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膦酰胺萃取劑的合成及其在鈰、釷萃取分離中的應用
【學位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TF84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溶劑萃取概述
0.1.1 溶劑萃取分離研究進展
0.1.2 溶劑萃取分離原理簡介
0.1.3 溶劑萃取中絡合劑對分離系數(shù)的影響
0.2 溶劑萃取分離在工業(yè)中的應用
0.3 稀土的溶劑萃取簡介
0.3.1 酸性萃取體系
0.3.2 中性絡合萃取體系
0.3.3 胺和季胺鹽萃取體系
0.4 本論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1章 實驗儀器、試劑和方法
1.1 實驗儀器和試劑
1.1.1 實驗主要儀器和用途
1.1.2 實驗主要試劑和用途
1.2 實驗方法
1.2.1 鈰(Ⅳ)及總鈰的測定:硫酸亞鐵銨法
1.2.2 混合稀土的測定
1.2.3 萃取方法和數(shù)據(jù)處理
1.2.4 負載稀土離子的有機相的反萃
第2章 α-胺基膦酸酯的合成及對稀土元素的萃取
2.1 萃取劑合成與表征
2.1.1 萃取劑N5的合成
2.1.2 萃取劑N5的表征
2.2 實驗結(jié)果和結(jié)論
2.2.1 硫酸溶液中N5對Ce(Ⅳ)、Th(Ⅳ)、F(Ⅰ)和RE(Ⅲ)的萃取
2.2.2 萃取劑N5萃取鈰、釷的機理
2.2.3 萃取劑N5在硫酸介質(zhì)中萃取鈰、釷的機理
2.2.4 溫度對萃取劑N5萃取鈰,釷的影響
2.2.5 負載有機相的反萃
2.2.6 稀釋劑種類對萃取劑N5萃取鈰的影響
2.2.7 相比對萃取劑萃取Ce的影響
4+和Th4+的萃取容量'> 2.2.8 N5對Ce4+和Th4+的萃取容量
2.3 本章小結(jié)
第3章 萃取劑Cextrant 230的合成及放大實驗
3.1 萃取劑的合成
3.2 萃取劑的放大實驗
第4章 結(jié)論與展望
4.1 結(jié)論
4.2 進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及參加科研情況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瑞琴,焦榮洲,朱永■;β-羥肟(7804)萃取AM~(3+)和RE行為的研究(Ⅰ)[J];中國核科技報告;1993年00期
2 孟艷秋,趙鳴玉,張大洋;新型萃取劑萃取應用的研究[J];沈陽化工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3 雷吟春;劉云派;朱傳華;;工業(yè)用銅萃取劑研制的新進展[J];湖南有色金屬;2008年02期
4 徐光憲,吳瑾光,王文清,高宏成,蔣佩春,李蓓莉,施鼐;核燃料萃取的化學(Ⅲ)——TBP+P_2O_5體系作為核燃料萃取劑的研究[J];原子能科學技術(shù);1964年02期
5 沈靜蘭,蔣德華,孫思修;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錳(Ⅱ)的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1984年01期
6 郁威;徐君鎬;秦蒙;;含鋅廢渣中回收硫酸鋅的研究[J];上海環(huán)境科學;1991年09期
7 匡華;鈾萃取劑的研究進展[J];化工時刊;2002年01期
8 周金中,汪瑞珍,李云龍,林琴英,鐘家華,胡家貞;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萃取Am和Eu[J];核化學與放射化學;1979年00期
9 ;N_(503)萃取鎵及其機理的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0年02期
10 劉勇;梁慧珠;;混合萃取劑凈化鈷溶液中銅鐵的研究[J];光電子技術(shù);199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莉莉;新型萃取劑的合成、表征及其對重金屬萃取性能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思源;預組織構(gòu)象雙酰胺類萃取劑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D];濟南大學;2015年
2 趙瑩瑩;復雜料液中多金屬的綜合回收[D];吉林大學;2016年
3 馬田;吡啶酰胺類萃取劑萃取U(Ⅵ)的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6年
4 曹美璇;新型磷酰胺萃取劑的合成及其對稀土、鈷、鎳等離子的萃取分離[D];燕山大學;2016年
5 王永偉;新型膦酰胺萃取劑的合成及其在鈰、釷萃取分離中的應用[D];遼寧大學;2016年
6 史先菊;P204從高濃度含鋅溶液中萃取鋅的技術(shù)及機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7 唐娟;萃取法從含鋅廢水中回收鋅的技術(shù)及機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8 張艷菊;雙酰胺類萃取劑萃取稀土元素的研究[D];濟南大學;2010年
9 雷吟春;工業(yè)銅萃取劑分子設計、合成及其萃取性能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09年
10 楊光;鹽酸體系中3-氧戊二酰胺類萃取劑對稀土元素的萃取行為研究[D];濟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456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yjlw/284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