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公安論文 >

論社區(qū)矯正制度在我國的建立

發(fā)布時間:2018-11-22 12:19
【摘要】: 社區(qū)矯正旨在促使罪犯再社會化,是刑罰人道化、司法人權化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已成為當今全球刑事政策發(fā)展的趨勢。我國從2003年7月開始在現(xiàn)有的刑事法律框架內開展社區(qū)矯正試點工作。全文分為五大部分,即社區(qū)矯正的基本范疇、社區(qū)矯正的立論基礎、在我國建立社區(qū)矯正制度的利弊分析、在我國建立社區(qū)矯正制度的可行性、我國社區(qū)矯正試點工作及其完善。本文旨在闡明社區(qū)矯正制度的基礎理論,分析論證我國社區(qū)矯正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Abstract]:Community correction, which aims at resocialization of criminals,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humanization of punishment and human rights of justice, and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criminal policy. In July 2003, our country began to carry out the pilot work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within the existing criminal law framework.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namely, the basic category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stablishing community correc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community correction system in China. Pilot work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in China and its perfe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the basic theory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system and to analyze and demonstra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system in China.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D926.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露;;從出獄人保護制度角度淺析罪犯的再社會化道路[J];知識經(jīng)濟;2010年13期

2 李威;;論社區(qū)矯正的價值訴求[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葉良芳;;社區(qū)矯正的法理思考[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連春亮;論對罪犯的再社會化[J];許昌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5 王曉麗;劉永興;;青少年犯罪社區(qū)矯治的心理學闡釋[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6 沈娟;;從社會學角度看社區(qū)矯正的影響要素[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7期

7 徐楷,柳波;社區(qū)矯治的社會學理論分析[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8 張琳琳;孔媛媛;;社會化理論視角下的進城農(nóng)民工教育與培訓研究[J];職教論壇;2011年07期

9 李蕊;馬道永;;法社會學視野中的社區(qū)矯正及其價值分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年05期

10 謝建社;;融城與逆城:新生代農(nóng)民工兩難選擇——基于GGF監(jiān)獄調查[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宇欣;;尋找明天的希望——罪犯陳某自殺干預個案[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李杰;;罪犯自殺及其預防策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3 龔衛(wèi)東;;論和諧社會發(fā)展視野中的社區(qū)矯正制度[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4 偠曉麗;;論罪犯矯正制度[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5 蔣獎;;罪犯反社會人格障礙的調查[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李金香;張斌;劉小蘭;;違法犯罪者的人格特征調查研究[A];二零零四年度全國精神病專業(yè)第八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7 劉邦惠;黃希庭;;罪犯人格障礙與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高艷東;;現(xiàn)代刑法的邏輯起點:社會應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學論叢(第四卷)[C];2006年

9 宮火良;趙國祥;;人格與犯罪:對國內罪犯人格特征研究的元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陳龍;;整合與發(fā)展:轉型時期農(nóng)民工心理問題及再社會化思考[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盈蓉 通訊員 王武華;32名罪犯將“在家服刑”[N];湘潭日報;2009年

2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jiān)督庭 陳鵬展 湖北省當陽市人民檢察院 李仁清;罪犯獲得國家專利不等于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N];檢察日報;2009年

3 李富永;抓捕罪犯與免傷無辜孰輕孰重[N];中華工商時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徐維欣;親屬“大義滅親”,罪犯減刑?[N];文匯報;2010年

5 通訊員 張金文 張增榮;罪犯合法權益得維護[N];檢察日報;2000年

6 通訊員 馬莉莘 羅建波 時磊;石市紅果子地區(qū)檢察院保障罪犯權益[N];華興時報;2009年

7 吳強;蘇州實現(xiàn)連續(xù)27年無罪犯脫逃[N];江蘇法制報;2008年

8 李建軍 姬根榮高平市人民檢察院;監(jiān)外罪犯執(zhí)行制度滯后的弊端和預防[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9年

9 周飚 黃挽瀾;消費者怎么成了罪犯[N];民主與法制;2000年

10 本報記者 趙偉 實習生 李思默;“2009·9·29”搶劫案罪犯李廣慶伏法[N];長春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馮衛(wèi)國;行刑社會化論綱[D];北京大學;2002年

2 陶明達;農(nóng)民工生態(tài)流動與市民化、城市化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3 楊海燕;城市化進程中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6年

4 廖斌;監(jiān)禁刑現(xiàn)代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健;論社區(qū)矯正制度在我國的建立[D];蘇州大學;2006年

2 王超;中國法治進程中罪犯知識產(chǎn)權保障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杰;罪犯個別化改造人格重塑模式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鞠玉穎;從“薩姆之子”法案看罪犯的表達自由[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彭莎莎;論罪犯的婚姻家庭權[D];湘潭大學;2011年

6 徐吉中;影響監(jiān)獄人民警察刑罰執(zhí)行問題之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7 宋之衛(wèi);社區(qū)矯正的理論與實踐[D];吉林大學;2007年

8 羅禹;不同類型罪犯在愛荷華賭博任務中的決策功能缺陷[D];西南大學;2011年

9 馬楠楠;牧區(qū)農(nóng)業(yè)化過程中的牧民再社會化問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2年

10 張春龍;進城農(nóng)民行為規(guī)范再社會化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3493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3493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fb9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