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升溫目標下印度河流域極端降水事件及人口暴露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5-19 17:11
自工業(yè)革命以來,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全球氣候變化給當今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挑戰(zhàn)。氣候變化導致極端事件的頻次、強度可能變大,且事件的影響范圍、持續(xù)時間等基本特征也可能發(fā)生明顯改變,加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未來極端事件造成的不利影響可能更加嚴重,與降水有關的極端事件是變暖最嚴重的后果之一。位于南亞的印度河流域,是受極端降水事件危害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從極端降水事件的不利影響角度,以”強度-影響面積-持續(xù)時間”三維度來辨識極端降水事件,定量評估極端降水事件的人口暴露度,對防災減災政策的制定和人民生活保障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2015年底《巴黎協(xié)議》的成功簽署,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出了新的契機與挑戰(zhàn);不同升溫目標下極端事件的災害風險研究,可為氣候政策包括升溫目標選取、社會經濟發(fā)展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學依據。本論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觀測期印度河流域變暖顯著,增溫幅度從東南向西北遞增;降水量呈現”少雨-多雨-少雨-多雨”年代際振蕩,降水量在東南向西北帶狀區(qū)域顯著增加。未來不同RCPs情景下,預計21世紀流域內氣溫均呈顯著的上升趨勢,且增溫速率明顯快于全球的速率;降水量均呈現出微弱的波動上升趨勢,...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78203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技術路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6(3)不同升溫目標下極端降水事件人口暴露度的變化首先基于SSPs預估的人口數據,分析未來印度河流域人口變化狀況;然后RCPs與SSPs情景組合,分析2006-2099年極端降水事件人口暴露度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選擇相對于工業(yè)化革命升溫1.5°C和2°C作....
圖2.1印度河流域氣象和水文站空間分布
第二章研究區(qū)概況、數據與方法97個中國氣象局提供的1951-2017年逐日氣溫和降水資料。考慮到記錄的完整性和可比性,當測站缺失年份超過5%,該站未參加計算;當年內缺失超過5%,該年資料未參加計算[54]。經過嚴格的氣候界限值檢查和氣候極值檢查[55],研究保留了38個巴基斯坦氣....
圖2.2印度河流域氣候模式格點的空間分布圖
第二章研究區(qū)概況、數據與方法11本研究時間尺度選取1986-2099年。其中,選1986-2005年作為基準期(氣候變化影響評估中常見的時期),2006-2099年作為模式預估期。圖2.2印度河流域氣候模式格點的空間分布圖2.2.4人口數據印度河流域是由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和中....
圖2.32010年印度河流域人口密度空間圖分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2公里。圖2.32010年印度河流域人口密度空間圖分布以SSPs為核心的情景,反映了輻射強迫和社會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聯,每一個具體的SSP代表了一種發(fā)展模式,包括了相應的人口增長、經濟發(fā)展、技術進步、環(huán)境條件、公平原則、政府管理、全球化等發(fā)展特征和影響....
本文編號:39782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97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