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鏈非編碼RNA的輸運及功能
發(fā)布時間:2021-03-07 23:29
短鏈非編碼RNA(Small non-coding RNA)是一類長度不超過40 nt且不參與蛋白質編碼的RNA。短鏈非編碼RNA分子雖小,卻參與了包括細胞增殖、分化、凋亡、細胞代謝以及機體免疫在內的幾乎所有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和控制,在生命體內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一些短鏈非編碼RNA,如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以及小干擾RNA(siRNA),可對細胞內靶基因進行調控,其中某些可抑制體內一些致病基因如致癌基因表達的miRNA或siRNA被認為在針對癌癥等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本論文工作主要針對這兩類短鏈非編碼RNA,開發(fā)針對miRNA或siRNA的細胞內輸運及細胞內功能的實時監(jiān)測等的新方法。然而,由于miRNA類似物、miRNA抑制劑與siRNA本身帶有負電性,因此無法直接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發(fā)揮功能,且較容易被生物體內廣泛存在的核酸酶所降解。因此,開發(fā)將非編碼RNA輸運進入細胞的有效方法,實現(xiàn)將其高效運輸?shù)郊毎麅鹊耐瑫r保護其不被核酸酶等降解,這對于發(fā)展基于非編碼RNA的疾病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在輸運短鏈非編碼RNA進入細胞內的同時,若能有探針...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5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miRNA
1.1.1 miRNA的產生及生物學功能
1.1.2 miRNA的病理意義
1.1.3 miRNA的調控
1.2 siRNA
1.2.1 siRNA的結構與生物學功能
1.2.2 siRNA與疾病治療
1.3 短鏈非編碼RNA的運輸
1.3.1 基于病毒類載體的短鏈非編碼RNA運輸
1.3.2 基于脂質體的短鏈非編碼RNA運輸
1.3.3 基于有機高分子載體的短鏈非編碼RNA運輸
1.3.4 基于納米材料的短鏈非編碼RNA運輸
1.4 陽離子穿膜肽在核酸運輸中的應用
1.5 抗體在核酸運輸中的應用
1.6 短鏈非編碼RNA的臨床應用
1.6.1 miRNA的臨床應用
1.6.2 siRNA的臨床應用
1.7 立題依據(jù)
第二章 基于陽離子多肽的自組裝型miRNA靶向輸運系統(tǒng)
2.1 引言
2.2 實驗結果與討論
2.2.1 靶向性陽離子多肽的設計與合成
2.2.2 miRNA與兩種陽離子多肽自組裝反應的表征
2.2.3 自組裝形成的復合物向細胞內輸運miRNA的效率表征
2.2.4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的靶向能力評價
2.2.5 利用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輸運miRNA進細胞過程的研究
2.2.6 輸運進細胞的miRNA功能評價
2.2.7 混合細胞中利用該體系實現(xiàn)不同miRNA運輸?shù)讲煌毎械难芯?br> 2.3 本章小結
2.4 實驗部分
第三章 新型miRNA輸送/功能監(jiān)測一體化多肽探針的構建
3.1 引言
3.2 實驗結果與討論
cas3的構建"> 3.2.1 多功能多肽FA-R9-FPcas3的構建
cas3自組裝的表征"> 3.2.2 miRNA與多功能多肽FA-R9-FPcas3自組裝的表征
3.2.3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的細胞水平靶向能力評價
3.2.4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靶向運輸miRNA的機制研究
3.2.5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在活體中對miRNA的靶向運輸能力評價
3.2.6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靶向運輸miR-34a的同時實現(xiàn)對細胞內的Caspase-3的激活情況進行實時成像的研究
3.2.7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的治療效果評價
3.3 本章小結
3.4 實驗部分
第四章 基于碳點的還原響應型miRNA輸運方法
4.1 引言
4.2 實驗結果與討論
4.2.1 氨基修飾碳點的合成與表征
4.2.2 炔鍵修飾在3'末端的miRNA的合成與生物活性評估
4.2.3 基于碳點的還原響應型miRNA輸運系統(tǒng)的構建與表征
4.2.4 負載miRNA的碳點體外控制釋放表征
4.2.5 負載miRNA的碳點向細胞內輸運miRNA效率的表征
4.2.6 輸運進細胞的miRNA功能評價
4.3 本章小結
4.4 實驗部分
第五章 基于抗體靶向的光調控型siRNA輸運體系的構建
5.1 引言
5.2 實驗結果與討論
5.2.1 抗體-siRNA偶聯(lián)物的構建與表征
5.2.2 抗體-siRNA偶聯(lián)物光照下釋放siRNA能力評價
5.2.3 抗體-siRNA偶聯(lián)物細胞水平靶向能力評價及靶向運輸siRNA的機制研究
5.2.4 抗體-siRNA偶聯(lián)物對腫瘤細胞PD-L1表達量的影響評價
5.2.5 抗體-siRNA偶聯(lián)物對免疫治療效果影響評價
5.3 本章小結
5.4 實驗部分
全文總結
博士期間己發(fā)表論文、專利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069997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5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miRNA
1.1.1 miRNA的產生及生物學功能
1.1.2 miRNA的病理意義
1.1.3 miRNA的調控
1.2 siRNA
1.2.1 siRNA的結構與生物學功能
1.2.2 siRNA與疾病治療
1.3 短鏈非編碼RNA的運輸
1.3.1 基于病毒類載體的短鏈非編碼RNA運輸
1.3.2 基于脂質體的短鏈非編碼RNA運輸
1.3.3 基于有機高分子載體的短鏈非編碼RNA運輸
1.3.4 基于納米材料的短鏈非編碼RNA運輸
1.4 陽離子穿膜肽在核酸運輸中的應用
1.5 抗體在核酸運輸中的應用
1.6 短鏈非編碼RNA的臨床應用
1.6.1 miRNA的臨床應用
1.6.2 siRNA的臨床應用
1.7 立題依據(jù)
第二章 基于陽離子多肽的自組裝型miRNA靶向輸運系統(tǒng)
2.1 引言
2.2 實驗結果與討論
2.2.1 靶向性陽離子多肽的設計與合成
2.2.2 miRNA與兩種陽離子多肽自組裝反應的表征
2.2.3 自組裝形成的復合物向細胞內輸運miRNA的效率表征
2.2.4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的靶向能力評價
2.2.5 利用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輸運miRNA進細胞過程的研究
2.2.6 輸運進細胞的miRNA功能評價
2.2.7 混合細胞中利用該體系實現(xiàn)不同miRNA運輸?shù)讲煌毎械难芯?br> 2.3 本章小結
2.4 實驗部分
第三章 新型miRNA輸送/功能監(jiān)測一體化多肽探針的構建
3.1 引言
3.2 實驗結果與討論
cas3的構建"> 3.2.1 多功能多肽FA-R9-FPcas3的構建
cas3自組裝的表征"> 3.2.2 miRNA與多功能多肽FA-R9-FPcas3自組裝的表征
3.2.3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的細胞水平靶向能力評價
3.2.4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靶向運輸miRNA的機制研究
3.2.5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在活體中對miRNA的靶向運輸能力評價
3.2.6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靶向運輸miR-34a的同時實現(xiàn)對細胞內的Caspase-3的激活情況進行實時成像的研究
3.2.7 自組裝形成的納米復合物的治療效果評價
3.3 本章小結
3.4 實驗部分
第四章 基于碳點的還原響應型miRNA輸運方法
4.1 引言
4.2 實驗結果與討論
4.2.1 氨基修飾碳點的合成與表征
4.2.2 炔鍵修飾在3'末端的miRNA的合成與生物活性評估
4.2.3 基于碳點的還原響應型miRNA輸運系統(tǒng)的構建與表征
4.2.4 負載miRNA的碳點體外控制釋放表征
4.2.5 負載miRNA的碳點向細胞內輸運miRNA效率的表征
4.2.6 輸運進細胞的miRNA功能評價
4.3 本章小結
4.4 實驗部分
第五章 基于抗體靶向的光調控型siRNA輸運體系的構建
5.1 引言
5.2 實驗結果與討論
5.2.1 抗體-siRNA偶聯(lián)物的構建與表征
5.2.2 抗體-siRNA偶聯(lián)物光照下釋放siRNA能力評價
5.2.3 抗體-siRNA偶聯(lián)物細胞水平靶向能力評價及靶向運輸siRNA的機制研究
5.2.4 抗體-siRNA偶聯(lián)物對腫瘤細胞PD-L1表達量的影響評價
5.2.5 抗體-siRNA偶聯(lián)物對免疫治療效果影響評價
5.3 本章小結
5.4 實驗部分
全文總結
博士期間己發(fā)表論文、專利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0699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swxlw/30699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