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低生育時代的社會福利模式創(chuàng)新
本文選題:低生育 切入點:包容性增長 出處:《社會保障評論》2017年04期
【摘要】:低生育率與人口高齡化已成為韓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近年來,韓國出現(xiàn)了超低生育率現(xiàn)象(總和生育率低于1.2)。這種從未有過的低生育現(xiàn)象將會給韓國經(jīng)濟社會各方面帶來重大影響。為應對低生育率導致的危機,韓國政府應出臺更為積極的社會福利政策。由于兒童數(shù)量代表著未來勞動人口數(shù)量,所以對于一個兒童數(shù)量不斷減少的國家而言,應更加注重每一個兒童的社會價值。因此,韓國政府應加大對所有兒童的人力資本投資以實現(xiàn)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筆者將"包容性增長"作為新型社會福利模式的核心內(nèi)容以應對低生育問題。具體政策建議如下:第一,加大對兒童的人力資本投資;第二,出臺基于就業(yè)崗位的生產(chǎn)性福利政策;第三,制定以資產(chǎn)為本的社會福利政策。
[Abstract]:Low fertility rate and aging popula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in South Korea. In recent years, South Korea has a very low fertility rate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 is below 1.2%). This unprecedented phenomenon of low fertility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ll aspects of Korea'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Korean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a more active social welfare policy. Since the number of children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future working populat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ocial value of each child in a country with a declining number of children. The Korean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o all childre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author regards "inclusive growth" a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new social welfare model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low fertility. The specif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Increas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n children; second, introduce employment-based productive welfare policies; third, formulate asset-based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作者單位】: 韓國首爾大學社會福利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
【分類號】:D731.2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建軍;;如何理解“包容性增長”[J];前進;2010年11期
2 黃剛;;中國與世界雙重視域中的“包容性增長”理念[J];理論與改革;2011年01期
3 胡洪彬;;“包容性增長”的政治邏輯分析[J];理論研究;2011年01期
4 胡洪彬;;“包容性增長”的政治邏輯分析[J];大連干部學刊;2011年02期
5 李建兵;;經(jīng)濟政治良性互動視閾下的“包容性增長”[J];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6 吳祚來;;“包容性增長”需要包容性政治[J];同舟共進;2011年05期
7 王偉凱;;“包容性增長”:體現(xiàn)科學發(fā)展的新理念[J];黨政論壇;2011年04期
8 彭梅芬;;以包容性增長,促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J];法制與社會;2011年17期
9 齊敏;;論包容性增長與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J];中國市場;2011年31期
10 張小莉;;包容性增長理念對科學發(fā)展觀的豐富和深化[J];沈陽干部學刊;2011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俊;;包容性增長: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新理念[A];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黨的領(lǐng)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C];2009年
2 陳波;;“以人為本”視角下的“包容性增長”內(nèi)涵分析[A];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黨的領(lǐng)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C];2009年
3 蘇東斌;;走向“有限福利”——兼評香港社會福利中的體制性障礙[A];2002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古金卓;;關(guān)于澳大利亞的社會福利和養(yǎng)老政策以及對商洛發(fā)展養(yǎng)老服務業(yè)的思考[A];陜西老年學通訊·2011年第2期(總第86期)[C];2011年
5 周芳華;;宜興市社會福利中心創(chuàng)新發(fā)展服務新模式[A];江蘇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選集[C];2010年
6 郝彩虹;;民辦養(yǎng)老機構(gòu)發(fā)展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貴陽市養(yǎng)老機構(gòu)的調(diào)查與思考[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shù)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錢國亮;;臺灣養(yǎng)老機構(gòu)考察[A];老齡產(chǎn)業(yè)研究文集[C];2012年
8 陳小強;趙培莊;;開展社會福利標準化研究 推動和完善社會福利事業(yè)[A];市場踐行標準化——第十一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C];2014年
9 欒卉;;我國社會福利的發(fā)展取向:重返福利國家?——基于風險社會理論的分析[A];中國社會學會2010年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王虎;;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族性二元結(jié)構(gòu)探析[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經(jīng)濟學教授 黃鐵苗;包容性增長具國際國內(nèi)意義[N];廣州日報;2010年
2 張店區(qū)委黨校副校長 王華 張店區(qū)委黨校講師 周振剛;和諧社會與包容性增長[N];淄博日報;2010年
3 鄭啟祥;略談“包容性增長”[N];本溪日報;2010年
4 ;更全面地理解“包容性增長”[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2年
5 湖北公務員 黃梔梓;以“包容性增長”減緩社會矛盾[N];上海證券報;2010年
6 廣西財經(jīng)學院 陳英;促進包容性增長的基本路徑[N];廣西日報;2011年
7 黑龍江省直機關(guān)工委書記、研究員 王曉明;發(fā)揮政治優(yōu)勢 實現(xiàn)經(jīng)濟社會包容性增長[N];北方時報;2011年
8 卓遠云;包容性增長是實現(xiàn)有效社會管理的基礎[N];東莞日報;2011年
9 肖紅春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增長的正義[N];中國教育報;2010年
10 詹勇;“包容”的要義是共享[N];人民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友麗;包容性增長的價值學思考[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王劍;社會主義法治視閾下的包容性增長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3年
3 高蘭;城鎮(zhèn)老人社會福利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借鑒[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4 郝曉猛;“第三條道路”社會福利思想評價及啟示[D];河北大學;2015年
5 李純;養(yǎng)老機構(gòu)社會化現(xiàn)狀、問題及建議[D];復旦大學;2014年
6 竇兆珩;“第三條道路”社會福利思想研究及對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啟示[D];山東建筑大學;2016年
7 雍菊萍;哈耶克社會福利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6年
8 王章佩;非營利組織對社會福利資源的整合——中國三個個案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9 孫曄;歐洲國家社會福利旅游發(fā)展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10 石黨云;吉登斯積極社會福利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968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169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