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合物法分離生物質(zhì)氣化氣中CO 2 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20 11:32
以生物質(zhì)氣化氣中的CO2為研究對象,研究壓力、氣液比、四丁基溴化銨(TBAB)濃度和洗焦廢水對CO2分離效率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CO2的分離效率(分離因子)隨進氣壓力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隨氣液比的增加先減小后增大;達到水合物形成的平衡壓力后,隨TBAB濃度的增大而減小。較低濃度的洗焦廢水由于可增加氣體的溶解速率并減少水合物的誘導時間而增加水合物的形成速率。在2.1 MPa、氣液比14.63、TBAB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29%時,CO2分離效率最高,分離后氣相CO2氣體含量由17.85%下降到8.71%,目標氣體H2、CO損失率約為5%,水合物相中CO2含量達81.63%。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分離原理
2 實驗
2.1 實驗裝置圖
2.2 實驗器材
2.3 實驗材料
2.4 實驗過程
3 分離效果計算
4 結(jié)果與討論
4.1 進氣壓力對CO2分離效率的影響
4.2 不同氣液比對CO2分離效率的影響
4.3 不同濃度的TBAB溶液對CO2分離效的影響
4.4 洗焦廢水為介質(zhì)對CO2分離效率的影響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二氧化碳捕集技術(shù)的現(xiàn)狀與最新進展[J]. 王明壇,謝圣林,許子通. 當代化工. 2016(05)
[2]生物質(zhì)氣化發(fā)電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分析[J]. 劉華財,陰秀麗,吳創(chuàng)之. 太陽能學報. 2015(10)
[3]水合物法模擬煙氣分離CO2的研究[J]. 鄒穎楠,徐純剛. 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 2015(05)
[4]基于水合物技術(shù)分離天然氣/沼氣中CO2的研究進展[J]. 臧小亞,梁德青,吳能友. 現(xiàn)代化工. 2015(02)
[5]固定床生物質(zhì)富氧氣化中試實驗研究[J]. 劉建坤,王貴路,李曉偉,孟凡彬,張大雷. 太陽能學報. 2013(03)
[6]水合物法快速脫除天然氣中二氧化碳[J]. 聶江華,樊栓獅,郎雪梅,王燕鴻. 現(xiàn)代化工. 2011(S2)
[7]CO2-N2-TBAB和CO2-N2-THF體系的水合物平衡生成條件[J]. 魯濤,張郁,李小森,陳朝陽,顏克鳳. 過程工程學報. 2009(03)
[8]水合物法分離乙烯裂解氣的相平衡研究[J]. 黃強,王秀林,張凌偉,孫長宇,楊蘭英,陳光進. 石油化工. 2006(03)
本文編號:3663922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分離原理
2 實驗
2.1 實驗裝置圖
2.2 實驗器材
2.3 實驗材料
2.4 實驗過程
3 分離效果計算
4 結(jié)果與討論
4.1 進氣壓力對CO2分離效率的影響
4.2 不同氣液比對CO2分離效率的影響
4.3 不同濃度的TBAB溶液對CO2分離效的影響
4.4 洗焦廢水為介質(zhì)對CO2分離效率的影響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二氧化碳捕集技術(shù)的現(xiàn)狀與最新進展[J]. 王明壇,謝圣林,許子通. 當代化工. 2016(05)
[2]生物質(zhì)氣化發(fā)電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分析[J]. 劉華財,陰秀麗,吳創(chuàng)之. 太陽能學報. 2015(10)
[3]水合物法模擬煙氣分離CO2的研究[J]. 鄒穎楠,徐純剛. 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 2015(05)
[4]基于水合物技術(shù)分離天然氣/沼氣中CO2的研究進展[J]. 臧小亞,梁德青,吳能友. 現(xiàn)代化工. 2015(02)
[5]固定床生物質(zhì)富氧氣化中試實驗研究[J]. 劉建坤,王貴路,李曉偉,孟凡彬,張大雷. 太陽能學報. 2013(03)
[6]水合物法快速脫除天然氣中二氧化碳[J]. 聶江華,樊栓獅,郎雪梅,王燕鴻. 現(xiàn)代化工. 2011(S2)
[7]CO2-N2-TBAB和CO2-N2-THF體系的水合物平衡生成條件[J]. 魯濤,張郁,李小森,陳朝陽,顏克鳳. 過程工程學報. 2009(03)
[8]水合物法分離乙烯裂解氣的相平衡研究[J]. 黃強,王秀林,張凌偉,孫長宇,楊蘭英,陳光進. 石油化工. 2006(03)
本文編號:36639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6639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