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化生物質的加氫液化
【圖文】:
本概念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質的質。因此,生物質都直接或間接來自于植物。從廣義上講,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這些有生命物質派生、排泄和代謝的生物質主要是指由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各種植物物質,包括各蔗渣等農(nóng)業(yè)廢棄物和鋸末、廢木材、枝丫、藤條、灌木等森質能是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而儲存在生物質內(nèi)部的能量形式,即生物質能來源于植物的過程如下:6CO2+ 6H2O → 6O2+ C6H12O6+1840 kJ/mol上的綠色植物、藻類和光合細菌,通過光合作用貯存化學能約有 2000 億噸的碳被轉變?yōu)樘妓衔。作為一種可再生資較短的時間周期內(nèi)重新生成,而全世界每年生成的生物質總。
表 2-1 三類主要生物質原料的成分比較Table2-1 Components of Three Main Biomass成分 軟木(%) 硬木(%) 禾本科(%)纖維素 35~40 45~50 30~50半纖維素 25~30 20~25 10~40木素 27~30 20~25 5~20 纖維素維素是世界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一般占植物生物質的 40~45% β、D—葡萄糖基通過 l,4—苷鍵聯(lián)結而成的線狀高分子化合物,的均一聚糖,分子式為(C6H10O5)n。纖維素分子中的 β、D 一葡為纖維素分子的聚合度(DP)。天然存在的纖維素分子的聚合度都的。例如,棉花纖維初生壁的聚合度為 2000~6000,次生壁的聚與木材類、麻類的纖維的聚合度相似),草類纖維的聚合度稍低些。素的結構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TK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福生,易維明,柏雪源,何芳,李永軍;生物質快速熱解液化技術[J];中國工程科學;2001年04期
2 戈進杰,張志楠,徐江濤;基于玉米棒的環(huán)境友好材料研究(Ⅰ)玉米棒的液化反應及植物多元醇的制備[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3年03期
3 姜洪濤;李會泉;張懿;;生物質高壓液化制生物原油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06年01期
4 郝小紅,郭烈錦;超臨界水中濕生物質催化氣化制氫研究評述[J];化工學報;2002年03期
5 白魯剛 ,顏涌捷 ,李庭琛 ,任錚偉;煤與生物質共液化的催化反應[J];化工冶金;2000年02期
6 姚建中,陳洪章,張均榮,李桂蘭,萬寶春;玉米秸稈快速熱解[J];化工冶金;2000年04期
7 袁傳敏,顏涌捷,任錚偉,李庭琛,曹建勤;Kinetics of Sawdust Hydrolysis with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and Ferrous Chloride[J];過程工程學報;2004年01期
8 林木森;蔣劍春;;生物質快速熱解技術現(xiàn)狀[J];生物質化學工程;2006年01期
9 溫從科;喬旭;張進平;湯吉海;崔咪芬;;生物質高壓液化技術研究進展[J];生物質化學工程;2006年01期
10 應浩;蔣劍春;;生物質氣化技術及開發(fā)應用研究進展[J];林產(chǎn)化學與工業(yè);2005年S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方昭賢;不同種類生物質熱裂解液化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759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xnylw/2675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