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犯罪學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4 12:39
本文關鍵詞:管仲犯罪學思想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管仲 令順民心 禮法并重 愛民富民 社會保障 德教
【摘要】:管仲的犯罪學思想產(chǎn)生于春秋時期早期,在我國是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內(nèi),先賢黃帝、姜太公以及周公的思想學說對當時社會影響依舊很大,整個社會呈現(xiàn)出“王綱解紐”、“公田不治”、“禮崩樂壞”,一片混亂的狀態(tài)。這些思想學說和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為管仲犯罪學思想的產(chǎn)生和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元素和經(jīng)驗事實。管仲關于犯罪原因的理論是從政令不順民心、物質(zhì)的匱乏、教化不足以及人性趨利惡害的本質(zhì)四個方面展開論述的。相對而言,其對犯罪治理的理論根據(jù)這四個方面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相應的對策。這些對策包括:政治上,“令順民心”;法律上,“修舊法,,擇其善者業(yè)用之”;經(jīng)濟上,農(nóng)工商全面發(fā)展;教育上,加強禮、義、廉、恥的教化。管仲的犯罪學思想是我國先秦時期比較系統(tǒng)的思想,對后世治理犯罪有著極大的影響。兩千多年來,很多治理犯罪手段都有管仲犯罪學思想的影子。管仲的犯罪學思想內(nèi)容十分豐富,內(nèi)涵博大精深。他的許多犯罪學主張在現(xiàn)階段實踐中都有所吸收和采納,成為治理犯罪的重要手段。比如:依法治國的理念;立法與時俱進;法制與德治并重等等。除此以外,其具有借鑒意義的還有:加強社會保障預防犯罪;強化全民德教,將德教置于其他教育之上控制犯罪;獎勵見義勇為治理犯罪。管仲的犯罪學思想根植于我國社會土壤,與國外某些理論相比,更具有現(xiàn)實借鑒意義。
【關鍵詞】:管仲 令順民心 禮法并重 愛民富民 社會保障 德教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1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緒論8-12
- 1.1 選題依據(jù)8-9
- 1.2 研究現(xiàn)狀9-10
- 1.3 本文擬解決的問題10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0-12
- 第2章 管仲犯罪學思想產(chǎn)生的背景12-20
- 2.1 管仲犯罪學思想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12-15
- 2.1.1 “王綱解紐”12-13
- 2.1.2 “公田不治”13-14
- 2.1.3 “禮崩樂壞”14-15
- 2.2 管仲犯罪學思想的理論淵源15-20
- 2.2.1 繼承發(fā)揚姜太公富民思想15-16
- 2.2.2 吸收西周之“禮”16-18
- 2.2.3 借鑒黃帝法治思想18-20
- 第3章 管仲犯罪學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20-38
- 3.1 犯罪原因理論20-24
- 3.1.1 政令不順民心20-22
- 3.1.2 奸邪生于匱不足22-23
- 3.1.3 邪事生于從枉23
- 3.1.4 凡者欲利惡害23-24
- 3.2 犯罪治理理論24-38
- 3.2.1 政治上——令順民心24-27
- 3.2.2 經(jīng)濟上——農(nóng)工商全面發(fā)展27-30
- 3.2.3 法律上——修舊法,擇其善者而業(yè)用之30-35
- 3.2.4 教育上——禮、義、廉、恥35-38
- 第4章 管仲犯罪學思想的影響和當代價值38-45
- 4.1 管仲犯罪學思想的影響38-41
- 4.1.1 愛民富民對晏子的影響38-39
- 4.1.2 以人為本對孔子的影響39
- 4.1.3 法治思想對諸葛亮的影響39-40
- 4.1.4 經(jīng)濟思想對王安石的影響40-41
- 4.2 管仲犯罪學思想的當代價值41-45
- 4.2.1 加強社會保障預防犯罪42-43
- 4.2.2 強化全民德教43
- 4.2.3 獎勵見義勇為治理犯罪43-45
- 結語45-46
- 參考文獻46-48
- 致謝48-49
- 個人簡歷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目錄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耿振東;;諸葛亮治蜀對《管子》的借鑒[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2 燕國材;《管子》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01期
3 鄧加榮;《管子》法學思想初探[J];法學雜志;2003年06期
4 劉曉梅;;我國犯罪學實證研究的現(xiàn)狀和困境[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翟建宏;管子“以人為本”思想范式的建構及其治國實踐[J];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04期
6 虞祖堯;《管子》的治國理論值得重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7 杜雄柏;;犯罪預防和控制中的見義勇為與政府責任[J];河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6期
8 張寶林;論《管子》教育精神特征[J];克山師專學報;2002年04期
9 岳平;;當前我國犯罪學本體發(fā)展的反思與抉擇[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劉曉梅;于陽;;犯罪學學科概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本文編號:911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91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