學;198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建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理論的發(fā)展邏輯[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8年
2 孫欲聲;;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A];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 劃清“四個重大界限”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徐桂紅;馬雅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探析[A];安徽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學術年會哲學學會專場——“科學發(fā)展觀與安徽崛起”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曾慶普;;堅定不移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芻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楊丹娜;;廣東政治體制改革 民主發(fā)展先行一步的實踐探索[A];改革開放與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張瑜;;政治文明是推進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新動力[A];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中國全面發(fā)展(下)[C];2005年
7 陳利軍;;黨的十七大報告——開拓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新境界[A];湖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朱慶成;;淺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A];弘揚革命傳統(tǒng),,迎接時代挑戰(zhàn)——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論文集[C];2002年
9 馬忠梁;;弘揚延安精神 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A];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全國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6年
10 徐鴻武;;史證·求真·精研——讀高放教授《政治學與政治體制改革》一書有感[A];高放教授八十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懷超;中國政治體制改革24年[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3年
2 陳揮 乙福祥;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經(jīng)驗、模式和發(fā)展[N];社會科學報;2008年
3 高賢芳;淺談民主黨派政治體制改革的歷程及其豐碩成果[N];貴州政協(xié)報;2010年
4 鄭青原;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積極穩(wěn)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N];人民日報;2010年
5 市委黨校教務處處長 副教授 劉亞萍;把握積極穩(wěn)妥基調(diào)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N];郴州日報;2010年
6 沈陽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 沈陽社會科學院 執(zhí)筆人:唐曉清 張濤;政治體制改革既要積極推進又要扎實穩(wěn)妥[N];沈陽日報;2010年
7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長 毛壽龍;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落實到具體制度上[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8 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李君如;在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中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9 李君如;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N];學習時報;2011年
10 許雨文;積極穩(wěn)妥推進中國特色的政治體制改革[N];光明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德宇;當代中國民主發(fā)展中的公民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崔貞姬;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與公民教育[D];吉林大學;2007年
3 盛海英;民主黨派參政與政治文明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朱志忠;社區(qū)民主:轉(zhuǎn)型期中國民主政治的一項解讀[D];復旦大學;2004年
5 馮春;政治體制改革動力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6 李濟時;英國民主制度建立的方式與條件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7 楊勇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態(tài)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8 劉瑞蘭;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的現(xiàn)代性成長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9 羅崇敏;中國邊政學新論[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10 李云霞;中印現(xiàn)代化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粟偉;論試社會轉(zhuǎn)型期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和完善[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董濤;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完善[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朱鵬濤;社會主義民主原理及其發(fā)展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4 彭明春;當前公民政治參與有序化問題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5 唐群;憲政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6 楊曉慧;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經(jīng)驗與啟示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7 杜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歷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經(jīng)驗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范微;論和諧社會背景下的政治文明建設[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任正圣;中國共產(chǎn)黨先進性建設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10 阮發(fā)南;胡志明國家管理思想與當代越南政治體制改革[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988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9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