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貪官懺悔現(xiàn)象的犯罪學思考
本文關鍵詞:對貪官懺悔現(xiàn)象的犯罪學思考 出處:《領導科學》2011年2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犯罪學 領導干部 貪官 個體人格 角色定位 自我認知 檢察機關 自我控制能力 腐敗 行為規(guī)則
【摘要】:正貪官在落馬之后,對自己腐敗的原因和過程作自我分析、進行懺悔的現(xiàn)象很普遍。貪官懺悔的典型方式是遺書和悔過書,也有些是在法庭上陳述或接受紀檢、檢察機關詢(訊)問時以口頭方式進行。貪官懺悔的內(nèi)容大多是對自己濫用權(quán)力滿足私欲行為的悔恨和面對組織、部下、家人時的自責。對于貪官的這些懺悔,大家的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雖然他們的悔恨已晚,但悔恨總比死不悔過、死不認賬好。他們在鐵窗里留下的這些發(fā)自肺腑的懺悔,值得后人聽一聽、想一想。但也有人認為,貪官們的懺悔,其實是懺而不悔,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偽懺悔、懺悔
[Abstract]:Are corrupt officials sacked after the reason and the process of their corrupt self analysis, repentance is widespread. Typical corrupt repentance is suicide and repentance, and some statements or accept the discipline inspection in court, prosecutors asked (News) when asked to verbally. The content of most corrupt repentance to regret their abuse of power behavior to meet the desires and face, men, family remorse. These corrupt officials in repentance, everyone's opinion. Some people think that, although they are late to regret, but regret is better than death does not repent, admit dead. They left behind bars in the heartfelt confession, worth listening to, think. But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corrupt officials confession, is actually repentance without regret, is a false confession out and out of.
【作者單位】: 河南省新野縣人民檢察院;華東政法大學;
【分類號】:D917
【正文快照】: 貪官在落馬之后,對自己腐敗的原因和過程作自我分析、進行懺悔的現(xiàn)象很普遍。貪官懺悔的典型方式是遺書和悔過書,也有些是在法庭上陳述或接受紀檢、檢察機關詢(訊)問時以口頭方式進行。貪官懺悔的內(nèi)容大多是對自己濫用權(quán)力滿足私欲行為的悔恨和面對組織、部下、家人時的自責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勤華;繁榮犯罪研究 豐富先進文化——《犯罪學大百科全書》之編序[J];法學;2004年09期
2 皮藝軍;;三期寄語[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1年03期
3 周路;犯罪學實證研究之我見[J];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04期
4 張鴻巍,黎定鋒;西方社會生態(tài)犯罪學的新近發(fā)展[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戴宜生;面臨挑戰(zhàn) 首重實證——世紀之交時對犯罪理論研究的期望[J];公安研究;1999年03期
6 Hans Joachim Schneider,趙寶成;比較犯罪學:目的、方法與結(jié)論[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3年04期
7 黎明珠;臺灣中正大學犯罪學研究訪問團與上海市犯罪學學會會議綜述[J];犯罪研究;2004年06期
8 陳暉;試論犯罪學與刑法學的聯(lián)姻[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9 ;繼往開來 開拓思路 緊跟形勢 抓住熱點——2003年上海市犯罪學學會代表大會暨犯罪理論研討會日前隆重舉行[J];犯罪研究;2003年06期
10 管曉靜,郝宏奎;中國犯罪學第八屆學術研討會綜述[J];公安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光;;改革開放與領導干部的保密修養(yǎng)[A];中國當代秘書群星文選[C];1999年
2 劉貴萍;;對貴陽市拐賣兒童犯罪的犯罪學分析[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1世紀貴州社會發(fā)展研討會”暨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3 甘建一;;法醫(yī)學被鑒定人與犯罪學中被害人的相關性探討[A];全國第十二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牧;;犯罪現(xiàn)象存在論[A];犯罪學論叢(第三卷)[C];2005年
5 林勇;張東軍;胡澤卿;毛遠毅;王彬;;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犯罪學特征研究[A];中國法醫(yī)學會第三屆全國司法精神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洪沛霖;;初探社會主義國家產(chǎn)生犯罪的根源[A];犯罪學論叢(第一卷)[C];2003年
7 馬亞雄;靳高風;;犯罪學學科與專業(yè)建設與發(fā)展研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8 賈桂海;;尋找安全之路——犯罪學的向度與進路[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9 陳興良;;群體犯罪學的理論框架——行為科學在犯罪學中的運用[A];行為法學在中國的崛起[C];1993年
10 皮藝軍;;犯罪學Vs刑法學——刑法學話語霸權(quán)之終結(jié)[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余友平;做一名稱職的政工領導干部[N];邊防警察報;2008年
2 特約通訊員 溫徐旺 王琪琳;聞喜紀律作風整頓動真碰硬[N];運城日報;2011年
3 記者 殷尚清;張掖領導干部帶著感情接待群眾[N];甘肅日報;2006年
4 張輝邋記者 趙聯(lián)洗;省公安廳出臺機關建設新要求[N];吉林日報;2007年
5 賈民安(作者系確山縣公安局政委);試論領導干部在創(chuàng)建和諧警營中的作用[N];駐馬店日報;2006年
6 何昌信;武威鐵警干部包保責任制見效果[N];人民公安報;2008年
7 周崇華;領導干部要敢于直面矛盾解決矛盾[N];法制日報;2008年
8 張學永;河北總隊機關開展“為警四戒”活動[N];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11年
9 方硯烽(作者系安新縣人民政府縣長);推動工作落實必須抓住“四個點”[N];保定日報;2006年
10 記者田茹;關鍵時刻領導干部要沖在前面[N];中國國門時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孫恒山;腐敗犯罪控制論[D];吉林大學;2006年
2 陳屹立;中國犯罪率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3 馬皚;對犯罪人本質(zhì)特征的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4 羅嘉司;競技體育犯罪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吳殿朝;中國當代大學生犯罪原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唐永軍;中國白領犯罪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7 劉邦惠;精神病態(tài)男性罪犯自我的特點[D];西南大學;2008年
8 王順安;社區(qū)矯正理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亮;角色理論視角下的干部績效考評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張永然;犯罪學方法論的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3 龍文進;論犯罪學視野下的同性戀犯罪[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彭江華;犯罪學語境下的中亞國際恐怖主義[D];新疆大學;2005年
5 文竹;陜西省青少年犯罪預防與治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6 趙小亮;公安警察職務犯罪的原因與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席s,
本文編號:13933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39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