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文化的社會危害性
本文關鍵詞:暴力文化的社會危害性
【摘要】:文化是一個民族最核心最牢固的特質(zhì),它反映了社會大多數(shù)成員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文化以各種方式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個體的生活及整個社會的運行產(chǎn)生著極大的影響。暴力文化背離了主文化方向成為違法犯罪的誘因。它對人們行為的影響特別是它與暴力型犯罪的相關性引起的社會危害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我們要正確認識暴力文化的社會危害性,提高廣大群眾認識和利用媒體的能力。加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加強文化市場管理。
【作者單位】: 北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暴力文化 暴力犯罪 社會危害
【基金】: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探析暴力文化對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響”(2009B176)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17
【正文快照】: 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化,同時文化也塑造了人類。文化是一個民族最核心最牢固的特質(zhì),它反映了社會大多數(shù)個體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文化以各種方式,不可阻攔地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個體的生活及整個社會的運行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一、暴力文化優(yōu)秀的核心主流文化能夠激勵人們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錫海;;暴力文化與暴力犯罪[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吳宗憲;;切薩雷·龍勃羅梭及其犯罪學研究述評[J];刑法論叢;2007年01期
3 蔡宜旦;;視覺媒體與青少年成長——影視虛擬暴力之省思[J];當代青年研究;2005年11期
4 張軼楠;網(wǎng)絡游戲?qū)η嗌倌耆烁裥睦戆l(fā)展的影響[J];現(xiàn)代傳播;200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前;劉文宇;李良敏;;網(wǎng)絡功能設計的倫理學反思[J];道德與文明;2005年06期
2 盧建軍;;暴力電子游戲誘發(fā)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問題及對策[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0年04期
3 王志強;;暴力犯罪被害人問題的實證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4 韓慧華;;網(wǎng)絡游戲?qū)Ξ敶髮W生德育的負面影響的分析[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王永興;;暴力犯罪:一個概念的解讀[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6 劉瑞儒;符永川;任鎖平;;青少年網(wǎng)絡游戲行為特征研究——以陜西青少年為研究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7 陳桃;;大學生暴力犯罪的原因與預防[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11期
8 曹殿朕;;社會角色理論對青少年網(wǎng)絡游戲行為的解讀[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9 劉輝;陳紅蓮;;網(wǎng)絡暴力產(chǎn)生的原因及對策[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10 范彥彬;廖宏建;李賢;;論網(wǎng)絡游戲中的虛擬自我實現(xiàn)[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湯偉麗;“歐美尼德斯”之魅[D];復旦大學;2009年
2 王正青;當代學校和平教育目標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永興;暴力犯罪死刑適用的量刑等級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2 陳珂;當前暴力犯罪現(xiàn)狀、成因與對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溫華;華中地區(qū)網(wǎng)絡游戲青年消費者行為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4 陳桃;當代大學生常見犯罪的原因與預防[D];吉林大學;2010年
5 樊耘昀;未成年人被害類型與保護性對策芻議[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李惠;角色扮演類網(wǎng)絡游戲與初中生交友觀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煒;數(shù)字化藝術的文本形態(tài)與審美價值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8 王路瑤;論網(wǎng)絡自由[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9 謝珍;傳播與文化視域中的網(wǎng)絡游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供超;論未成年人暴力犯罪[D];山東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南長森;論成人媒介素養(yǎng)教育[J];當代傳播;2005年02期
2 楊維根;經(jīng)濟發(fā)展與暴力犯罪[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研究;1999年02期
3 陳舒平;電視節(jié)目與青少年健康成長關系淺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0年11期
4 秦志強,陳明華;暴力文化:孕育“心中的野獸”[J];基礎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5 吳錫平;暴力文化與文化暴力[J];社會觀察;2004年12期
6 王勇哲;我國暴力犯罪活動的趨勢和對策[J];山東公安?茖W校學報;2001年02期
7 王曉華;消解暴力文化必須建構公民道德[J];學習月刊;2005年03期
8 卜衛(wèi),郭良;青少年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狀況及影響[J];中國經(jīng)貿(mào)導刊;2001年19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夏斐;電腦游戲 瞄準孩子的“電子海洛因”[N];光明日報;200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愛軍;葉順;;我國當代暴力文化對暴力犯罪的影響探析[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王亞莉;試析我國暴力犯罪的基本理論與防控構想[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3 張建明,王鋒銘;論以暴治暴與以教治暴的統(tǒng)一性[J];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5年03期
4 劉張洛;淺談高校暴力犯罪的防范[J];鷺江職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5 李曉明;暴力犯罪研究中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J];公安研究;1996年03期
6 劉盛虞 ,馬永明 ,曹光德 ,凌凡 ,王豐順 ,李國滿;暴力犯罪的文化原因及對策[J];重慶社會科學;1995年06期
7 陳榮文;暴力犯罪成因論[J];青少年犯罪問題;1996年01期
8 楊維根;上海市暴力犯罪的發(fā)展趨勢與控制對策[J];犯罪研究;2001年05期
9 王述珍 ,馬宏健;堅決打擊暴力犯罪維護新疆社會安定[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1997年Z1期
10 劉文成;淺論暴力犯罪增長的特點與防范對策[J];公安研究;199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牧;;犯罪概念:刑法之內(nèi)與刑法之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2 趙建學;;暴力犯罪行為的特點、控制和矯治[A];行為法學在中國的崛起[C];1993年
3 劉永林;;6例自殺式犯罪檢驗分析[A];中國法醫(yī)學最新科研與實踐(二)——全國第七次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精選[C];2004年
4 王彬;李寶花;胡峻梅;胡澤卿;林勇;;精神障礙患者涉嫌暴力犯罪的特征分析[A];中國法醫(yī)學會第三屆全國司法精神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杜雄柏;王廣聰;;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生成機制——基于湖南省X市32個尋釁滋事案例的實證研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6 宋欣;周欣;洪云;付立民;謝天壬;賴萬中;陳學鋒;鄒娜;胡銘;朱顯有;馬龍虎;古源;秦新華;;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生物學及其他危險因素的調(diào)查分析[A];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協(xié)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3年
7 高宇;劉廷志;石劍英;;現(xiàn)代刑事犯罪中攻擊行為之心理初探[A];第二屆證據(jù)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卷)[C];2009年
8 徐小媛;;傳媒暴力對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影響[A];犯罪學論叢(第四卷)[C];2006年
9 李s,
本文編號:10893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08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