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組織犯罪查處中的疑難問題研究
本文選題:有組織犯罪 + 危害性 ; 參考:《政治與法律》2010年05期
【摘要】:有組織犯罪作為一種極其嚴重的犯罪現(xiàn)象,其破壞性大、目的多樣、犯罪手段日益智能化,對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穩(wěn)定帶來嚴重威脅。我國目前尚無針對有組織犯罪的專門立法,現(xiàn)行法律對有組織犯罪的一般性規(guī)定內(nèi)容單薄、刑種單一、量刑偏輕。司法實踐中,對有組織犯罪的認定和處理問題也存在諸多爭議。因此,應當加強對有組織犯罪的對策研究,在實體和程序方面完善立法,掃除黑勢力的"保護傘",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形成打防結(jié)合的網(wǎng)絡體系。
[Abstract]:As an extremely serious criminal phenomenon, organized crime has a great destruction, various purposes, and increasingly intelligent means of crime, which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stability. At present, there is no special legislation for organized crime in our country.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e current law on organized crime are weak in content, single in type of punishment and light in sentencing.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disputes about the identification and handling of organized crime.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organized crime, perfect the legislation in the aspect of entity and procedure, sweep away the "umbrella" of the black forces, deepe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public order, and form a network system of combining attack and prevention.
【作者單位】: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
【分類號】:D9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鄧又天,李永升;試論有組織犯罪的概念及其類型[J];法學研究;1997年06期
2 黃京平,石磊;試論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的幾個問題[J];法學論壇;2002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明華,王政勛;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研究[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0年04期
2 康樹華,石芳;透視“黑惡勢力”[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1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龍虎;社會轉(zhuǎn)型時期我國有組織犯罪的防治對策[J];四川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2 瞿豐;有組織犯罪的特征及其危害性[J];湖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6期
3 周長康;有組織犯罪及其預防和控制[J];浙江學刊;1998年02期
4 王國民,劉建強,李東武;略論有組織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偵察對策[J];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年03期
5 任燕紅,向曉春;淺談中外有組織犯罪的幾個問題[J];重慶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6 蘇金生;;試論行政不作為行為的防治對策[J];肇慶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7 林宏宇;打擊有組織犯罪 維護社會政治穩(wěn)定[J];國家安全通訊;2000年08期
8 林亞剛,何榮功;經(jīng)濟全球化與我國有組織犯罪的發(fā)展趨勢及其對策[J];犯罪研究;2003年03期
9 莫洪憲;李成;;臺灣地區(qū)組織犯罪的發(fā)展軌跡與防治對策[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10 真;;《有組織犯罪趨勢》[J];國外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應振華;王如偉;張小如;廖益飛;吳凌慧;鄢連和;;正清風痛寧藥物的副作用及其防治對策[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風濕類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0年
2 錢國超;邵介賢;;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早期損壞病因分析及防治對策[A];第一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公路設計與施工卷[C];2002年
3 霍志堅;;渾善達克沙地及沙漠化防治[A];首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5年
4 關宇新;李波;;畜禽養(yǎng)殖存在的問題及防治對策[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精選[C];2006年
5 羅清威;宋薇;王梅;;我國新農(nóng)村建設中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及防治對策探討[A];2008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卷)[C];2008年
6 王賢圣;;農(nóng)業(yè)面源污染現(xiàn)狀與防治對策研究[A];2008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卷)[C];2008年
7 徐立江;黃云望;;慈溪市交通噪聲污染現(xiàn)狀及防治對策[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09年
8 張旭;;畜禽養(yǎng)殖業(yè)環(huán)境污染及防治對策[A];新農(nóng)村建設與環(huán)境保護——華北五省市區(qū)環(huán)境科學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9 許新東;鄭才金;;香港艾滋病流行的現(xiàn)狀與防治對策[A];江蘇省第二次性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10 楊夏;;生活垃圾處理可能引起的二次污染及防治對策[A];廣西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2—2003年度學術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邯東方;密切與內(nèi)地合作打擊有組織犯罪[N];法制日報;2002年
2 武漢大學法學院 鄧小俊 馬凌杰;日本有組織犯罪預防對策的新進展[N];檢察日報;2009年
3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穆東升;俄羅斯打擊有組織犯罪任重道遠[N];法制日報;2005年
4 楊書文;反恐必須與打擊有組織犯罪相結(jié)合[N];檢察日報;2004年
5 晉公宣;晉城打掉三個有組織犯罪團伙[N];人民公安報;2009年
6 本報見習記者 李晶晶 本報記者 劉金林;世界各國的共同課題[N];檢察日報;2009年
7 許成磊;有組織犯罪與集團性犯罪的組織性之異同[N];人民法院報;2001年
8 記者 吳建友;各國議會聯(lián)盟第122屆大會在曼谷舉行[N];光明日報;2010年
9 黃立;簡述有組織犯罪的基本特征[N];人民公安報;2000年
10 李光明;25名打黑先鋒破案680余起[N];法制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皆清;臺灣地區(qū)有組織犯罪與對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裴新富;陜北多沙粗沙區(qū)鄉(xiāng)村聚落窯洞民居土壤侵蝕效應及防治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孫紅月;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機理與防治對策[D];浙江大學;2005年
4 杜煒平;隧道開挖地質(zhì)災害規(guī)律與防治對策研究[D];中南大學;2001年
5 裴建中;多年凍土地區(qū)路基縱向裂縫形成機理及處治對策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6 楊挺;城市局部地震災害危害性指數(shù)(ULEDRI)及其在上海市的應用[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年
7 林燕焱;財產(chǎn)刑適用的實證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王俊平;犯罪集團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
9 俞伯汀;浙江省玄武巖臺地區(qū)滑坡的成因機理及防治對策[D];浙江大學;2006年
10 沈仲平;香港三合會的源流、演變及刑事政策[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崢嶸;有組織犯罪與黑市之關聯(lián)初探[D];湘潭大學;2002年
2 陸梅英;我國有組織犯罪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3 李偉;有組織犯罪論[D];鄭州大學;2001年
4 張丁;中國有組織犯罪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5 趙昆榮;論有組織犯罪[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6 周青;有組織犯罪若干問題的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1年
7 楊維根;有組織犯罪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8 李佑喜;對二十世紀末中國大陸有組織犯罪研究之考察[D];湘潭大學;2001年
9 劉毓頌;有組織犯罪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10 徐靜磊;有組織犯罪與經(jīng)濟利益[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0107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01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