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發(fā)展軌跡和獄內改造的保護因素
[Abstract]: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investigates the protective factor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in pris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owth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there are eight paths of criminal development, excessive pursuit of interests, indulgence in the Internet, respect for the "righteous spirit" of friends, breakdown of families, conflict between parents, and inconsistency in rearing style. In adoptive parents' families, the weakening of contact with school is a dangerous signal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Absenteeism, truancy and association with bad compan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eenagers taking the road to crime. In the level of behavior, from mild bad behavior to serious bad behavior, crime is a typical development track; Improving the motivation for the reform of young offenders, helping young offenders to make changes, promot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young offenders, and providing psychological guidance to young offenders will help young offenders adapt to the conditions in prison. It i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young offenders to actively reform in prison.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基于心理輔導的青少年犯教育改造途徑研究”(項目批準號:08JJDXLX270)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C91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曾天德;龔瑛;何燕平;;未成年人犯罪發(fā)展軌跡及其形成機制的實證研究[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9年05期
2 屈智勇;鄒泓;;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基本特點及發(fā)展軌跡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天德;龔瑛;何燕平;;未成年人犯罪發(fā)展軌跡及其形成機制的實證研究[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9年05期
2 費梅蘋;;青少年犯罪情境研究——以上海22名青少年社區(qū)矯正對象為例[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0年03期
3 李衛(wèi)紅;程國棟;;共青團在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案件中的作用[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周景根;;關于我縣青少年違法犯罪及預防研究[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2年11期
5 曾天德;劉英俊;徐學;陳小梅;邱春健;陳捷;;心理援助:未成年犯心理需求及其教育改造新舉措[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6 朱志剛;;社區(qū)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8年05期
7 謝山河;揭萍;胡日亮;;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防措施研究[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8 桂林;胡福貞;王秀艷;;試論當前我國處境不利兒童的構成[J];教育探究;2011年03期
9 鄧鉦凡;;網絡環(huán)境影響下未成年人犯罪趨勢研究[J];學理論;2010年34期
10 李瑞霞;;淺析社會工作者如何應對青少年偏差行為[J];理論月刊;2008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永強;組織未成年人進行違反治安管理活動罪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2 張淑蘭;大學生心理性偏差行為的矯正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園園;偏差青少年的社會聯(lián)結現(xiàn)狀及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鄭志丹;大學生社會鍵問卷的編制及其犯罪預防[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吳晶;發(fā)展犯罪學視野下的男性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D];徐州師范大學;2011年
6 邢慶亮;青少年犯罪預防新論[D];山東大學;2008年
7 陳衛(wèi);社會支持與青少年犯罪預防的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8 張艷華;社會約束體系的弱化與解構:城市未成年人越軌行為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9 陳雪;青少年的情緒智力及其對問題行為的作用機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10 楊洋;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與學校教育策略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孫昌軍,周亮;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統(tǒng)計分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4年05期
2 周路;青少年罪犯群體人生軌跡實證研究[J];青年研究;2003年11期
3 趙波;;青少年違法犯罪原因剖析——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制理論及啟示[J];青年研究;2007年12期
4 郝世昌 ,王煥武;青少年犯罪的關鍵年令和內部動因[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5 呂勤,陳會昌,王莉;兒童問題行為及其相關父母教養(yǎng)因素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3年01期
6 屈智勇;鄒泓;;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基本特點及發(fā)展軌跡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葉珍;青少年犯罪問題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卜康;;資本主義國家的青少年犯罪[J];國外法學;1987年06期
2 王愛華;;90年代青少年犯罪的預測及對策[J];中國青年研究;1989年03期
3 周曉瑾,趙巍;青少年犯罪的社會機制與社會控制[J];青年探索;1996年01期
4 張明輝;當前青少年犯罪的幾個問題[J];山東公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04期
5 陳劍旄;論青少年犯罪與道德教育[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5期
6 劉明華,張吉清;關于濟南市青少年犯罪問題的調查與思考[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濟南市行政學院.濟南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7 ;近年來我省青少年犯罪現(xiàn)象分析[J];海南人大;2002年01期
8 ;2003年《青少年犯罪問題》總目錄[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3年06期
9 陳健;淺析青少年犯罪模仿心理誘因及對策[J];貴州教育;2004年08期
10 金顯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對策[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
本文編號:23953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39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