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道家教育思想對公安教育的啟示
本文選題:道家思想 + 教育理念; 參考:《語文建設》2012年02期
【摘要】: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關于古代的教育思想也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先秦時期學術界可謂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共同開啟了我國古代的第一個文化高峰時期。在這些眾多的學派中,當屬儒家思想是第一位的,本文將選取道家思想為研究對象,對道家思想體系中的教育思想進行有益的挖掘,彌補儒家思想教育中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指導現(xiàn)代的公安教育工作。
[Abstract]: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I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pre-Qin period, and the ancient educational thought can also be traced back to the pre-Qin period.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pre-Qin period can be described as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ing and a hundred flowers blooming. Together opened the first cultural peak period of ancient China. Among these schools of thought, Confucianism is the first. This article will select Taoist though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ke up the deficiency of Confucian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modern public security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河南警察學院指揮戰(zhàn)術系;
【分類號】:D631.15;B2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成方;略論道家思想在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娜;先秦道家思想對課程改革的啟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黃水平;老子思想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3 曹鴻飛;論道家倫理思想對羅杰斯的影響及其對現(xiàn)代德育的啟示[D];中南大學;2004年
4 高山;“無為而治”管理倫理思想對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管理的啟示[D];中南大學;2003年
5 邵先鋒;從“名教出于自然”到“名教即自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晏鈳;道家思想中的生命關懷及其對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閆仕杰;中國傳統(tǒng)和諧社會思想的哲學思考及啟示[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8 蓋海青;老子的生命哲學思想對現(xiàn)代教育管理的啟示[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9 陳蕾蕾;論道家道德教育方法及其當代價值[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10 周曉玉;老子思想對當代高校德育的啟示[D];蘭州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姚維;道家和合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J];社會科學家;1998年05期
2 楊建華;天人合一: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中軸結構[J];浙江學刊;1998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化凱;;道家技術觀對現(xiàn)代科技文明發(fā)展的啟示[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8年02期
2 張鷙遠;王舵;王偉;;道家哲學對現(xiàn)代文明的啟示[J];昭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6期
3 唐繼添;;孔子人文精神對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啟示[J];延邊黨校學報;2011年04期
4 楊桂蘭;論道家思想對和諧社會教育的啟示[J];大連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5 朱峰;;試論老子“道法自然”生態(tài)思想及啟示[J];作家;2008年06期
6 童強;道的體驗與神秘主義——對史華茲《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中“道家之道”的反思[J];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7 吳舜;;淺析儒家和道家哲學的生死觀[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8年10期
8 劉海鵬;;墨子科學技術教育思想及啟示[J];管子學刊;2008年04期
9 隋秀竹;;道家的自然生態(tài)哲思[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10 劉曉燕;;莊子理想人格教育的現(xiàn)代啟示[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盧風;;“天地境界說”對生態(tài)倫理的啟示[A];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第四屆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2 武任恒;;論中國古代人性論爭中的同一性及其啟示[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3 韓鳳鳴;;《易傳》的道家思想性質(zhì)[A];孔學研究(第六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六次暨海峽兩岸第四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謝清果;;道家思想奠定中國傳統(tǒng)科學范式的基石[A];中國鹿邑老子學會——海峽兩岸李氏懇親會論文集[C];2003年
5 王錦;;從邏輯角度解讀道家思想——兼析道家政治建構不被采納之原因[A];貴州制約邏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首屆全國性邏輯系統(tǒng)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陳國生;;道家的環(huán)保思想與生態(tài)安全理念[A];三湘青年社會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7 董光璧;;當代新道家 道家超越理想的科學闡釋[A];《國學論衡》第三輯——甘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學術論文集[C];2004年
8 ;前言[A];老子故里話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9 王俊;;淺論葛洪的“貴生”思想[A];“六朝歷史文化與鎮(zhèn)江地域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10 陳戰(zhàn)國;;走出困境——莊子哲學的啟示[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儲誠喜;道家政治智慧的新審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南方日報記者 吳敏 實習生 周曉婷;最高級的快樂是忘記快樂[N];南方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姜今;克服現(xiàn)代文明異化能否借鑒道家思想?[N];中華讀書報;2002年
4 王洪波;《李秀林文存》評介[N];光明日報;2008年
5 余秉頤;儒學的無神論傳統(tǒng)及其啟示[N];光明日報;2002年
6 丁三東;漢語言哲學創(chuàng)造之途的啟示[N];中華讀書報;2001年
7 王研;清朝漢學對當今史學的一點啟示[N];中國審計報;2001年
8 李慶霞;理性向技術理性的轉(zhuǎn)化及啟示[N];光明日報;2002年
9 張海晏;“大同”與“小康”[N];光明日報;2004年
10 湯一介;“拿來主義”與“送去主義”的雙向互動[N];中華讀書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昊;曾國藩與道家思想[D];湖南大學;2010年
2 周尀余;灻老道家的心,
本文編號:20476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04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