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害案件中女性被害人的調查訪問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鵬展;性犯罪被害人沉默之研究[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2 孫仁丕;對強奸被害者的社會保護[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泳;;刑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價值及建構[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白建軍;;從犯罪互動看刑罰立場[J];北大法律評論;2003年00期
3 陸詩忠;;恢復性司法“中國化”之制度抗衡問題研究[J];北方法學;2011年06期
4 魏在軍;王薇;;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論綱[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劉東根;恢復性司法及其對我國刑事司法實踐的借鑒[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李慧英,孫桂麗;談刑法對被害人的保護[J];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7 楊曉玲;楊曉燕;;刑事被害國家補償再思考[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孫利國;;被害人過錯影響量刑的依據(jù)及其法定化的實現(xiàn)[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9 程楊;;“慎刑慎殺”政策下的國家補償制度之價值分析[J];才智;2009年01期
10 劉潔輝;對被害人獲得刑事?lián)p害賠償權利的思考[J];長白學刊;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潘弘;陸晶晶;;國外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2 孫文紅;王振峰;;論犯罪暗數(shù)與我國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3 李艷霞;;倡導恢復性司法 構建和諧社會[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4 王立鋒;;論社區(qū)矯正中的犯罪人與被害人[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5 孫晶;;我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之構建[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6 彭俊;;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7 董士曇;;犯罪被害人補償制度及其建構[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8 林維;汪承昊;;被害人國家補償?shù)男淌抡咛N含[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9 方明;李戩;;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shù)睦碚摲治黾爸贫葮嫿ā孕淌略V訟過程中的檢察環(huán)節(jié)為視角[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10 馮衛(wèi)國;劉莉花;;對我國構建犯罪被害人補償制度的若干思考[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少林;被害人行為刑法意義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薛靜麗;刑罰權的動態(tài)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董文蕙;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劉耀彬;馬克思主義犯罪學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5 盛長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國際準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6 吳淼;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權力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8 劉仁文;刑事政策及其過程[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9 孫文紅;刑事政策視野中的司法理念[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10 苗京平;刑事司法國際合作原理[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曉冉;論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魏巍;我國刑事被害人保護救助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樊耘昀;未成年人被害類型與保護性對策芻議[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胡s,
本文編號:25869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586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