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與“民族社會主義”的差異探析
本文關(guān)鍵詞:“民族主義”與“民族社會主義”的差異探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民族主義 民族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摘要】:民族主義是基于民族情感的追求與理想,民族社會主義是與科學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并存的世界社會主義思潮。兩者在起源、概念、特征上存在不同。兩者之間的差異,試從民族主義中尋找解決民族分裂思想、極端民族主義和片面民族主義等問題的方案,從民族社會主義思想中探尋建設(shè)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有積極意義。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分類號】:D562;D64
【正文快照】: “民族主義”作為當前中國社會的八大思潮之一,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尊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團結(jié)和發(fā)展。但是過度的“民族主義”也滋生了極端民族主義和片面民族主義思想,引發(fā)學界的熱烈探討。而“民族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主義思潮,是第三世界一些國家的民族主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唐大盾;毛相麟;高敬增;;民族社會主義的由來和發(fā)展[J];國際共運史研究;1993年03期
2 陳學明;;當代中國民族主義思潮研究綜述[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郁景祖;第三世界社會主義初探[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1986年03期
4 葉險明;;民族主義·民族國家·社會主義[J];學術(shù)月刊;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韋長發(fā);冷戰(zhàn)后的民族主義浪潮與國際恐怖主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王浩宇,王翔;試論抗戰(zhàn)后期“延莫之爭”的政治文化誘因[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徐德斌,蔣德忠;試論全球化對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四大沖擊[J];長春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4 張國華;;論體育的民族主義傾向[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8年01期
5 薛惠文;秦藝;;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視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年06期
6 劉志銘;開放經(jīng)濟下的經(jīng)濟轉(zhuǎn)軌:尋求制度變革與發(fā)展政策的協(xié)調(diào)[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0年06期
7 周俊華;雷信來;趙金元;;南詔大理國時期佛教密宗與白族先民政治生活的積極互動[J];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8 楊育才;;原蘇聯(lián)地區(qū)俄羅斯人問題研究綜述[J];俄羅斯研究;2008年06期
9 王云飛;20世紀的民族主義與戰(zhàn)爭及恐怖主義[J];鄂州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10 施麗云;黃金成;;論恐怖主義的定義及其新特征[J];法制與社會;2009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帆;;辛亥革命時期的“夷夏之辨”——以康有為、劉師培對《春秋繁露》兩事的不同解讀為例[A];辛亥革命與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2 李帆;;清季民族國家認同理念之一側(cè)面——以劉師培的論說為例[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輯)[C];2013年
3 林懷藝;;世界共產(chǎn)黨的當前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勢[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11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董德兵;;施韋卡特“經(jīng)濟民主”市場社會主義理論評析[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12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靜;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倫理溝通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李丹;中國族際政治整合的制度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張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國家建構(gòu)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栗志剛;民族認同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吳素梅;古希臘民族形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廣海;“革命文學”論爭與階級文學理論的興起[D];北京大學;2011年
7 陳麗明;民族聯(lián)合途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白基龍;一戰(zhàn)后中韓民族主義的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田雪梅;近代日本國民的鑄造:從明治到大正[D];復(fù)旦大學;2011年
10 胡文秀;論冷戰(zhàn)后國內(nèi)武裝沖突和平解決的影響因素[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江濤;全球化背景下中華民族精神教育的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韓佳穎;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nèi)的西北邊疆安全問題探析[D];西北大學;2011年
3 袁潔;革命·消費·認同——當代中國紅色文化的政治學分析[D];南京大學;2011年
4 張超;我國邊疆民族主義及其治理[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江程林;章士釗救國思想研究(1902-1927)[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豐字文;印度民族國家建構(gòu)困境的根源探析[D];外交學院;2011年
7 熊文穎;農(nóng)耕體育文化傳承的變遷與當代危機[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趙勝軍;民族主義和歐洲一體化關(guān)系的過程性考察[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閆偉;論民族主義與阿富汗現(xiàn)代化進程的歷史交往[D];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2011年
10 張軍;武俠小說中“義”觀念從清末到民初的變遷[D];蘇州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紹光;;民族主義與民主[J];公共管理評論;2004年01期
2 吳玉軍,寧克平;全球化與民族主義的現(xiàn)代性審視[J];理論與改革;2004年02期
3 ;論近代以來的世界民族主義[J];歷史研究;1996年01期
4 高全喜;論民族主義——對民族主義問題的一種自由主義考察[J];學海;2004年01期
5 任丙強;中國民族主義的重新興起:原因、特征及其影響[J];學海;2004年01期
6 葉險明;;馬克思哲學革命的文化邏輯及其現(xiàn)代啟示[J];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7 季羨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類[J];哲學動態(tài);1994年02期
8 蕭功秦;民族主義與中國轉(zhuǎn)型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J];戰(zhàn)略與管理;1994年04期
9 皮明勇;民族主義與儒家文化──從梁啟超的民族主義理論及其困境談起[J];戰(zhàn)略與管理;1996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邊鵬飛;關(guān)于“民族主義”的一點看法[J];浙江學刊;1996年01期
2 輝格;;無關(guān)“民族主義”的獨立[J];21世紀商業(yè)評論;2014年05期
3 王軼群;郭兵云;;日本視角下的中國“民族主義”[J];法制與社會;2007年11期
4 詹偉;;從“民族主義”到尋求“話語權(quán)”的合理轉(zhuǎn)變——基于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的市民群體分析[J];宜春學院學報;2013年08期
5 韋磊;;對近20年來美國中國“民族主義”研究中“冷戰(zhàn)”思維范式的反思[J];當代中國史研究;2010年05期
6 郭照啟;;簡論晚清國粹主義思潮中的“民族主義”思想[J];青春歲月;2013年17期
7 姜德順;不同語境下的“民族主義”[J];世界民族;2002年02期
8 王聚芹;溫超;;“民族主義”理論邊緣淺析[J];經(jīng)濟研究導(dǎo)刊;2012年22期
9 A·D·史密斯;寧騷;;論民族與民族主義[J];民族譯叢;1986年01期
10 駱墨;《知識分子立場》[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萬鄂湘;;民族主義與國家主權(quán)——重讀孫中山先生有關(guān)“民族主義”的論斷新悟[A];孫中山與二十一世紀中國——紀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專輯[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賈鵬雷;偽“民族主義”愛打旗子[N];計算機世界;2005年
2 王光 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民族國家敘事下的現(xiàn)當代文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陳志武;中國跨國公司如何“跨國”?[N];南方周末;2004年
4 王希恩;“民族主義”的主要類別及內(nèi)容(上)[N];中國民族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鄭固固 專家 辛旗;民族主義與兩岸青年的責任[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6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學者 葉海林;愛國主義也分新舊?[N];東方早報;2008年
7 王希恩;“民族主義”的主要類別及內(nèi)容(下)[N];中國民族報;2009年
8 昝濤(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慎言民族主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本文編號:12944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29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