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福利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及對我國的啟示
本文關鍵詞:西方福利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及對我國的啟示
【摘要】:國家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國的工業(yè)革命,作為實現全國范圍內社會保障的國家體制,在二戰(zhàn)之后由西方發(fā)達國家廣泛建立起來。西方福利制度既是工人階級長期斗爭,爭取權利的結果,也是資產階級緩和階級矛盾,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手段,在發(fā)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顯現出了種種弊端。本文將從西方國家福利制度的歷史沿革、影響和現實狀況等方面進行闡述,并分析其給我國福利保障制度的發(fā)展帶來的經驗、教訓以及啟示作用。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林業(yè)設計研究院;
【關鍵詞】: 福利制度 社會保障 實業(yè)
【分類號】:D632.1;D57
【正文快照】: 福利國家制度,是由國家立法而建立起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資本主義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案@麌摇笔侵竸(chuàng)辦并資助社會公共事業(yè),實行和完善一套社會福利政策和制度,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干預,以調節(jié)和緩和階級矛盾,保證社會秩序和經濟生活正常運行,維護壟斷資本的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肖愛民;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福利制度利弊分析[J];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04期
2 常明明;;英國福利國家制度的構建及其借鑒意義[J];經濟研究導刊;2009年19期
3 顏永琦;;當代資本主義與福利制度[J];科學社會主義;2006年03期
4 劉汝明;;西方國家社會福利制度的歷史淵源[J];歷史教學(中學版);2010年07期
5 張紅;;現代西方福利制度評析[J];蘭州學刊;2007年11期
6 鄭秉文;社會權利:現代福利國家模式的起源與詮釋[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夢曉;;美國和瑞典社會福利制度中婦女利益的差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陳成;;政治理論中的福利國家思想研究[J];才智;2011年01期
3 李友民;王啟友;李明剛;何虎;羅鈞;;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對策研究[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樓蘇萍;;走向合作保險型社會政策——2003年以來我國社會政策的新發(fā)展[J];東岳論叢;2012年04期
5 秦前紅;涂云新;;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可司法性研究——從比較憲法的視角介入[J];法學評論;2012年04期
6 朱浩;;我國救助工作中社會權利的發(fā)展困境[J];甘肅理論學刊;2010年01期
7 唐樂;;西方福利制度所面臨的危機及對策[J];傳承;2008年18期
8 鐘洪亮;;政府社會保障責任的核心價值觀與構成理據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9 佘宇;;福利國家模式是否必然影響經濟增長——圍繞北歐福利國家模式的爭議[J];發(fā)展研究;2013年02期
10 申海波;;國內以現代化為主線的轉型研究回顧與綜述[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映芹;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方菲;倫理視閾下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李棉管;行動中心制度主義:重構發(fā)展型社會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慧霞;中國城鎮(zhèn)社會養(yǎng)老保險政策變遷[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陳維佳;瑞典福利國家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趙晶;國家義務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錢俊文;國家征稅權的合憲性控制[D];蘇州大學;2006年
8 陳治;論福利供給變遷中的經濟法功能[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9 許光;社會排斥與社會融合:福利經濟視角下的城市貧困群體現象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10 楊華;中國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中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鐘洪亮;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fā)展中的政府責任[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孔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目標定位問題[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勃;退休返聘人員李某工傷認定案分析[D];蘭州大學;2011年
4 陳偉;在平等與不平等之間:馬歇爾公民身份理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雷明瑜;論我國社會保障稅法律制度的構建[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6 李新芳;南非社會經濟權的憲法保障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湘潭大學;2011年
7 余亙;中國社會福利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閔曉麗;和諧社會構建中社會保障權的分配正義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9 朱浩;試論我國權利救助的實現機制[D];蘇州大學;2007年
10 劉超;基于社會權利理念的福利國家變革及其啟示[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肖愛民;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福利制度利弊分析[J];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04期
2 程美;論世紀之交歐洲社會民主黨福利制度改革[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姜南;英國福利制度的演變及其調控作用[J];世界歷史;1999年04期
4 樊彩耀;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促進居民消費增長[J];宏觀經濟研究;2000年07期
5 顏永琦;;當代資本主義與福利制度[J];科學社會主義;2006年03期
6 鄭秉文,胡云超;英國養(yǎng)老制度改革“市場化”取向的經驗與教訓[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7 張紅;;現代西方福利制度評析[J];蘭州學刊;2007年11期
8 叢志杰;對英國濟貧政策演變的政治學分析[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9 蔡娟;西方國家福利制度調整的借鑒意義[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10 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新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胡曉明;[N];國際經貿消息;2001年
2 鄭利平;[N];學習時報;200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再見,北歐福利制度[J];社會工作研究;1994年01期
2 劉淑青;從養(yǎng)老金法看英國福利制度的制約因素[J];德州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3 羅紅衛(wèi);西方福利制度的模式及啟發(fā)[J];湖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4期
4 徐延輝,林群;福利制度運行機制:動力、風險及后果分析[J];社會學研究;2003年06期
5 張紅霞;;北歐國家的福利制度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6 何雪梅;;試論西方反福利思潮[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S1期
7 李開盛;張冬林;;歐債危機與西方福利制度的再審視[J];學習月刊;2012年07期
8 祿德安;;歐債危機與福利制度的反思[J];改革與戰(zhàn)略;2012年06期
9 張建國;孫兆龍;;歐洲福利制度的經驗教訓及啟示[J];當代世界;2012年05期
10 黃敬寶;;英國福利制度的弊端與改革[J];中國經貿導刊;2012年19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 魏磊;近年歐洲各國福利制度改革[N];社會科學報;2007年
2 鄭秉文 段國選;經濟危機下的福利制度調整[N];中國證券報;2009年
3 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 方栓喜;以培育中產者為目標構建福利制度[N];上海證券報;2012年
4 劉瑜;福利國家的限度[N];南方周末;2008年
5 記者 楊敬忠 吳波;丹麥:生育福利制度讓人民“很幸!盵N];經濟參考報;2013年
6 伶帆;植根于福利制度中的瑞典社會救助體制[N];中國社會報;2006年
7 高峰;香港養(yǎng)老福利制度的啟示[N];中國社會報;2014年
8 錢軍;美國:政府管得少一點 社會管得多一點[N];中國社會報;2006年
9 陳池;英國普惠型福利制度的借鑒價值[N];中國社會報;2007年
10 黃婧;英國福利制度改革[N];學習時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郝花;美國工作福利制度述評[D];廈門大學;2008年
2 劉雪瑩;英美兩國福利制度比較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龔思進;轉型期的東歐國家福利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陳贊;美國工作福利制度對福利母親和兒童的影響[D];天津外國語學院;2008年
5 何雪梅;成就與危機:英國福利制度的演變[D];四川大學;2002年
6 劉玉欣;英國工黨政府1997年以來的福利制度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7 楊蓉蓉;福利文化與中國養(yǎng)老保障對策選擇[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梁麗濤;全球化下的英國福利制度改革[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高小燕;英國福利制度改革及對中國社會保障政策的啟示[D];西北大學;2006年
10 姚雪萍;英國布萊爾政府福利制度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0175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01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