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催化熱解微藻特性研究及微藻氣化發(fā)電的生命周期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1-09-06 03:43
生物質是最古老的能源,也是人類一直賴以生存的重要能源。生物質具有分布廣泛、可再生性、低成本等優(yōu)點,是一種碳中性能源,被認為是化石燃料替代品之一。微藻作為生物質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傳統(tǒng)生物質相比,微藻具有油脂含量高、生長周期短、不占用耕地等特點,因此備受國內(nèi)外學者的關注。微波熱解是一種新型的熱解形式,具有高效性、選擇性、易于控制等特點,將其應用于微藻熱解,可以提高微藻的熱解效率,提升熱解產(chǎn)物的綜合性能與經(jīng)濟價值。隨著微波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波熱解技術已成為生物質合理利用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生物質微波熱解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波催化熱解、微波共熱解等,但對于微波復合催化熱解的研究幾乎未被涉及。因此,研究復合添加劑對微藻微波輔助熱解特性的影響至關重要,對促進和發(fā)展微藻能源化的轉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微藻進行工業(yè)分析和元素分析,然后通過利用微波輔助熱解系統(tǒng),研究Si C/Fe2O3與Si C/Ca O復合添加劑在不同添加量、不同摻混比例下的微藻微波熱解特性,并與單一添加劑及無添加劑情況進行對比;最后對微藻氣化發(fā)電系統(tǒng)進行生命周期評價。研究結果表...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微波輔助熱解系統(tǒng)實驗示意圖:(1)氣體流量計;(2)觸摸顯示屏;(3)緊急停止按鈕;(4)氮氣進氣管;(5)石英坩堝;(6)電子天平;(7)石英容器;(8)紅外測溫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微藻-活性污泥體系的廢水處理及溫室氣體減排性能研究[J]. 王曦,喬森,周集體.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2019(06)
[2]生物質微波熱解利用技術綜述[J]. 辛子揚,葛立超,馮紅翠,黃雪芬,李藍茜,劉曉燕,許昌. 熱力發(fā)電. 2019(07)
[3]生物質能研究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策略[J]. 馬隆龍,唐志華,汪叢偉,孫永明,呂雪峰,陳勇.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9(04)
[4]生物質氣化技術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分析[J]. 劉華財,吳創(chuàng)之,謝建軍,黃艷琴,郎林,楊文申,陰秀麗. 新能源進展. 2019(01)
[5]生物質氣化發(fā)電技術研究進展[J]. 常圣強,李望良,張曉宇,馬力強,魯長波,安高軍. 化工學報. 2018(08)
[6]用于生物柴油生產(chǎn)的微藻培養(yǎng)技術研究進展[J]. 張方,熊紹專,何加龍,溫娜,唐中華.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18(01)
[7]基于Fe2O3催化劑的花生殼熱解特性及動力學研究[J]. 張彬,董晶晶,王文舉. 精細石油化工. 2017(01)
[8]微波熱解生物質的催化劑和吸收劑研究進展[J]. 姚瑤,何艷峰,劉金淼,馬欣欣,王雯,劉廣青. 現(xiàn)代化工. 2016(02)
[9]Fe2O3對稻殼催化熱解制取合成氣的性能研究[J]. 高正偉,陳王琦,康天山,武震. 廣東化工. 2015(19)
[10]微波吸收劑輔助吸波快速熱解稻殼的氣化特性[J]. 王允圃,劉玉環(huán),阮榕生,陳偉光,萬益琴. 化工進展. 2015(08)
博士論文
[1]中國微藻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2E&W”分析[D]. 張庭婷.上海交通大學 2014
[2]微藻及其與煤的混合熱解燃燒特性研究[D]. 陳春香.華南理工大學 2012
[3]農(nóng)作物秸稈微波熱解實驗及機理研究[D]. 趙希強.山東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生命周期的煤制芳烴技術經(jīng)濟評價[D]. 辛欣.西安科技大學 2019
[2]基于灰分的廣西蔗渣燃燒結渣特性研究[D]. 覃嵩蘅.廣西大學 2019
[3]微藻與煤混合燃燒特性研究及發(fā)電的生命周期評價[D]. 曾兵.廣西大學 2019
[4]基于生物質混煤的冷熱電聯(lián)產(chǎn)系統(tǒng)能效分析[D]. 吳楠楠.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2019
[5]烘焙秸稈與廢塑料微波共熱解制備高品質生物油的研究[D]. 梁江輝.江蘇大學 2018
[6]秸稈制沼氣過程生命周期評價及其敏感性分析[D]. 王俏麗.浙江大學 2015
[7]基于生物質氣化的冷熱電聯(lián)供系統(tǒng)研究[D]. 楊昆.華北電力大學 2015
[8]微藻催化熱解制取生物油的實驗研究[D]. 楊雅.青島科技大學 2014
[9]基于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的再生膠生產(chǎn)過程評價[D]. 金佳佳.浙江大學 2014
[10]典型墻體材料的生命周期評價[D]. 房明慧.北京工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386675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微波輔助熱解系統(tǒng)實驗示意圖:(1)氣體流量計;(2)觸摸顯示屏;(3)緊急停止按鈕;(4)氮氣進氣管;(5)石英坩堝;(6)電子天平;(7)石英容器;(8)紅外測溫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微藻-活性污泥體系的廢水處理及溫室氣體減排性能研究[J]. 王曦,喬森,周集體.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2019(06)
[2]生物質微波熱解利用技術綜述[J]. 辛子揚,葛立超,馮紅翠,黃雪芬,李藍茜,劉曉燕,許昌. 熱力發(fā)電. 2019(07)
[3]生物質能研究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策略[J]. 馬隆龍,唐志華,汪叢偉,孫永明,呂雪峰,陳勇.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9(04)
[4]生物質氣化技術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分析[J]. 劉華財,吳創(chuàng)之,謝建軍,黃艷琴,郎林,楊文申,陰秀麗. 新能源進展. 2019(01)
[5]生物質氣化發(fā)電技術研究進展[J]. 常圣強,李望良,張曉宇,馬力強,魯長波,安高軍. 化工學報. 2018(08)
[6]用于生物柴油生產(chǎn)的微藻培養(yǎng)技術研究進展[J]. 張方,熊紹專,何加龍,溫娜,唐中華.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18(01)
[7]基于Fe2O3催化劑的花生殼熱解特性及動力學研究[J]. 張彬,董晶晶,王文舉. 精細石油化工. 2017(01)
[8]微波熱解生物質的催化劑和吸收劑研究進展[J]. 姚瑤,何艷峰,劉金淼,馬欣欣,王雯,劉廣青. 現(xiàn)代化工. 2016(02)
[9]Fe2O3對稻殼催化熱解制取合成氣的性能研究[J]. 高正偉,陳王琦,康天山,武震. 廣東化工. 2015(19)
[10]微波吸收劑輔助吸波快速熱解稻殼的氣化特性[J]. 王允圃,劉玉環(huán),阮榕生,陳偉光,萬益琴. 化工進展. 2015(08)
博士論文
[1]中國微藻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2E&W”分析[D]. 張庭婷.上海交通大學 2014
[2]微藻及其與煤的混合熱解燃燒特性研究[D]. 陳春香.華南理工大學 2012
[3]農(nóng)作物秸稈微波熱解實驗及機理研究[D]. 趙希強.山東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生命周期的煤制芳烴技術經(jīng)濟評價[D]. 辛欣.西安科技大學 2019
[2]基于灰分的廣西蔗渣燃燒結渣特性研究[D]. 覃嵩蘅.廣西大學 2019
[3]微藻與煤混合燃燒特性研究及發(fā)電的生命周期評價[D]. 曾兵.廣西大學 2019
[4]基于生物質混煤的冷熱電聯(lián)產(chǎn)系統(tǒng)能效分析[D]. 吳楠楠.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2019
[5]烘焙秸稈與廢塑料微波共熱解制備高品質生物油的研究[D]. 梁江輝.江蘇大學 2018
[6]秸稈制沼氣過程生命周期評價及其敏感性分析[D]. 王俏麗.浙江大學 2015
[7]基于生物質氣化的冷熱電聯(lián)供系統(tǒng)研究[D]. 楊昆.華北電力大學 2015
[8]微藻催化熱解制取生物油的實驗研究[D]. 楊雅.青島科技大學 2014
[9]基于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的再生膠生產(chǎn)過程評價[D]. 金佳佳.浙江大學 2014
[10]典型墻體材料的生命周期評價[D]. 房明慧.北京工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3866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3866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