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27日寧夏一次暴雨過程診斷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5-21 20:23
利用常規(guī)天氣觀測資料、多普勒雷達資料、美國國家環(huán)境預報中心(NCEP)FNL再分析資料(時間分辨率6小時,水平分辨率1°*1°)等,應用天氣學原理和天氣動力學診斷分析方法,對2019年6月25—27日寧夏一次暴雨天氣過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此次暴雨過程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是500 hPa低渦冷槽與高原槽、700 hPa低渦切變線。環(huán)流類型是典型的寧夏暴雨模式,即東高西低的環(huán)流形勢配合四股氣流。水汽源地是孟加拉灣,有3條水汽通道,濕層深厚。顯著的不穩(wěn)定層結和高層輻散低層輻合的動力結構利于強降水發(fā)生。雷達回波特征呈典型的混合型降水回波,強回波中心結構松散,強降水時段液態(tài)水含量顯著增大。1小時和3小時累積降水產品能反演出大降水區(qū),對于45 dBz以上的強降水落區(qū)和降水量有很好的反應。由于ECMWF模式預報的低渦切變線的位置與實況逐漸接近,ECMWF 24 h降水預報與實況比較一致。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天氣實況
2 環(huán)流背景及影響系統(tǒng)
2.1 高空形勢
2.2 地面氣壓場
2.3 探空資料及中尺度分析
2.4 綜合分析
3 水汽及動熱力條件分析
3.1 水汽條件分析
3.2 熱力條件分析
3.3 動力條件分析
4 雷達回波特征分析
5 數(shù)值預報產品檢驗
6 總結
本文編號:382139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天氣實況
2 環(huán)流背景及影響系統(tǒng)
2.1 高空形勢
2.2 地面氣壓場
2.3 探空資料及中尺度分析
2.4 綜合分析
3 水汽及動熱力條件分析
3.1 水汽條件分析
3.2 熱力條件分析
3.3 動力條件分析
4 雷達回波特征分析
5 數(shù)值預報產品檢驗
6 總結
本文編號:38213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8213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