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角色理論對青少年網絡游戲行為的解讀
本文選題:社會角色理論 切入點:角色社會化 出處:《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摘要】:青少年是熱衷網絡游戲的主要群體,網絡游戲自身的逼真性、多元性、互動性和虛擬現(xiàn)實性對青少年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從而對青少年的角色社會化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有助于在角色扮演中克服角色緊張、進行角色定位、促進角色社會化,增強自我意識與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容易導致青少年角色認知不清,產生角色沖突,引發(fā)人格的自我同一性,影響正確角色觀念的形成。社會角色理論是一種以角色概念為核心的解釋人類行為的研究取向,強調在社會互動過程中個體角色行為的形成和完善,基于此理論對青少年網絡游戲行為進行有效的匡正,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十分必要。
[Abstract]:Teenagers are the main groups who are keen on online games. The lifelike, pluralistic, interactive and virtual reality of online games has a great appeal to teenagers. Therefore, it has two influences on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role of teenagers: on the one hand, it helps to overcome the tension of the role in the role-playing, to locate the role, to promote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role, to strengthen the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easy to lead to un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eenagers, resulting in conflict of roles and self-identity of personality. Social role theory is a kind of research orientation to explain human behavior with the role concept as the core, emphasizing the formation and perfection of individual role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interaction. Based on this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 the behavior of teenagers online game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青少年問題研究中心
【分類號】:C91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軼楠;網絡游戲對青少年人格心理發(fā)展的影響[J];現(xiàn)代傳播;2003年05期
2 步平平;網絡游戲對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影響初探[J];中國青年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前;劉文宇;李良敏;;網絡功能設計的倫理學反思[J];道德與文明;2005年06期
2 劉麗霞;;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的原因分析[J];法制與社會;2009年21期
3 婁章勝;袁校衛(wèi);;網絡游戲情景下青少年學生角色架構的理性認知及實現(xiàn)策略[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年06期
4 盧建軍;;暴力電子游戲誘發(fā)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問題及對策[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0年04期
5 韓慧華;;網絡游戲對當代大學生德育的負面影響的分析[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6 劉瑞儒;符永川;任鎖平;;青少年網絡游戲行為特征研究——以陜西青少年為研究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7 范彥彬;廖宏建;李賢;;論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自我實現(xiàn)[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曹殿朕;;論網絡對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12期
9 何柚潔;;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中小學生德育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年12期
10 蔣心亞;楊永超;;網絡游戲之網絡行為與現(xiàn)實行為關系的辨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方奕;;21世紀以來我國青少年網絡問題研究述評[A];和諧社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報告——首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5)[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瑩;網絡游戲中的人際交往探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郭兵;網絡游戲消費者行為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3 張蔚;青少年網絡游戲成癮及其綜合預防[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余莎;廣州市初中生校外網絡游戲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5 李憶紅;試論社區(qū)教育在預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D];東北大學;2005年
6 才源源;青少年網絡游戲者的心理需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孫秀麗;網吧中游戲的魅力[D];蘭州大學;2007年
8 商宇;關于中學生網絡游戲成癮問題的分析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傅蕾;網絡游戲及其產業(yè)化的道德視域[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10 莊如意;網絡游戲環(huán)境下的人際交往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孫遠;青年網絡人際交往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對策[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2 卜衛(wèi),郭良;青少年互聯(lián)網使用狀況及影響[J];中國經貿導刊;2001年19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夏斐;[N];光明日報;200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迅;;青少年情感異常的家庭根源——對傳統(tǒng)、封閉型家庭的詰難[J];青年研究;1987年05期
2 思文;;青少年面臨的價值選擇與澄清[J];青年研究;1988年12期
3 楊;;《廣東省青少年保護條例》實施兩周年座談會在穗召開[J];青年探索;1991年03期
4 李錫海,王林松;西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幾個問題[J];山東社會科學;1992年05期
5 金宗美;;從青少年自殺談起[J];國際觀察;1992年02期
6 劉少蕾;;當代國外青少年研究述評[J];青年探索;1993年05期
7 ;香港青少年對黑社會的觀感[J];青年研究;1993年08期
8 李淑英;;讓愛國主義精神扎根于青少年心中[J];前線;1994年22期
9 ;依蘋熱線[J];創(chuàng)業(yè)者;1994年11期
10 徐s,
本文編號:16785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67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