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戶籍制度_《廣東社會科學》2008年06期
本文關鍵詞:戶籍制度改革的歷程與展望,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廣東社會科學》 2008年06期
投稿
戶籍制度改革的歷程與展望
【摘要】:我國的戶籍制度是為了保證重工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而建立的,并一直維系至今。近些年來,戶籍制度進行了很多改革。不同規(guī)模和等級的城市,戶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各不相同。但總的來看,戶籍制度改革尚未完成,戶籍除了執(zhí)行登記和管理人口的職能外,還與能夠享受到的福利密切相關。本文分析了戶籍制度的建立、戶籍制度得以維系的制度原因和戶籍制度的改革歷程,并討論了如何從多方面著手,進一步促進戶籍制度改革。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jīng)濟研究所;
【關鍵詞】:
【分類號】:D631.42
【正文快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為了保證重工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中國實行了戶籍制度,以及與其配套的城市勞動就業(yè)制度、城市偏向的社會保障制度、基本消費品供應的票證制度和排他性的城市福利體制等,有效地阻礙了勞動力這種生產要素在部門間、地域間和所有制之間的流動(蔡?、都陽、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陳文星;;[J];改革與戰(zhàn)略;2007年03期
2 李學清;;[J];經(jīng)濟評論;2007年03期
3 常明明;李漢文;;[J];理論導刊;2007年03期
4 李琳;;[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6年10期
5 郎永清;;[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7年09期
6 唐茂華;;[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7 胡楓;;[J];浙江社會科學;2007年01期
8 蔡昉;;[J];中國農村經(jīng)濟;2006年01期
9 蔡昉;[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年3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林秀梅;[D];吉林大學;2006年
2 胡俊波;[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3 佐藤孝弘;[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4 張藕香;[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5 賀秋碩;[D];廈門大學;2007年
6 尹利軍;[D];廈門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舒;[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6年
2 陸利麗;[D];浙江大學;2007年
3 汪寧寧;[D];吉林大學;2007年
4 曾傳亮;[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5 李濤;[D];蘭州大學;2007年
6 鄧洪波;[D];西南大學;2007年
7 周永建;[D];浙江大學;2007年
8 杜寒凝;[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關穎哲;[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10 周維明;[D];重慶大學;2007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風云;[J];財經(jīng)研究;2004年04期
2 徐玉龍;王志彬;郭斌;;[J];財貿研究;2007年01期
3 許經(jīng)勇,曾芬鈺;[J];當代財經(jīng);2000年08期
4 聶盛;[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4年06期
5 李樹茁;楊緒松;任義科;靳小怡;;[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7年01期
6 趙振宇,杜紅琴;[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郭瑞云;[J];現(xiàn)代經(jīng)濟探討;2000年03期
8 黃瑞芹;[J];現(xiàn)代經(jīng)濟探討;2002年12期
9 高嵩;焦寶松;王建;;[J];經(jīng)濟問題;2006年10期
10 戴霞;[J];南方人口;2005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謝嗣勝;[D];浙江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魯甜;[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仕同;;[J];前線;1985年09期
2 劉純彬;[J];瞭望;1988年24期
3 ;[J];中國改革;1988年12期
4 任賢良;田炳信;黃國文;李升旗;;[J];南風窗;1988年08期
5 唐豐義;;[J];前線;1988年10期
6 ;[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1989年01期
7 王逸舟;;[J];開放時代;1989年02期
8 參蓀;;[J];世界知識;1990年15期
9 王格;[J];社會主義研究;1991年05期
10 王懷超;[J];理論前沿;1991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兆杰;;[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黨興華;;[A];跨世紀的中國企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3 楊重光;;[A];土地利用與城鄉(xiāng)發(fā)展——2000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A];中國物資流通協(xié)會通訊[C];2000年
5 王軍旗;何永良;;[A];陜西省經(jīng)濟學學會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暨第21次年會論文集[C];2001年
6 毛生武;;[A];中國都市人類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慶祝阮西湖教授從事學術研究50年暨都市人類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張玉林;;[A];中國農業(yè)歷史學會第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黃佩民;;[A];科技進步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討會文集[C];2003年
9 羅學才;;[A];現(xiàn)代科技與湖北新型工業(yè)化——第二屆湖北科技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3年
10 蔡靖方;;[A];認識地理過程 關注人類家園——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葛洪才;[N];中國改革報;2000年
2 ;[N];中國人口報;2000年
3 ;[N];中國冶金報;2000年
4 葉如棠;[N];光明日報;2000年
5 欣華;[N];中國物資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林春霞;[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0年
7 葛洪才;[N];江蘇經(jīng)濟報;2000年
8 林春霞;[N];遼寧日報;2000年
9 記者 王比學;[N];人民日報;2000年
10 岳昆侖;[N];中國社會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馬福云;[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王強;[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3 孫宏;[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4 劉曉峰;[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張亞彬;[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孟曙初;[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7 凌秀麗;[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8 陳赟;[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9 趙小鳴;[D];山東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進;[D];暨南大學;2000年
2 趙爍;[D];河北大學;2000年
3 陳志云;[D];暨南大學;2001年
4 曹岍;[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1年
5 鄧祖榮;[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陳廈生;[D];廈門大學;2001年
7 袁曉平;[D];廈門大學;2001年
8 曾幸福;[D];暨南大學;2001年
9 任春華;[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陜焰;[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關鍵詞:戶籍制度改革的歷程與展望,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15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0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