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犯罪證據搜集難點及對策
本文關鍵詞:審計犯罪證據搜集難點及對策
更多相關文章: 審計過程 犯罪嫌疑人 犯罪證據 犯罪主體 證據效力 技術偵查手段 偵查人員 犯罪行為 證人證言 檢察機關
【摘要】:正審計犯罪是指審計工作人員在政府審計過程中所實施的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審計犯罪是審計腐敗的極端表現(xiàn)形式,要實現(xiàn)審計廉政,必須要預防和打擊審計犯罪,而打擊審計犯罪最關鍵的要靠證據。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關鍵詞】: 審計過程 犯罪嫌疑人 犯罪證據 犯罪主體 證據效力 技術偵查手段 偵查人員 犯罪行為 證人證言 檢察機關
【基金】:河南省科學技術廳軟科學項目《審計犯罪證據研究》(項目編號:102400440100)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17;D925.2
【正文快照】: 審計犯罪是指審計工作人員在政府審計過程中所實施的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審計犯罪是審計腐敗的極端表現(xiàn)形式,要實現(xiàn)審計廉政,必須要預防和打擊審計犯罪,而打擊審計犯罪最關鍵的要靠證據。一、審計犯罪證據搜集中存在的困難審計犯罪證據形式單一,主要的直接的證據主要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張平;介紹賄賂罪司法認定中的疑難問題探究[J];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2 翁云衛(wèi);挪用公款犯罪的數(shù)額認定[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3 孫國祥;論刑法中國有資產的界定和范圍[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孫國祥;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主體范圍探究[J];法學論壇;2005年03期
5 王飛躍;挪用公款罪若干疑難問題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5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郭海亮;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若干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2年
2 廖宏平;關于挪用公款罪立法和司法適用的幾個問題[D];湘潭大學;2003年
3 鄒利民;論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立法完善[D];湘潭大學;2003年
4 葉建平;受賄罪若干問題探析[D];華東政法學院;2003年
5 鄧多文;貪污罪主體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6 李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4年
7 田強;關于公司、企業(yè)人員受賄罪認定的若干問題[D];湘潭大學;2004年
8 任鴻亮;行賄罪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4年
9 李紅霞;論貪污罪認定中的幾個問題[D];鄭州大學;2005年
10 管增軍;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若干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許昆;;偵查訊問中犯罪嫌疑人的認識障礙與說服教育方法[J];中國刑事警察;2010年03期
2 張景洋;;一個盜竊團伙覆滅后的反思[J];中國刑事警察;2010年05期
3 楊超;;竹子為啥大面積枯竭死亡[J];人民公安;2011年14期
4 劉剛強;;網上作戰(zhàn)顯神威 跨省協(xié)作破大案——長沙市“2010·04·14”李君特大非法買賣槍支案[J];中國刑事警察;2010年05期
5 ;詐騙,以“老鄉(xiāng)”的名義[J];中國電視(紀錄);2009年04期
6 田建發(fā);孫力;張建東;;偵辦每一起案件都不能虧欠百姓的情[J];法制與經濟(上旬刊);2011年06期
7 李旭東;盧濤;;一個特大盜車團伙的覆滅[J];中國刑事警察;2010年02期
8 ;萍鄉(xiāng)“亮劍”行動出戰(zhàn)果[J];中國防偽報道;2011年07期
9 蘇知非;;網絡對決擒盜賊 跨省協(xié)作破車案——太原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偵破特大團伙盜銷本田系列轎車案[J];政府法制;2011年22期
10 盧震華;潘宗衛(wèi);;關心毒犯家庭[J];中國邊防警察;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晏虹;;關于六盤水市中心城區(qū)“雙搶”案件的調查與分析[A];貴州省科學社會主義暨政治學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許象成;;投毒殺人案件的法醫(yī)學鑒定[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3 郭長銘;;應用Phastsystem(快速電泳系統(tǒng))對命案現(xiàn)場微量血痕進行PGM_1酶型檢驗一例報告[A];第二次全國法醫(yī)物證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8年
4 鄭熠;;對犯罪嫌疑人謊言識別初探[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孫大宏;侯一平;吳謹;李昭明;王惠;毛炯;張健;李英碧;唐劍頻;;成都法醫(yī)DNA數(shù)據庫[A];中國法醫(yī)學最新科研與實踐(一)——全國第六次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精選[C];2000年
6 王方;;國有企業(yè)改制中的職務犯罪問題分析[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冊)[C];2009年
7 劉彥明;李隆澤;邢增樺;;淺析警犬參與解救人質行動的可行性[A];第十一次全國養(yǎng)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馬麗娟;;青少年涉網犯罪現(xiàn)狀及預防對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9 賈果峰;;用塑料盆碎片自殺疑為他殺一例[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李暉;王永;王增亮;;多種刑事技術在1.21案件中的應用[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張建鑫;我國警方向俄羅斯引渡一名犯罪嫌疑人[N];人民公安報;2010年
2 記者 胡立強 通訊員 向波;犯罪嫌疑人因心理扭曲泄憤行兇[N];人民公安報;2010年
3 記者 馮銳;黑龍江抓獲涉電涉油犯罪嫌疑人500余名[N];人民公安報;2011年
4 記者 許政 通訊員 仇蓓蓓 楊靜芳;南京“春雷”三天抓獲530余名犯罪嫌疑人[N];人民公安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譚彥敘 通訊員 李鐵剛 韓佳霖;通過“走路姿勢”鎖定犯罪嫌疑人[N];人民公安報;2011年
6 何紅兵 黃慶華;3名犯罪嫌疑人落網[N];人民公安報;2011年
7 記者 莫水土;全州“6·23”小學生被害案告破 兩名犯罪嫌疑人落網[N];人民公安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安堅毅等18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刑拘[N];山西日報;2011年
9 于興洋 本報記者 曹巍;大石橋偵破系列砸車侵財案件[N];營口日報;2011年
10 馮壽春 胡婷婷;我市破獲系列盜搶案[N];德州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葉寧;警察訊問話語[D];浙江大學;2010年
2 黃道誠;宋代偵查制度與技術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呂澤華;DNA鑒定技術在刑事司法中的運用與規(guī)制[D];中國人民大學;2010年
4 陸永;當代中國警政與現(xiàn)代國家成長[D];南京大學;2012年
5 孫大明;刑事責任能力評定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小娟;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的警察訊問話語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2 楊聰;論我國偵查訊問程序中律師在場權的確立[D];中南大學;2006年
3 李小丹;受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應訊心理及審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陳曉晨;隊列呈現(xiàn)方式影響目擊證人辨認的實驗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支磊;自偵案件審訊中心理限制方法的運用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6 鄒文杰;榆中縣盜竊類案件調研報告[D];西北民族大學;2012年
7 黃昕元;淺析對貪污窩案、串案的偵查[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8 郝寶峰;偵查失敗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9 杜鳴曉;論網絡詐騙偵查[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鄭希盈;“盲井”犯罪現(xiàn)象研究[D];煙臺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40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64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