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犯罪嫌疑人審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00:17
【摘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條規(guī)定,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基于上述規(guī)定,本文討論的老年人犯罪是指已滿六十周歲的人所實施的刑法所禁止的行為。本文以實地調研所搜集到的老年人犯罪案例為研究基礎,深入分析了老年人犯罪的特點和影響犯罪產(chǎn)生的因素,并結合心理學的知識分析老年犯罪嫌疑人的身心特點,同時,以審訊中老年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心理為研究重點,著重分析審訊中老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點、供述障礙以及心理變化特點,在此基礎上提出老年犯罪嫌疑人的審訊對策,以期對現(xiàn)實中的相關工作起到幫助作用。具體來說,本文由五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研究概況。主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義,以及國內外關于老年人犯罪的研究成果。目前,隨著世界老齡化人口結構的到來而引發(fā)的老年人犯罪問題,在國外已經(jīng)有了大量的專門深入研究,且更加重視基于實證調查的犯罪學分析,而國內對于老年人犯罪問題的研究是相對缺乏和比較薄弱的,且重理論分析和案例研討,輕實證調查和科學研究。第二部分,老年人犯罪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當前,我國老年人犯罪的特點表現(xiàn)為:犯罪類型由集中趨于多樣化,犯罪手段趨于暴力化,犯罪對象多為熟人并趨于弱小化。同時,該部分以雷克利斯的控制論為理論起點探討老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老化產(chǎn)生誘因、心理障礙弱化調控、情感支持系統(tǒng)斷裂以及社會環(huán)境因素誘發(fā)。第三部分,老年犯罪嫌疑人主體特征和心理特征。目前,我國的老年犯罪嫌疑人以年齡在60-67歲之間的男性為主,這些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都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在認知上,老年人感知覺和記憶力衰退且思維活動趨于偏狹固執(zhí);情緒不穩(wěn)定且負性情感突出;意志特征則主要表現(xiàn)為控制能力低下等。第四部分,審訊中老年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分析。審訊中老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的特點,包括對行為性質的認知偏離、對負面情緒的調節(jié)失控和對審訊供述的意志分極。在供述障礙上,畏罪、僥幸、戒備是主要的三種類型。第五部分,審訊對策論。該部分從老年犯罪嫌疑人入手,針對老年犯罪嫌疑人具有的特點,從審訊人員的選配、訊問突破口的選擇、訊問對策的采用及法律適用著眼,提出可以從案情、心理和證據(jù)三方面靈活選擇訊問突破口,同時,可以采用心理疏導、情感影響;打拉結合、循序推進;虛實結合、直面出擊等有針對性的策略,以期指導具體審訊工作的順利開展。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918.2
本文編號:2590940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918.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震;沙云飛;顧靜薇;;老年人犯罪的概念與刑事責任年齡上限關聯(lián)性研究[J];政治與法律;2012年07期
2 吳宗憲;曹健;郭平;郭曉紅;彭玉偉;;完善老年福利體系視角:中國老年犯罪狀況研究[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2年03期
3 韓路;;“成癮犯罪”若干問題探析[J];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4 向小林;論被審訊人員的不供述意志是能夠戰(zhàn)勝的[J];公安大學學報;1997年02期
5 王順金;;被告人供述臨界心理探討[J];公安大學學報;1988年03期
,本文編號:25909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59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