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zhàn)后日本新民族主義思潮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12-19 18:17
本文關鍵詞:冷戰(zhàn)后日本新民族主義思潮探析 出處:《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日本國內興起了一股新民族主義思潮。這股思潮瞬間席卷了日本整個社會,對日本國內形勢和對外交往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新民族主義所倡導的大和民族優(yōu)秀論、改變二戰(zhàn)戰(zhàn)敗國地位、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等等,都受到國內各界人士的“青睞”。日本新民族主義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滲透到日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各個領域。直至現(xiàn)在,新民族主義依然對日本國內各個階層和外交戰(zhàn)略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突出表現(xiàn)為日本在國際社會中處理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系,尤其是與鄰國的關系。從目前來看,這種具有大國主義傾向、否認侵略歷史的新民族主義思潮不能給國際社會造成重大的影響,但是,這種思想在日本的認同觀和影響力逐步加深,勢必會引起中國和那些在二戰(zhàn)中被日本侵略過的國家擔憂:日本是否會重蹈歷史覆轍? 作為世界經濟強國的日本,一直致力于讓其在國際政治領域和軍事領域都有所成就,以各種變通的方法躋身于世界強國之林,卻給亞洲地區(qū)埋下了不穩(wěn)定的隱患。我們應該提高警惕、密切關注日本的軍事和政治發(fā)展狀態(tài),以防止歷史悲劇再次上演。面對日本的這股新民族主義思潮,我們應該積極的應對:第一,嚴正對待歷史問題,對于日本的歪曲歷史事實的做法明確作出回應,并加強歷史真相的實證調查,以此來揭露日本新民族主義美化侵略歷史等行為,增強我們的警惕性;第二,為了不給日本新民族主義留下任何可趁之機,我們應該協(xié)調好與亞洲各個鄰國之間的友好互信關系;第三,中日之間的關系始終是影響亞洲局勢乃至整個國際局勢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應該在充分理解日本這股新民族主義之風的前提下,處理好中國對日本的外交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731.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萍萍;民族主義研究綜述[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3年01期
2 孫伶伶;;日本修憲與民族保守主義思潮[J];當代亞太;2007年03期
3 張憲生;;試析日本近代民族主義的歷史背景[J];東南亞縱橫;2007年08期
4 劉建戈;;日本民族主義與“東亞共同體”設想的內在沖突[J];東南亞研究;2007年06期
5 熊孝梅;;日本“新民族主義”思潮蔓延的國外因素[J];黨史博采.理論;2006年10期
6 馬偉濤;冷戰(zhàn)后日本新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及對日本政局的影響[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7 武心波,張麗娜;參拜靖國神社:一條通往“國家主義”的“精神隧道”——從小泉四次參拜靖國神社談起[J];國際論壇;2004年05期
8 李建民;冷戰(zhàn)結束后日本軍事戰(zhàn)略調整的路徑分析[J];國際論壇;2005年03期
9 孫承;;小泉、安倍政權交替與日本的民族主義[J];國際問題研究;2007年02期
10 梁云祥;;中日民族主義比較研究[J];國際政治研究;2009年01期
,本文編號:13089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308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