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安:重點解決兩大問題
[Abstract]: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in China are complicated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stability are many.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complex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there are two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one is the underworld crime, the other is the mass incident.
【分類號】:D6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娟;;當前我國群體性事件的成因與預防[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S1期
2 曾德才;對公安機關應對群體性事件的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研究;2005年04期
3 劉曉靜;;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應對群體性事件的思考[J];青年文學家;2010年15期
4 徐繼龍;;警察涉黑犯罪心理探析[J];甘肅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鄭巖;;健全防治涉黑犯罪長效機制座談會觀點集要[J];新重慶;2010年07期
6 肖一民;“紅哥”與43個黨政干部[J];檢察風云;2002年15期
7 李若菊;涉黑犯罪保護傘問題探討[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8 周心捷;廣東黑社會問題五探——論毒品犯罪與涉黑犯罪之關聯(lián)[J];政法學刊;2002年06期
9 李東太;;打擊和防范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對策思考[J];中國刑事警察;2000年04期
10 王建國,吳興達,毛志兵;湖南省涉黑犯罪現(xiàn)狀和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畢雁英;;群體性事件的性質及其根源分析[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黃順康;;論構建重大群體性事件的源頭阻斷機制[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朱力;曹振飛;;結構箱中的情緒共振——治安型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機制[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吳成軍;;正視社會問題,健全組織功能,完善治理策略——關于甕安事件的社會學思考[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孫元明;;國內群體性事件研究現(xiàn)狀、發(fā)展及其治理的實現(xiàn)途徑[A];第19屆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文集[C];2009年
6 甘永平;郭淑娟;;對網(wǎng)絡群體性事件概念的探討[A];中國傳媒大學第四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李延芳;;辯證唯物主義視角下的“網(wǎng)絡群體性事件”[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李力;;群體性事件發(fā)生機制及其預警的對策建議[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周甲文;;高校群體性事件發(fā)生機制及其預警的對策建議[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羅恩源;丁勝;;群體性事件中的民生性問題思考:以貴陽市為例——基于社會變遷理論的視角[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蔣永利;我州警方打掉王少斌涉黑犯罪集團[N];延邊日報;2009年
2 記者 文峰 劉洋;法學專家在渝研討涉黑犯罪與法律控制[N];重慶日報;2010年
3 沈林松 王志文;我市公安部門摧毀一重大涉黑犯罪團伙[N];永州日報;2007年
4 石勇;高起點謀劃平安南京建設[N];江蘇法制報;2010年
5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谷國文 李偉華;涉黑犯罪核心特征“非法控制”理論與實務之辨析[N];人民法院報;2009年
6 陳希 王健根 李康;摧毀三個涉黑犯罪團伙[N];人民公安報;2006年
7 特約記者 鐘文峰 通訊員 曹維建 李yNU,
本文編號:21869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18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