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P-MCA的MVP分型技術及其在斑痕鑒別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基于PDP-MCA的MVP分型技術及其在斑痕鑒別中的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DNA甲基化 斑痕鑒別 鏈融解曲線分析 甲基化敏感性限制酶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型法醫(yī)分子斑痕標記及其檢測技術。首先建立一種簡便快速的基因組甲基化可變位點(Methylationvariableposition,MVP)分析技術--快速甲基化敏感性限制酶消化后PCR鏈融解曲線法(postfast-methylationsensitiverestrictionenzymedigestionPCRmeltingcurveanalysis,PDP-MCA),然后用該技術調(diào)查一組織特異性MVP在法醫(yī)學常見斑痕中的甲基化狀態(tài),評價其作為斑痕標記的可行性。 【方法】PDP-MCA技術的建立與評價:以文獻報道的差異甲基化區(qū)(differentiallymethylatedregion,DMR)為模型,在MVP位點兩側設計一組產(chǎn)物Tm值各不相同的引物。在同一反應管內(nèi),順次進行基因組DNA的FastdigestMSRE酶切、復合擴增和鏈溶解曲線分析,Rotor-Gene2.0.2.4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生成MCA圖譜,Origin8軟件進行峰參數(shù)計算和統(tǒng)計分析,根據(jù)各片段融鏈峰的面積和峰高比例判斷相應MVP位點的甲基化水平。同時用PDP-MCA和傳統(tǒng)的MSRE-PCR技術檢測相同的樣品,驗證方法的可行性。組織特異性MVP作為法醫(yī)斑痕標記的可行性:用上述PDP-MCA技術調(diào)查法醫(yī)學常見斑痕(血斑、唾液斑、精斑各20份,月經(jīng)血斑、陰道液斑各12份)MVP位點的甲基化狀態(tài),分析比較不同斑痕的MCA/HRM圖譜,提取每個片段解鏈前后的標準熒光變化值,,用StatistiXL軟件對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判別分析,初步確立各種斑痕的判別方程。 【結果】(1)Tm值相差2℃以上的4個片段,復合擴增、復合MCA分析可以生成分離良好的融鏈峰,鏈融解曲線法可以代替電泳實現(xiàn)快速閉管檢測。利用甲基化敏感性的FastDigest內(nèi)切酶,可以在同一反應管內(nèi)實現(xiàn)快速酶切、擴增和MCA檢測,不同細胞有不同的MCA圖譜。與對照管相比較,組成酶切管MCA圖譜的各MVP峰位置不變,峰高峰面積等參數(shù)呈組織特異性變化。這種變化與傳統(tǒng)的MSRE-PCR得到的結果一致,所反映的組織細胞甲基化特征也與文獻報道相符。當前實驗條件下,0.5ng的基因組DNA即可獲得穩(wěn)定的MCA圖譜。加入的基因組DNA在0.5~20ng之間,不影響圖譜的特異性。(2)用PDP-MCA檢測,血斑、唾液斑、精斑、月經(jīng)血斑、陰道液斑各有其特異性的MCA圖譜,HRM差異曲線可以直觀的分出男性生殖斑痕(精斑)、女性生殖斑痕(月經(jīng)血斑和陰道液斑)、非生殖斑痕三大類。對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判別分析,得到6個判別方程:Y血=215.889X1+351.518X2+184.426X3+187.220X4-8944.600,Y唾液=218.104X1+357.846X2+185.441X3+189.631X4-9160.218,Y精液=211.353X1+336.697X2+181.563X3+182.828X4-8479.036,Y陰道液=212.469X1+348.672X2+180.079X3+189.103X4-8702.051,Y月經(jīng)血=214.026X1+349.480X2+182.364X3+189.059X4-8812.421, Y對照=209.004X1+337.309X2+178.322X3+187.022X4-8367.215。訓練樣本的總體判別準確率為97.2%,除血斑(83.3%)外,其他斑痕的準確率均為100%。 【結論】(1) PDP-MCA可以實現(xiàn)多個MVP的一步單管、閉管檢測,是一種簡便快速的DNA甲基化分析技術;(2)所調(diào)查的5個MVP片段(MAGE1、14-3-3σ、MCJ、TIMP、HOXA5)在常見法醫(yī)斑痕之間存在甲基化差異,可以作為候選的分子斑痕標記;(3)用PDP-MCA聯(lián)合檢測MAGE1、14-3-3σ、MCJ三個MVP片段,可以鑒別血斑、精斑、唾液斑、月經(jīng)血斑及陰道液斑。
【關鍵詞】:DNA甲基化 斑痕鑒別 鏈融解曲線分析 甲基化敏感性限制酶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19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1章 前言8-16
- 1.1 法醫(yī)斑痕鑒別8
- 1.2 斑痕鑒別技術8-10
- 1.3 DNA 甲基化與斑痕鑒別10-12
- 1.4 PDP-MCA 技術簡介12-16
- 第2章 基于 PDP-MCA 的 MVPs 檢測技術16-26
- 2.1 背景16-18
- 2.1.1 儀器16-17
- 2.1.2 試劑17
- 2.1.3 主要試劑的配制17-18
- 2.1.4 樣本18
- 2.2 方法18-21
- 2.2.1 酚∶氯仿∶異戊醇法基因組 DNA 提取18-19
- 2.2.2 DNA 濃度純度測定19
- 2.2.3 引物設計19-20
- 2.2.4 模板的選擇20
- 2.2.5 單管 PDP-MCA 法20
- 2.2.6 傳統(tǒng) MSRE-PCR MCA 法20-21
- 2.2.7 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檢測引物片段21
- 2.2.8 數(shù)據(jù)分析21
- 2.3 結果21-26
- 2.3.1 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圖譜21-22
- 2.3.2 MCA 圖譜22-25
- 2.3.3 數(shù)據(jù)分析25-26
- 第3章 常見斑痕 MVPs 標記的調(diào)查與評價26-40
- 3.1 背景26
- 3.2 材料與方法26-29
- 3.2.1 公共數(shù)據(jù)庫與檢索系統(tǒng)26
- 3.2.2 儀器26-27
- 3.2.3 試劑27
- 3.2.4 樣本27
- 3.2.5 樣本基因組 DNA 的提取、純化和濃度的檢測27-28
- 3.2.6 引物設計28
- 3.2.7 單管 PDP-MCA 法28-29
- 3.3 組織斑痕鑒定數(shù)據(jù)分析29
- 3.4 結果29-40
- 3.4.1 斑痕的特異性 MCA 圖譜29-31
- 3.4.2 圖譜特異性的影響因素31-32
- 3.4.3 結果判別32-34
- 3.4.4 判別分析34-40
- 第4章 血痕鑒別技術進展40-48
- 4.1 概要40
- 4.2 斑痕鑒別的意義40-48
- 4.2.1 預實驗41-42
- 4.2.2 確證試驗42-43
- 4.2.3 新的檢測技術43-45
- 4.2.4 展望45-48
- 第5章 討論48-54
- 5.1 PDP-MCA 技術的原理48
- 5.2 可行性48-49
- 5.3 添加劑的選擇49
- 5.4 優(yōu)勢與問題49-50
- 5.5 MCA/HRM 圖譜分析50-51
- 5.6 StatistiXL 軟件判別分析51
- 5.7 DNA 甲基化斑痕標記的優(yōu)勢51-54
- 第6章 結論54-56
- 參考文獻56-60
- 縮略語詞匯表60-61
- 附錄61-63
- 致謝63-6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正;葉懿;侯一平;;表觀遺傳學在法醫(yī)學應用探討[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11年01期
2 關亞卿;李淑瑾;叢斌;馬春玲;;DNA甲基化在法醫(yī)DNA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11年05期
3 趙貴森,楊慶恩;DNA甲基化標記法醫(yī)學應用探討[J];法醫(yī)學雜志;2005年01期
4 趙書民;張素華;陳金中;李士林;李成濤;;同卵雙生子外周血DNA甲基化譜的差異[J];法醫(yī)學雜志;2011年04期
5 莫耀南;趙貴森;鄭海燕;劉良;楊渝珍;;Rotor-Gene鏈融解曲線法甲基化標記篩選技術的建立[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1期
6 徐葵,邱志明,汪曉英;DMSO對PCR擴增反應的影響[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7 楊濱;夏欣一;黃宇烽;許曉風;;精子的表觀遺傳學研究進展[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7年12期
8 范光耀;趙貴森;莫耀南;;精斑鑒別技術研究進展[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0年08期
9 陳緒清,張曉東,梁榮奇,曹鳴慶;甜菜堿增強長片段PCR的擴增(英文)[J];生物工程學報;2004年05期
10 馬俊萍;;血液細胞分析儀與目視顯微鏡檢測對白細胞分類結果的比較[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范光耀;DNA甲基化作為法醫(yī)學組織標記的可行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383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73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