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RISPR/Cas系統(tǒng)的單堿基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11-27 18:26
基于CRISPR/Cas系統(tǒng)出現的單堿基編輯技術可以實現高效且簡便的單個堿基的替換編輯,其原理是將胞嘧啶脫氨酶(cytosine deaminase)或腺苷脫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與Cas9n(D10A)形成融合蛋白,通過CRISPR/Cas精準識別和定位DNA上的靶位點后,利用胞嘧啶脫氨酶或腺苷脫氨酶將靶點距離sgRNA位點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序列端的4~7位的單個堿基發(fā)生單堿基轉換或顛換。對基于CRISPR/Cas系統(tǒng)的單堿基編輯技術發(fā)現的歷史、組成和分類、工作原理進行了概述,并總結了該系統(tǒng)最新進展及應用。
【文章來源】: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20,40(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CBE系統(tǒng)原理示意圖
2019年,Abudayyeh等[9]建立了第一個能夠實現精確RNA編輯的CRISPR系統(tǒng)即REPAIR系統(tǒng),它是利用ADAR2的脫氨基結構域(ADARDD)與Cas13b相融合組成的,可實現單鏈RNA中單個堿基C到U的編輯。盡管相對于RNAi系統(tǒng),REPAIR系統(tǒng)的堿基編輯更精確,但是仍存在大量的脫靶現象。之后,Abudayyeh等[9]進一步優(yōu)化REPAIR系統(tǒng),將系統(tǒng)中的ADAR2換為胞苷脫氨酶,構建了胞苷脫氨酶功能的ADARDD與Cas13b相融合的RESCUE系統(tǒng)(圖4),RESCUE系統(tǒng)保留了從腺嘌呤(A)到次黃嘌呤(I)的編輯活性,可實現從C到U和從A到I的多重編輯。RESCUE系統(tǒng)與REPAIR系統(tǒng)相比,脫靶率減少,同時降低靶向目標編輯效率。利用RESCUE系統(tǒng)可實現編碼蛋白質功能的RNA特定堿基位點改變,擴展了單堿基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領域[9]。圖3 雙堿基編輯原理示意圖
圖3 雙堿基編輯原理示意圖
本文編號:3522819
【文章來源】: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20,40(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CBE系統(tǒng)原理示意圖
2019年,Abudayyeh等[9]建立了第一個能夠實現精確RNA編輯的CRISPR系統(tǒng)即REPAIR系統(tǒng),它是利用ADAR2的脫氨基結構域(ADARDD)與Cas13b相融合組成的,可實現單鏈RNA中單個堿基C到U的編輯。盡管相對于RNAi系統(tǒng),REPAIR系統(tǒng)的堿基編輯更精確,但是仍存在大量的脫靶現象。之后,Abudayyeh等[9]進一步優(yōu)化REPAIR系統(tǒng),將系統(tǒng)中的ADAR2換為胞苷脫氨酶,構建了胞苷脫氨酶功能的ADARDD與Cas13b相融合的RESCUE系統(tǒng)(圖4),RESCUE系統(tǒng)保留了從腺嘌呤(A)到次黃嘌呤(I)的編輯活性,可實現從C到U和從A到I的多重編輯。RESCUE系統(tǒng)與REPAIR系統(tǒng)相比,脫靶率減少,同時降低靶向目標編輯效率。利用RESCUE系統(tǒng)可實現編碼蛋白質功能的RNA特定堿基位點改變,擴展了單堿基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領域[9]。圖3 雙堿基編輯原理示意圖
圖3 雙堿基編輯原理示意圖
本文編號:3522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swxlw/352281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