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鎳礦電爐冶煉工藝低鈣渣系性質(zh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06 01:37
世界陸基鎳資源有硫化鎳礦和紅土鎳礦,隨著高品位硫化鎳礦資源的枯竭,紅土鎳礦的利用日益得到廣泛的重視。目前工業(yè)上成熟的紅土礦冶煉工藝是回轉窯預還原和電爐熔煉工藝(RK-EF),由于紅土鎳礦中SiO2的含量較高,為了提高爐渣的流動性和改善脫硫能力,經(jīng)常配入一定量的生石灰,這導致熔煉過程渣量增大,電爐有效容積減少,最終降低電爐的利用系數(shù),且增加了冶煉電耗。采用不加石灰或少加石灰冶煉可以大幅度降低渣量,提高電爐的利用系數(shù),但是有可能引起爐渣粘度的增加和熔化性溫度的提高;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采用部分還原的方式,通過提高爐渣中的FeO含量達到降低粘度和改善脫硫效率的目的,理論上是可行的。因此,本文以紅土鎳礦電爐冶煉工藝的低鈣爐渣渣系為對象,通過開展爐渣粘度實驗研究、爐渣結構的紅外和拉曼分析、元素在渣鐵間分配規(guī)律和爐渣對耐火材料侵蝕的研究,得到以下的主要結論。 同一溫度下隨著堿度的升高爐渣的粘度降低,爐渣粘度急劇變化的“拐點”出現(xiàn)在1500℃附近。1550℃時MgO/SiO2堿度由0.6升高為1.0,粘度由15.01P降低為3.98P,粘流活化能在(2.88~4.73)×105J/mol范圍內(nèi)波...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世界鎳資源概述
1.2 紅土鎳礦處理工藝
1.2.1 鎳鐵工藝
1.2.2 鎳锍工藝
1.2.3 還原焙燒-氨浸工藝
1.2.4 加壓酸浸工藝
1.3 課題的學術及實用意義
1.4 含鎳渣系研究現(xiàn)狀
1.5 研究內(nèi)容
2 低鈣爐渣的粘度研究
2.1 爐渣成分確定與粘度計算
2.1.1 爐渣成分的確定
2.1.2 粘度的計算
2.2 爐渣粘度測定
2.2.1 實驗原理及裝置
2.2.2 爐渣粘度測定的實驗步驟
2.3 粘度測定結果與分析
2.4 小結
3 低鈣爐渣的結構分析
3.1 紅外光譜分析
3.1.1 紅外光譜分析基本原理與設備
3.1.2 紅外光譜分析硅酸鹽爐渣結構
3.1.3 紅外光譜定性分析
3.1.4 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3.2 拉曼光譜分析
3.2.1 拉曼效應的原理
3.2.2 拉曼光譜測試設備
3.2.3 拉曼光譜分析硅酸鹽結構
3.2.4 拉曼光譜的定量分析
3.3 拉曼光譜與紅外光譜區(qū)別
3.4 小結
4 元素在渣鐵間的分配平衡規(guī)律
4.1 脫磷脫硫熱力學
4.1.1 脫磷的熱力學
4.1.2 脫硫的熱力學
4.2 硅鉬爐熱態(tài)實驗
4.3 實驗結果與分析
4.4 小結
5 耐火材料侵蝕行為
5.1 耐火材料的侵蝕方式
5.2 坩堝法侵蝕實驗及步驟
5.3 實驗結果與機理分析
5.4 小結
6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A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B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與的科研項目
C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加的學術活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紅土鎳礦半熔融還原生產(chǎn)含鎳珠鐵[J]. 潘成,呂學偉,白晨光,郭恩光,陳攀,劉梅.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1)
[2]紅土礦高爐冶煉含鎳鐵水的技術經(jīng)濟分析[J]. 張友平. 鐵合金. 2013(04)
[3]紅土鎳礦含碳球團還原富集鎳鐵[J]. 劉巖,徐冬,張友平,翟玉春.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6)
[4]中國硫化鎳礦和紅土鎳礦資源現(xiàn)狀及利用技術研究[J]. 劉明寶,印萬忠. 有色金屬工程. 2011(05)
[5]高爐冶煉紅土礦生產(chǎn)鎳鐵合金關鍵技術分析與發(fā)展方向[J]. 郭培民,趙沛,龐建明. 有色金屬(冶煉部分). 2011(05)
[6]紅土鎳礦直接還原焙燒磁選回收鐵鎳[J]. 曹志成,孫體昌,楊慧芬,王靜靜,仵曉丹.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2010(06)
[7]紅土鎳礦電爐熔煉提取鎳鐵合金的研究[J]. 劉志宏,楊慧蘭,李啟厚,朱德慶,馬小波. 有色金屬(冶煉部分). 2010(02)
[8]紅土鎳礦處理工藝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 符劍剛,王暉,凌天鷹,葉紅齊. 鐵合金. 2009(03)
[9]鎳紅土礦處理工藝的現(xiàn)狀和展望[J]. 郭學益,吳展,李棟. 金屬材料與冶金工程. 2009(02)
[10]紅土鎳礦濕法冶金工藝研究進展[J]. 蔣繼波,王吉坤. 濕法冶金. 2009(01)
博士論文
[1]高溫拉曼譜圖的精細測定和定量化基礎研究[D]. 陳輝.上海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云南元江紅土鎳礦加壓酸浸研究[D]. 伍博克.中南大學 2010
[2]紅土鎳礦焙燒—還原熔煉生產(chǎn)鎳鐵的研究[D]. 馬小波.中南大學 2010
[3]紅土鎳礦電爐還原熔煉鎳鐵合金的研究[D]. 楊慧蘭.中南大學 2009
[4]金川鎳閃速熔煉爐渣合理渣型的研究[D]. 甘雪萍.中南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710782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世界鎳資源概述
1.2 紅土鎳礦處理工藝
1.2.1 鎳鐵工藝
1.2.2 鎳锍工藝
1.2.3 還原焙燒-氨浸工藝
1.2.4 加壓酸浸工藝
1.3 課題的學術及實用意義
1.4 含鎳渣系研究現(xiàn)狀
1.5 研究內(nèi)容
2 低鈣爐渣的粘度研究
2.1 爐渣成分確定與粘度計算
2.1.1 爐渣成分的確定
2.1.2 粘度的計算
2.2 爐渣粘度測定
2.2.1 實驗原理及裝置
2.2.2 爐渣粘度測定的實驗步驟
2.3 粘度測定結果與分析
2.4 小結
3 低鈣爐渣的結構分析
3.1 紅外光譜分析
3.1.1 紅外光譜分析基本原理與設備
3.1.2 紅外光譜分析硅酸鹽爐渣結構
3.1.3 紅外光譜定性分析
3.1.4 紅外光譜定量分析
3.2 拉曼光譜分析
3.2.1 拉曼效應的原理
3.2.2 拉曼光譜測試設備
3.2.3 拉曼光譜分析硅酸鹽結構
3.2.4 拉曼光譜的定量分析
3.3 拉曼光譜與紅外光譜區(qū)別
3.4 小結
4 元素在渣鐵間的分配平衡規(guī)律
4.1 脫磷脫硫熱力學
4.1.1 脫磷的熱力學
4.1.2 脫硫的熱力學
4.2 硅鉬爐熱態(tài)實驗
4.3 實驗結果與分析
4.4 小結
5 耐火材料侵蝕行為
5.1 耐火材料的侵蝕方式
5.2 坩堝法侵蝕實驗及步驟
5.3 實驗結果與機理分析
5.4 小結
6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A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B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與的科研項目
C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加的學術活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紅土鎳礦半熔融還原生產(chǎn)含鎳珠鐵[J]. 潘成,呂學偉,白晨光,郭恩光,陳攀,劉梅.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1)
[2]紅土礦高爐冶煉含鎳鐵水的技術經(jīng)濟分析[J]. 張友平. 鐵合金. 2013(04)
[3]紅土鎳礦含碳球團還原富集鎳鐵[J]. 劉巖,徐冬,張友平,翟玉春.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6)
[4]中國硫化鎳礦和紅土鎳礦資源現(xiàn)狀及利用技術研究[J]. 劉明寶,印萬忠. 有色金屬工程. 2011(05)
[5]高爐冶煉紅土礦生產(chǎn)鎳鐵合金關鍵技術分析與發(fā)展方向[J]. 郭培民,趙沛,龐建明. 有色金屬(冶煉部分). 2011(05)
[6]紅土鎳礦直接還原焙燒磁選回收鐵鎳[J]. 曹志成,孫體昌,楊慧芬,王靜靜,仵曉丹.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2010(06)
[7]紅土鎳礦電爐熔煉提取鎳鐵合金的研究[J]. 劉志宏,楊慧蘭,李啟厚,朱德慶,馬小波. 有色金屬(冶煉部分). 2010(02)
[8]紅土鎳礦處理工藝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 符劍剛,王暉,凌天鷹,葉紅齊. 鐵合金. 2009(03)
[9]鎳紅土礦處理工藝的現(xiàn)狀和展望[J]. 郭學益,吳展,李棟. 金屬材料與冶金工程. 2009(02)
[10]紅土鎳礦濕法冶金工藝研究進展[J]. 蔣繼波,王吉坤. 濕法冶金. 2009(01)
博士論文
[1]高溫拉曼譜圖的精細測定和定量化基礎研究[D]. 陳輝.上海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云南元江紅土鎳礦加壓酸浸研究[D]. 伍博克.中南大學 2010
[2]紅土鎳礦焙燒—還原熔煉生產(chǎn)鎳鐵的研究[D]. 馬小波.中南大學 2010
[3]紅土鎳礦電爐還原熔煉鎳鐵合金的研究[D]. 楊慧蘭.中南大學 2009
[4]金川鎳閃速熔煉爐渣合理渣型的研究[D]. 甘雪萍.中南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7107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yjlw/371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