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期我國警察心理干預機制研究
[Abstract]: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is increasingly severe, the social structure is out of balance, the interests are divided up, the social value is out of order and so on, which puts forward new challenges and requirements to the police work at this stag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police is the premise of engaging in the public security work. It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xertion of police fighting ability, but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lice psychology in our country, the phenomenon of excessiv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exists in general, and the problem of psychological anomie has become a bad trend affect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police. Therefore, to maintai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majority of the police,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social factors of the police psychological anomie, and to set up a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chanism to deal with the psychological disorder of the police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 management mechanism, external supporting guarantee, etc. It is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shouldered by the public security system in the new period, the need of the times to deal with the risk society and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alistic need to safeguard the human rights and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society.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D631.1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小浩;李志芳;;試論官員心理危機及其干預機制的構建[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3期
2 鄭荔;;試論警察心理支持系統(tǒng)的建立與運作[J];警察實戰(zhàn)訓練研究;2011年03期
3 左拉;;大學生心理健康普查的現(xiàn)狀分析與思考[J];學理論;2011年20期
4 鄧文聲;;心理疏導與干預機制在醫(yī)院信訪工作中的應用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24期
5 李偉明;;談學校公共突發(fā)事件處置體系的構建[J];人民論壇;2011年20期
6 王志紅;;體驗式教學的實踐運用[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26期
7 王曉丹;;消防部隊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機制構建淺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8 易果平;易米平;;新形勢下高校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研究[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羅軍;禹玉蘭;;公務員情緒管理現(xiàn)狀與對策的實證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1年08期
10 黃先文;;淺析警察職業(yè)倦怠的成因及對策[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金秀;宋占新;王志紅;張京;;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活動生命態(tài)及干預機制研究[A];第五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0年
2 王興勇;舒仕瑜;盧仲毅;;白藜蘆醇甙對休克性肺損傷的干預機制[A];2003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趙麗琴;;試論大學生的焦慮及其干預機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4 劉愛芹;;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干預機制的建構[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5 查晶;劉海驊;;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思考與嘗試[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羚;楊莉;唐珩;金蕊;;川芎嗪對哮喘肺組織α-SMA干預機制的研究[A];2006(第三屆)江浙滬兒科學術會議暨浙江省兒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7 陜西省內(nèi)部審計師協(xié)會課題組;齊冊文;馮均科;;基于危機干預機制的企業(yè)內(nèi)部審計風險評估模式研究[A];中國內(nèi)部審計協(xié)會2008年度全國“風險導向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理論研討暨經(jīng)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8年
8 ;建立中小學生傳染病防治健康 促進干預機制經(jīng)驗體會[A];農(nóng)村衛(wèi)生改革與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董亮;張琦;陳明;王淑娟;李麗珍;肖偉;許曉群;;轉錄因子T-bet/GATA-3比率評價支氣管哮喘患者Th1/Th2失衡及CpG寡聚脫氧核苷酸干預機制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10 楊歡;李慶華;肖波;胡玨;張海平;張勇;梁靜慧;吳志國;;從Th1、Th17細胞極化探討IMDC負載P258-73肽段干預實驗性自身免疫性神經(jīng)炎的機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姚建;山東將建婦兒權益突發(fā)事件應急干預機制[N];中國婦女報;2011年
2 記者 金曉瓊 通訊員 錢偉峰;杭州派出所警察心理減壓室亮相[N];人民公安報;2009年
3 王冬梅;建干預機制 止企業(yè)軟暴力[N];組織人事報;2007年
4 記者 陳堅;惠山創(chuàng)新涉案少年干預機制[N];江蘇法制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劉一平;應建立一套有效社會干預機制[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6 ;臺一警察局副局長跳樓自殺[N];福建日報;2003年
7 李志勇;北京將建立貨運價干預機制[N];現(xiàn)代物流報;2008年
8 ;建立心腦血管病干預機制[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5年
9 記者 孟慶普 通訊員 樹懷友;石家莊農(nóng)村聚餐衛(wèi)生干預機制初顯成效[N];健康報;2008年
10 ;引導消費需有所為有所不為[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龐愛明;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及兒茶素干預機制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2 高兆旺;精索靜脈曲張睪丸損害與蓄血證相關性及抵當湯干預機制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3 楊增敏;活血通絡湯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相關因素的干預性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4 劉政;消栓通脈顆粒劑對深靜脈血栓形成干預機制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5 卜聰亞;ACEI、AT_1RA對心梗大鼠LVRM的部分干預機制——CT-1、GP130、AN、Hsp56的調控[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6 劉憲霜;腦老化與缺血復合損傷神經(jīng)元凋亡與PACAP干預機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3年
7 嚴華;“毒損腦絡”病機及清開靈治療中風病干預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8 朱鴻秋;雌二醇導致經(jīng)行頭痛的實驗及經(jīng)輕膠囊干預機制初探[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9 林向飛;XPA蛋白在修復UVB損傷中的作用以及EGCG干預機制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林家揚;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醫(yī)證候研究及青天葵對其干預機制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基政;轉型期我國警察心理干預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2 何夏平;深圳警察心理壓力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張璐;大學生非正常死亡預防與干預機制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費良純;高三學生考試焦慮成因及干預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劉蕊;貴州警察職業(yè)倦怠與心理壓力調適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于俊杰;蘇州地區(qū)警察心理壓力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7 崔會玲;公務員職業(yè)心理危機及其干預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秦子文;高校突發(fā)事件干預機制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7年
9 楊松業(yè);我國公務員職業(yè)生涯管理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李洪麗;轉型期我國政府的勞動關系干預機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488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34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