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新能源論文 >

纖維素熱解釋放小分子氣體機理的量子化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19:56
  生物質熱解可以得到液體或氣體等清潔燃料,是一項十分有前途的生物質能利用方式。纖維素是生物質中最主要的成分,對其熱裂解機理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xiàn)出生物質整體的熱解規(guī)律。過去,對纖維素熱解機理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實驗,而關于纖維素熱解過程中涉及的化學反應、小分子化合物的形成機理以及中間產(chǎn)物演化過程的理論研究報道相對較少。左旋葡聚糖(六元雜環(huán)化合物)和呋喃類化合物(五元雜環(huán)化合物)在纖維素熱解中占比很大,是纖維素二次熱解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隨著熱解溫度的提高,這兩類物質會繼續(xù)發(fā)生熱解。因此,本文選擇左旋葡聚糖和呋喃類化合物作為纖維素的模型化合物,使用Materials Studio軟件的DMol3模塊來建立分子模型,研究其熱解過程中含氧官能團的演變規(guī)律。并且,結合對左旋葡聚糖的熱解實驗,分析其生成CO與CO2的規(guī)律。主要研究內(nèi)容如下:首先,在微型流化床上對左旋葡聚糖在不同溫度(700,750,800,850℃)下熱裂解實驗,分析CO與CO2氣體的生成特性。對產(chǎn)物進行等溫動力學計算,從21種典型的氣固反應機理函數(shù)中選出三種擬合度最... 

【文章來源】:東北電力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纖維素熱解釋放小分子氣體機理的量子化學研究


吡喃式葡萄糖熱解形成C1-C6產(chǎn)物的機理[16]

左旋葡聚糖,反應路徑,互變異構,烯醇


CO2,這被學者們廣泛認可[25,43,73]。 Liu等[74]研究了苯甲酸的脫羧反應機理,提出了脫的三個可能的路徑:直接脫羧、逐步脫羧(羧基上的H先轉移到β碳上,然后α碳上的OO脫去,β碳上的H再轉移到α碳上)和逐步自由基反應(羧基上的H脫除形成H自由,然后脫去CO2形成苯自由基,最后與H自由基結合)。根據(jù)Liu的計算結果來看,直羧反應能壘(246 kJ/mol)和逐步脫羧(245 kJ/mol)要比逐步自由基反應(470/mol)低很多,因為直接脫羧與逐步脫羧能壘差不多,為了簡化設計的反應路徑,所文計算采用直接脫羧來計算脫羧反應。對于左旋葡聚糖而言,其結構中并沒有羧基,此從羧基的來源出發(fā),設計CO2的生成方式為:C6-O1和C11-O2發(fā)生斷裂,并于C10成一個羧基,然后羧基發(fā)生脫羧反應生成CO2。綜上,本課題的反應路徑設計可分為如下三個方案:方案一:左旋葡聚糖先開環(huán)后解裂,包括兩小類(1)C6-O1和 C11-O2同時發(fā)生形成羧基,即 pa th1;(2)C10-O1 和 C11-O2同時發(fā)生斷裂,即 path2~9。見圖 3-方案二:左旋葡聚糖先脫水生成一個雙鍵,然后發(fā)生烯醇-酮互變異構,path1。見圖 3-7

左旋葡聚糖,脫水產(chǎn)物,反應路徑,開環(huán)


第 3 章 左旋葡聚糖熱解反應機理案三:方案二后的脫水產(chǎn)物發(fā)生開環(huán)反應,生成羧基或醛基,然后發(fā)生脫,見圖 3-8,包括兩小類(1)斷鍵開環(huán)形成羧基,path14~18;(2)斷鍵,path19~2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6年世界能源供需情況分析與未來展望——基于《BP世界能源統(tǒng)計年鑒》與《BP世界能源展望》[J]. 代曉東,王余寶,畢曉光,路用瑞,梁繼航,郭文玉.  天然氣與石油. 2017(06)
[2]微型流化床內(nèi)堿金屬和堿土金屬對稻殼熱解動力學的影響特性[J]. 郭飛強,劉元,郭成龍,董玉平.  化工學報. 2017(10)
[3]纖維素熱解機理研究進展:以中間態(tài)纖維素為核心的纖維素演變[J]. 冷爾唯,龔勛,張揚,徐明厚.  化工學報. 2018(01)
[4]呋喃及其衍生物低壓熱解產(chǎn)物鑒定和質譜分析[J]. 程占軍,王占東,苑文浩,齊飛,李玉陽.  燃燒科學與技術. 2014(06)
[5]固定床中纖維素熱解及其焦油裂解機理研究[J]. 李帥丹,陳雪莉,劉愛彬,王立,于廣鎖.  燃料化學學報. 2014(04)
[6]生物質液化及提質改性研究進展[J]. 王金表,蔣劍春,徐俊明,司展,賀小亮.  生物質化學工程. 2013(06)
[7]左旋葡聚糖和甘油醛熱解的熱力學及過渡態(tài)量子模擬(英文)[J]. 吳石亮,沈德魁,高山韻,查曉,肖睿.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3(03)
[8]左旋葡聚糖熱解機理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J]. 黃金保,劉朝,曾桂生,謝宇,童紅,李偉民.  燃料化學學報. 2012(07)
[9]理論研究中的量子化學計算方法[J]. 龍威.  寧夏師范學院學報. 2010(03)
[10]理論化學研究進展以及在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應用[J]. 帥志剛.  化學進展. 2009(11)

博士論文
[1]生物質熱解氣與甲醇催化共裂解制備芳烴的研究[D]. 司展.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2]木質纖維素熱化學轉化機理及裂解氣體CO2和H2吸附分離的分子模擬研究[D]. 張亞運.重慶大學 2017
[3]基于復雜組分的生物質熱裂解行為及影響機制研究[D]. 茹斌.浙江大學 2016
[4]有機羧酸脫羧機理的量子化學計算研究[D]. 宋明芝.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4
[5]煤結構與反應性的量子化學研究[D]. 王寶俊.太原理工大學 2006
[6]纖維素熱裂解機理試驗研究[D]. 廖艷芬.浙江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環(huán)化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D]. 施志軍.深圳大學 2017
[2]類煤結構含氧模型化合物熱解機理的量子化學研究[D]. 趙俐娟.太原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206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xnylw/29206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8c4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