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相儲層構型研究新理論、新方法——海上油田河流相復合砂體構型概念、內(nèi)容及表征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2-09-17 11:11
基于陸上油田密井網(wǎng)的河流相儲層構型研究,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積累,理論基礎及表征方法已比較成熟,然而,將其應用于海上油田稀疏井網(wǎng)條件時,依然面臨較大的挑戰(zhàn)。筆者團隊經(jīng)過多年探索,基于海上油田開發(fā)地質(zhì)研究方法,形成了井震結合、以"復合砂體"為核心的海上河流相復合砂體構型理論與表征方法,其特點在于運用三維原型建模、地震構型相預測及地震驅(qū)動確定性建模等技術,重點表征影響海上油田開發(fā)的五、六、七級構型單元(復合河道帶、單一河道帶、復合點壩),針對開發(fā)階段的小層細分對比及不連續(xù)滲流屏障刻畫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目前,應用這套理論及方法開展精細地質(zhì)建模和數(shù)值模擬依然存在挑戰(zhàn),需要進一步發(fā)揮地震資料作用并探索人工智能的地震解釋新途徑。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1 儲層構型研究現(xiàn)狀
1.1 儲層構型的概念
1.2 河流相儲層構型理論發(fā)展歷程
1.3 海上油田開發(fā)生產(chǎn)中的應用及存在問題
2“復合砂體構型”的提出
3 海上油田河流相復合砂體構型理論與表征方法
3.1 理論要點
3.1.1 復合砂體構型的定義
3.1.2 復合砂體構型級次特征
3.1.3 復合砂體構型樣式
3.2 表征方法
3.2.1 基于探地雷達的三維原型建模技術
3.2.2 基于地質(zhì)信息約束的“地震構型相”研究
3.2.3 地震驅(qū)動確定性地質(zhì)建模技術
3.3 理論技術應用優(yōu)勢
3.3.1 經(jīng)濟尺度下的最小開發(fā)單元細分
3.3.2 油藏內(nèi)不連續(xù)滲流屏障預測
4 新理論、新方法在海上油田開發(fā)中的應用
4.1 關鍵構型級次
4.2 構型表征及“等效建模”方法
4.3 應用實例
5 問題與展望
5.1 地震新資料、新方法的應用
5.2 理論層面的局限性
5.3 構型單元細分對地質(zhì)建模、數(shù)值模擬帶來挑戰(zhàn)
5.4 地震解釋的人工智能化探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地震屬性特征的河流相疊置砂巖儲層預測方法[J]. 井涌泉,欒東肖,張雨晴,陳飛,范廷恩,胡光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05)
[2]海上油田復合砂體構型解剖方法及其應用[J]. 范廷恩,王海峰,胡光義,宋來明,張晶玉,張顯文. 中國海上油氣. 2018(04)
[3]復合砂體構型理論及其生產(chǎn)應用[J]. 胡光義,范廷恩,陳飛,井涌泉,宋來明,梁旭,肖大坤.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8(01)
[4]河流相儲層結構地震響應分析與預測[J]. 張顯文,胡光義,范廷恩,井涌泉,王海峰,于斌. 中國海上油氣. 2018(01)
[5]河流相儲層復合砂體構型概念體系、表征方法及其在渤海油田開發(fā)中的應用探索[J]. 胡光義,范廷恩,梁旭,宋來明,井涌泉,陳飛,肖大坤. 中國海上油氣. 2018(01)
[6]現(xiàn)代曲流河沉積原型建模及構型級次特征探討——以海拉爾河、潮白河為例[J]. 肖大坤,胡光義,范廷恩,陳飛,董建華,高玉飛,梁旭. 中國海上油氣. 2018(01)
[7]高彎度曲流河砂體規(guī)模定量表征研究[J]. 王海峰,范廷恩,宋來明,胡光義,梁旭,王帥,劉向南. 沉積學報. 2017(02)
[8]從儲層構型到“地震構型相”——一種河流相高精度概念模型的表征方法[J]. 胡光義,范廷恩,陳飛,井涌泉,王暉,宋來明. 地質(zhì)學報. 2017(02)
[9]海上油田高彎度曲流河儲層構型表征——以渤海曹妃甸11-1油田主力砂體Lm943為例[J]. 汪巍,侯東梅,馬佳國,黨勝國,權勃,李博. 中國海上油氣. 2016(04)
[10]儲層內(nèi)部小尺度構型單元界面等效表征方法[J]. 霍春亮,葉小明,高振南,王利芝,王鵬飛. 中國海上油氣. 2016(01)
博士論文
[1]曲流河道砂體內(nèi)部建筑結構研究[D]. 隋新光.大慶石油學院 2006
[2]孤島油田河流相儲層結構與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D]. 束青林.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2005
本文編號:3679116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1 儲層構型研究現(xiàn)狀
1.1 儲層構型的概念
1.2 河流相儲層構型理論發(fā)展歷程
1.3 海上油田開發(fā)生產(chǎn)中的應用及存在問題
2“復合砂體構型”的提出
3 海上油田河流相復合砂體構型理論與表征方法
3.1 理論要點
3.1.1 復合砂體構型的定義
3.1.2 復合砂體構型級次特征
3.1.3 復合砂體構型樣式
3.2 表征方法
3.2.1 基于探地雷達的三維原型建模技術
3.2.2 基于地質(zhì)信息約束的“地震構型相”研究
3.2.3 地震驅(qū)動確定性地質(zhì)建模技術
3.3 理論技術應用優(yōu)勢
3.3.1 經(jīng)濟尺度下的最小開發(fā)單元細分
3.3.2 油藏內(nèi)不連續(xù)滲流屏障預測
4 新理論、新方法在海上油田開發(fā)中的應用
4.1 關鍵構型級次
4.2 構型表征及“等效建模”方法
4.3 應用實例
5 問題與展望
5.1 地震新資料、新方法的應用
5.2 理論層面的局限性
5.3 構型單元細分對地質(zhì)建模、數(shù)值模擬帶來挑戰(zhàn)
5.4 地震解釋的人工智能化探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地震屬性特征的河流相疊置砂巖儲層預測方法[J]. 井涌泉,欒東肖,張雨晴,陳飛,范廷恩,胡光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05)
[2]海上油田復合砂體構型解剖方法及其應用[J]. 范廷恩,王海峰,胡光義,宋來明,張晶玉,張顯文. 中國海上油氣. 2018(04)
[3]復合砂體構型理論及其生產(chǎn)應用[J]. 胡光義,范廷恩,陳飛,井涌泉,宋來明,梁旭,肖大坤.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8(01)
[4]河流相儲層結構地震響應分析與預測[J]. 張顯文,胡光義,范廷恩,井涌泉,王海峰,于斌. 中國海上油氣. 2018(01)
[5]河流相儲層復合砂體構型概念體系、表征方法及其在渤海油田開發(fā)中的應用探索[J]. 胡光義,范廷恩,梁旭,宋來明,井涌泉,陳飛,肖大坤. 中國海上油氣. 2018(01)
[6]現(xiàn)代曲流河沉積原型建模及構型級次特征探討——以海拉爾河、潮白河為例[J]. 肖大坤,胡光義,范廷恩,陳飛,董建華,高玉飛,梁旭. 中國海上油氣. 2018(01)
[7]高彎度曲流河砂體規(guī)模定量表征研究[J]. 王海峰,范廷恩,宋來明,胡光義,梁旭,王帥,劉向南. 沉積學報. 2017(02)
[8]從儲層構型到“地震構型相”——一種河流相高精度概念模型的表征方法[J]. 胡光義,范廷恩,陳飛,井涌泉,王暉,宋來明. 地質(zhì)學報. 2017(02)
[9]海上油田高彎度曲流河儲層構型表征——以渤海曹妃甸11-1油田主力砂體Lm943為例[J]. 汪巍,侯東梅,馬佳國,黨勝國,權勃,李博. 中國海上油氣. 2016(04)
[10]儲層內(nèi)部小尺度構型單元界面等效表征方法[J]. 霍春亮,葉小明,高振南,王利芝,王鵬飛. 中國海上油氣. 2016(01)
博士論文
[1]曲流河道砂體內(nèi)部建筑結構研究[D]. 隋新光.大慶石油學院 2006
[2]孤島油田河流相儲層結構與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D]. 束青林.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2005
本文編號:36791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6791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