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猝死者冠狀動脈與心肌中性激素受體表達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1 11:25
本文關鍵詞:冠心病猝死者冠狀動脈與心肌中性激素受體表達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猝死 冠心病猝死 雌激素受體 雄激素受體 免疫組織化學 圖像分析
【摘要】:【研究背景】在法醫(yī)病理學實踐中,常見冠心病猝死的案例,以男性多見。雖然這與男性糾紛和犯罪較多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根據(jù)流行病學的調(diào)查,冠心病發(fā)病率存在明顯性別差異,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但女性在更年期后發(fā)病率又明顯升高,與同齡男性相近。因此傳統(tǒng)觀點認為雌激素對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保護作用。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對雄激素對心血管的作用有了不同的認識。與雌激素一樣,雄激素也可以舒張冠脈,抑制炎癥因子,在一定劑量范圍內(nèi),雄激素對心血管系統(tǒng)可能起到保護作用。雄激素經(jīng)芳香化酶可生成雌激素,而兩者具有相互拮抗作用,因此雄激素與雌激素及其相互關系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fā)生中具有重要意義。法醫(yī)病理學研究對象多為尸體,很難直接檢測血液中性激素的濃度的準確水平。由于性激素主要通過其相應受體發(fā)揮生物學效應,與性激素血濃度相比,研究性激素受體在冠脈與心肌組織中的表達,對反映不同組織生前對性激素的暴露程度更有意義。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技術成熟,且對檢材的要求不是很高,適合法醫(yī)病理學的研究及實踐。目前國內(nèi)外尚未見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研究雄激素和雌激素與冠心病猝死的關系的報道。 【目的】研究冠心病猝死者冠狀動脈及心肌組織ER及AR的表達情況及其與對照之間ER、AR及ER/AR的差異,以探討性激素與冠心病猝死之間的關系,為進一步探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機制提供新依據(jù),為冠心病防治和冠心病猝死的法醫(yī)病理學鑒定提供參考。 【材料與方法】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法醫(yī)學系法醫(yī)病理教研室2011年尸檢案例中根據(jù)本研究病例的分組條件篩選出冠心病猝死組18例、有冠心病的其他死因組(對照組Ⅰ)18例和無冠心病的其他死因組(對照組Ⅱ)17例,,每例均取冠狀動脈及左心肌縱切面,進行HE染色、ER和AR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并對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jié)果進行半定量圖像分析和統(tǒng)計處理。 【結(jié)果】冠心病猝死組ER、AR表達呈弱陽性,對照組Ⅰ表達相對增強,對照組Ⅱ表達呈強陽性,圖像分析及統(tǒng)計處理結(jié)果:①冠心病猝死組與對照組Ⅰ相比,冠狀動脈及心肌組織ER、AR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②冠心病猝死組與對照組Ⅱ相比,冠狀動脈及心肌組織中ER、AR表達明顯降低;③對照組Ⅰ與對照組Ⅱ相比,冠狀動脈中ER、AR表達明顯降低;④三組間ER/AR比值無差異。 【結(jié)論】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及心肌中性激素受體表達均明顯降低,提示雌激素及雄激素對心血管系統(tǒng)均有保護作用,ER/AR比值的意義則有待進一步確定。
【關鍵詞】:猝死 冠心病猝死 雌激素受體 雄激素受體 免疫組織化學 圖像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19.4
【目錄】:
- 主要縮略語英漢對照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前言11-12
- 材料與方法12-15
- 實驗結(jié)果15-24
- 討論24-28
- 結(jié)論28-29
- 參考文獻29-33
- 附圖及說明33-35
- 綜述35-46
- 參考文獻41-46
- 碩士在讀期間發(fā)表及待發(fā)表的文章46-47
- 致謝4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巍,唐燕,陳錫昌,周新華;大鼠心臟的雌激素受體免疫組織化學研究[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1年02期
2 常笑雪,王淑釵,王耀華;大鼠心肌及動脈壁雄激素受體的探討[J];解剖學雜志;1995年06期
3 于洪川;魏智清;張振漢;樊志剛;;小鼠急性缺氧后肺內(nèi)肥大細胞的變化[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4 周小林;楊淑華;郭志明;李克珍;張小康;;易損斑塊的研究進展[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1年03期
5 齊天軍;陳文強;姜翠玲;楊天豪;翟梅青;李大慶;由倍安;李繼福;;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與單核細胞趨化活性的相關性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5期
6 尚美生;任莉;趙嘉慧;喬中東;趙榮瑞;;性激素與動脈粥樣硬化[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6年04期
7 俞順章,沈洪兵;國內(nèi)外冠心病的發(fā)病現(xiàn)狀及其預防對策[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8年05期
8 張秀錦;李小鷹;曹甜甜;葉玲;;雄激素受體CAG重復序列多態(tài)性與老年男性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年10期
本文編號:10122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01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