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物證技術(shù)學的研究回顧與展望
本文選題:物證技術(shù)學 切入點:司法鑒定制度 出處:《法學家》2003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 2002年物證技術(shù)學的理論研究及實踐經(jīng)驗總結(jié)均是可圈可點:學界不斷開拓研究新領(lǐng)域,注意借鑒國外先進技術(shù),深化傳統(tǒng)理論;實務工作者則加強相互交流,針對實際辦案情況總結(jié)新思路、新方法,以期指導實踐。這在本年的學術(shù)會議和研究重點中均有體現(xiàn)。
[Abstract]:In 2002,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summary of physical evidence technology were all worthy of merit: the academic circles constantly opened up new fields of research, paid attention to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ies, deepened traditional theories, and practitioners strengthened mutual exchanges. To sum up the new ideas and methods in view of the actual case handling,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academic conference and the research emphases of this year, in order to guide the practice.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1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重陽,李波陽,薛祿辰,王軍,耿曉鵬,李敏剛,王偉;新型熒光顯現(xiàn)劑鄰苯二甲酸-銪-鄰菲羅啉-表面活性劑SDS的進一步研究[J];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2 王英強,叢者唐,劉明輝,汪聰慧;SEM/EDX對靜電復印墨粉的檢驗[J];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6期
3 何家弘,劉曉丹;論科學證據(jù)的采納與采信[J];中國司法鑒定;2002年01期
4 黃培軍,鄧振華,廖志鋼,李雷波;司法鑒定結(jié)論的評價與鑒定技術(shù)的科學性[J];中國司法鑒定;2002年03期
5 林景,王桂強,俞濤;紫外反射照相顯現(xiàn)指印與502膠熏顯指印方法的比對[J];刑事技術(shù);2002年03期
6 魏垂策,劉莉;應用DRV200、360度多視野旋轉(zhuǎn)顯微系統(tǒng)檢驗印章印文與字跡先后順序的研究[J];刑事技術(shù);2002年02期
7 王傳海,常彩琴,劉開會,劉雅誠;指印生物遺傳標記檢驗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刑事技術(shù);2002年02期
8 劉開會,王傳海,周靜,郭燕霞,邱寧,王堅,季安全,常彩琴,沈高芳,嵇世有;汗?jié)撝赣NA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J];刑事技術(shù);2002年03期
9 劉克林,沈偉峰,張春水,周淑光,白燕平,鄒洪,朱玉軍,李文君,王學琳;腐敗生物檢材中毒物毒品檢測幾種新技術(shù)的應用介紹[J];刑事技術(shù);2002年03期
10 黃劍飛;對因車輛制動引起現(xiàn)場痕跡變化的初步研究[J];刑事技術(shù);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開會,郭燕霞,沈艷莎,王堅,邱寧,季安全,常彩琴;指甲DNA提取及其STR分型[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03年02期
2 劉開會,郭燕霞,季安全,邱寧,王堅,常彩琴;毛干及自然脫落毛囊復合擴增Amel及13個STR基因座檢驗的實驗研究[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03年05期
3 方道茂;;司法鑒定結(jié)論科學性的采信標準[J];法學雜志;2006年06期
4 李重陽,李波陽,李敏剛,耿曉鵬,王偉;指紋顯現(xiàn)技術(shù)發(fā)展綜述[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5 成靜;循證醫(yī)學與法醫(yī)臨床學[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6 何洪源;;縱火案件現(xiàn)場可燃液體殘留物分析的研究進展[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7 王瑞恒,郄艾芹;檢驗唐氏綜合癥的法醫(yī)學方法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8 黃維智;鑒定證據(jù)與科學——對鑒定證據(jù)之反思[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姜先華;DNA分析技術(shù)在法庭科學領(lǐng)域的進展[J];現(xiàn)代儀器;2004年06期
10 郭燕霞,劉開會,邱寧,常彩琴,王堅,季安全;6種特殊生物檢材的DNA提取[J];刑事技術(shù);2002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開會;郭燕霞;季安全;邱寧;王堅;常彩琴;;5種DNA提取方法及比較研究[A];中國法醫(yī)學最新科研與實踐(二)——全國第七次法醫(yī)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精選[C];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黃維智;鑒定結(jié)論論——作為證據(jù)形式的相關(guān)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2 鄧建強;全基因組擴增技術(shù)應用于法醫(yī)學實踐的系統(tǒng)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3 陶濤;法醫(yī)學尸體解剖鑒定結(jié)論的規(guī)范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靜;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指紋識別[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2 徐惠;文件物質(zhì)成分的檢驗及其結(jié)論的證據(jù)價值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萬里濤;醫(yī)療糾紛解決方式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4 劉靜坤;論鑒定結(jié)論之科學性與審查評斷[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5 陸曉燕;論訴訟中的專家意見[D];蘇州大學;2005年
6 黃鋁文;基于DSP的指紋識別系統(tǒng)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7 秦潔;人指紋的STR分型檢測及法醫(yī)學應用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6年
8 管俊杰;鑒定結(jié)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9 張媛媛;黑白激光打印件字跡耐久性分析[D];安徽大學;2007年
10 陳鈞;論重新鑒定制度的構(gòu)建[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開會,李琳,王傳海,常彩琴;紫外線不同時間照射對血斑STR位點檢驗的影響[J];法醫(yī)學雜志;2002年01期
2 鄭秀芬,劉寰,程建波;已顯現(xiàn)指紋的DNA-PCR檢驗[J];刑事技術(shù);1998年01期
3 劉克林,周淑光,白燕平;腐敗生物檢材中毒物毒品檢驗概述[J];刑事技術(shù);1999年01期
4 李曉斌,賴躍,胡海洋,王欣,李榮華;用間接免疫酶組化法檢測“502”膠顯現(xiàn)人指紋ABO血型的研究[J];刑事技術(shù);1999年05期
5 馬榮梁,常柏年;膠帶粘面上的手印顯現(xiàn)[J];刑事技術(shù);2000年03期
6 劉開會,邱寧,周毅,嚴紅,鄧華,裴黎,張大安,常彩琴,王傳海;310型遺傳分析儀的應用[J];刑事技術(shù);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瑤;;司法鑒定制度改革探析[J];學周刊;2011年30期
2 田萍;武文寬;王高雄;;以地方立法為突破口實現(xiàn)司法鑒定工作跨越式發(fā)展[J];中國司法鑒定;2011年04期
3 趙祥麟;張慶宇;;論我國司法鑒定制度的構(gòu)建[J];法制與社會;2011年21期
4 霍憲丹;;科技為正義說話——中國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法律;2010年04期
5 陳寶;;建立司法鑒定人資格準入制度探究[J];重慶與世界;2011年13期
6 肖柳珍;;醫(yī)療損害鑒定研究:江蘇模式與北京模式比較——基于《侵權(quán)責任法》的視角分析[J];證據(jù)科學;2011年03期
7 ;作者·讀者·編者——刊慶寄語精選[J];中國司法鑒定;2011年04期
8 杜志淳;孫大明;;德國司法鑒定在司法中的運作及其借鑒[J];犯罪研究;2011年04期
9 崔文波;;犯罪心理測試技術(shù)的發(fā)展歷程及趨勢[J];森林公安;2011年03期
10 馬志文;高大偉;;論刑事案件司法鑒定啟動程序之改革[J];法制與社會;2011年2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軍;朱繼東;;我國司法鑒定啟動權(quán)淺議[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三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五亂”局面亟待改觀[N];人民公安報;2002年
2 馬佳佳 (山西);如何解決反復鑒定的弊端[N];人民代表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沈榮;曹義孫委員建議制定司法鑒定法[N];人民法院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周斌 本報見習記者 盧杰;10家國家級司法鑒定機構(gòu)公布[N];法制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木;論我國司法鑒定制度的改革[D];四川大學;2002年
2 孫菲;民事司法鑒定制度探研[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趙佳娜;我國司法鑒定制度改革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4 馮宇航;論我國的司法鑒定制度[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裴旭文;我國司法鑒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蘇州大學;2010年
6 李濤;司法鑒定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7 孟宋春;我國民事司法鑒定制度的反思與重構(gòu)[D];吉林大學;2011年
8 肖海生;完善我國司法鑒定制度的思考[D];云南大學;2012年
9 郭淑仙;對司法鑒定制度的思考與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馬柏華;論我國司法鑒定制度[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633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63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