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化學鏈燃燒過程中氮的遷移機理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K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文廣;肖睿;宋啟磊;;基于新型循環(huán)載氧體的天然氣化學鏈燃燒熱力學研究[J];鍋爐技術;2010年04期
2 狄藤藤;向文國;萬俊松;陳盈盈;;零排放天然氣化學鏈置換燃燒仿真研究[J];能源研究與利用;2006年02期
3 金紅光;洪慧;韓濤;;化學鏈燃燒的能源環(huán)境系統(tǒng)研究進展[J];科學通報;2008年24期
4 劉楊先;張軍;盛昌棟;張永春;袁士杰;;化學鏈燃燒技術中載氧體的最新研究進展[J];現(xiàn)代化工;2008年09期
5 秦翠娟;沈來宏;肖軍;高正平;;化學鏈燃燒技術的研究進展[J];鍋爐技術;2008年05期
6 楊一超;肖睿;宋啟磊;鄭文廣;;基于鐵礦石載氧體加壓煤化學鏈燃燒的試驗研究[J];動力工程學報;2010年01期
7 肖睿;張帥;鄭文廣;宋啟磊;楊一超;;基于鐵基載氧體的燃煤加壓化學鏈燃燒循環(huán)反應特性[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8 鄭敏;沈來宏;肖軍;秦翠娟;;煤化學鏈燃燒還原階段的污染物抑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0年10期
9 陳猛;趙海波;熊杰;鄭楚光;;化學鏈燃煤系統(tǒng)的過程模擬[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0年10期
10 肖睿;張帥;鄭文廣;宋啟磊;楊一超;;基于鐵礦石載氧體的化學鏈燃燒[J];燃燒科學與技術;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振山;韓海錦;蔡寧生;;化學鏈燃燒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A];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郭慶杰;劉永卓;田紅景;王許云;;化學鏈過程載氧體顆粒研究進展[A];中國顆粒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姜旭;王翠蘋;徐承浩;狄海生;;CaSO_4為載氧體的煤化學鏈燃燒流動反應數(shù)值模擬[A];高等學校工程熱物理第十九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田紅景;郭慶杰;;基于CaSO_4的復合型載氧體在化學鏈燃燒系統(tǒng)中的應用[A];中國顆粒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帥;燃煤化學鏈燃燒中煤與鐵基載氧體結構與反應性的關系及其相互作用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2 祝捷;生物質廢物熱解氣單塔固定床化學鏈制氫系統(tǒng)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3 張筱松;耦合化學間冷的化學鏈燃燒與甲醇重整氫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9年
4 田紅景;鈣基載氧體在化學鏈燃燒技術中的應用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0年
5 丁寧;鈣基載氧體化學鏈燃燒的實驗研究與機理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鄭曉明;基于Cu基載氧體的化學鏈燃燒技術[D];北京科技大學;2015年
7 韓濤;多能源互補回收CO_2的化學鏈燃燒機理與動力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曉寧;納米銅載氧體煤直接化學鏈燃燒中多環(huán)芳烴生成特性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年
2 薛慧敏;銅基載氧體特性對煤化學鏈燃燒多環(huán)芳烴排放的影響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年
3 李媛;不同負載的銅基載氧體在煤化學鏈燃燒中有機污染物的排放特性[D];內蒙古大學;2015年
4 李渠;鐵基復合載氧體與CO/褐煤化學鏈燃燒性能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5 楊明明;煤化學鏈燃燒中流動/反應耦合對鐵基載氧體結構性能影響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5年
6 王煜茜;基于鐵礦石載氧體的氣體燃料化學鏈燃燒特性與氣固流動模擬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7 張松;松木/鐵基載氧體化學鏈氣化反應特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8 禹建功;生物質化學鏈氣化及生物質半焦/載氧體氣化反應動力學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9 肖申;生物質化學鏈燃燒過程中氮的遷移機理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10 程煜;鐵基載氧體/煤化學鏈氣化反應及動力學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7384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xnylw/273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