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兩麓一次極端暴雪天氣多尺度配置及機制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10-04 20:37
利用逐小時雨量、常規(guī)與加密觀測、NCEP/NCAR再分析(0.25°×0.25°)及FY-2G衛(wèi)星相當黑體亮溫(TBB)等資料,分析2017年2月19—20日天山兩麓極端暴雪過程。結(jié)果表明:(1)暴雪發(fā)生在500 hPa南歐高壓脊衰退、烏拉爾山低槽與中亞偏南低槽結(jié)合并分段東移的環(huán)流背景下,暴雪時天山北麓高低空系統(tǒng)呈典型后傾結(jié)構(gòu),而天山南麓為典型"東西夾攻"形勢。(2)天山北麓低空西北急流及天山南麓低空偏東急流均為冷濕氣流,西北急流風速的增大比強降雪提早12 h,偏東急流建立較降雪提前6 h。(3)天山兩麓主要水汽輸送通道在850~400 hPa,水汽輻合主要在850~700 hPa,且850~700 hPa偏西水汽輸送強于600~400 hPa西南水汽輸送。(4)烏魯木齊降雪前位勢不穩(wěn)定加強,沙雅降雪前有明顯對流不穩(wěn)定,兩暴雪中心均有地形強迫產(chǎn)生并維持的次級環(huán)流圈和中尺度垂直上升運動,而沙雅暴雪的系統(tǒng)性動力作用小于烏魯木齊,而熱力作用強于烏魯木齊。(5)中尺度云團是造成天山兩麓暴雪的最直接影響系統(tǒng)。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暴雪過程概況
2 環(huán)流背景與高低空系統(tǒng)配置
2.1 500 h Pa環(huán)流背景與影響系統(tǒng)
2.2 高低空系統(tǒng)配置與地形影響
2.3 低空急流及其溫濕特性
2.3.1 天山北坡西北急流
2.3.2 南疆塔里木盆地偏東急流
3 水汽特征
3.1 水汽源地與輸送路徑
3.2 水汽輻合機制
4 天山兩麓暴雪中心中尺度特征
4.1 溫濕及垂直運動剖面結(jié)構(gòu)
4.1.1 天山北麓暴雪中心———烏魯木齊
4.1.2 天山南麓暴雪中心———沙雅
4.2 中尺度云團特征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天山北坡2次暴雪過程機理分析[J]. 莊曉翠,李健麗,李博淵,李如琦,賈麗紅.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9(01)
[2]2015年12月新疆極端暴雪天氣過程分析[J]. 張俊蘭,楊霞,李建剛,秦賀,閔月.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8(05)
[3]2015年12月烏魯木齊極端暴雪成因分析[J]. 許婷婷,張云惠,于碧馨,鄭育琳.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7(05)
[4]山東省南部一次極端特大暴雪過程診斷分析[J]. 胡順起,曹張馳,陳滔. 高原氣象. 2017(04)
[5]烏魯木齊“2015.12.11”極端暴雪天氣的綜合分析[J]. 張俊蘭,萬瑜,閔月.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7(01)
[6]2011年兩次中亞低渦影響南疆西部降雪機制分析[J]. 張云惠,于碧馨,譚艷梅,于艷. 高原氣象. 2016(05)
[7]烏魯木齊一次極端暴雪事件中尺度分析[J]. 張云惠,于碧馨,譚艷梅,劉晶. 氣象科技. 2016(03)
[8]新疆北部暖區(qū)強降雪中尺度環(huán)境與落區(qū)分析[J]. 莊曉翠,崔彩霞,李博淵,張林梅. 高原氣象. 2016(01)
[9]新疆北部強降雪天氣研究若干進展[J]. 莊曉翠,李博淵,李如琦,周鴻奎.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6(01)
[10]南疆西部一次罕見大暴雪過程分析[J]. 楊霞,張云惠,趙逸舟,馬超,趙鳳環(huán). 高原氣象. 2015(05)
本文編號:3685720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暴雪過程概況
2 環(huán)流背景與高低空系統(tǒng)配置
2.1 500 h Pa環(huán)流背景與影響系統(tǒng)
2.2 高低空系統(tǒng)配置與地形影響
2.3 低空急流及其溫濕特性
2.3.1 天山北坡西北急流
2.3.2 南疆塔里木盆地偏東急流
3 水汽特征
3.1 水汽源地與輸送路徑
3.2 水汽輻合機制
4 天山兩麓暴雪中心中尺度特征
4.1 溫濕及垂直運動剖面結(jié)構(gòu)
4.1.1 天山北麓暴雪中心———烏魯木齊
4.1.2 天山南麓暴雪中心———沙雅
4.2 中尺度云團特征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天山北坡2次暴雪過程機理分析[J]. 莊曉翠,李健麗,李博淵,李如琦,賈麗紅.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9(01)
[2]2015年12月新疆極端暴雪天氣過程分析[J]. 張俊蘭,楊霞,李建剛,秦賀,閔月.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8(05)
[3]2015年12月烏魯木齊極端暴雪成因分析[J]. 許婷婷,張云惠,于碧馨,鄭育琳.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7(05)
[4]山東省南部一次極端特大暴雪過程診斷分析[J]. 胡順起,曹張馳,陳滔. 高原氣象. 2017(04)
[5]烏魯木齊“2015.12.11”極端暴雪天氣的綜合分析[J]. 張俊蘭,萬瑜,閔月.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7(01)
[6]2011年兩次中亞低渦影響南疆西部降雪機制分析[J]. 張云惠,于碧馨,譚艷梅,于艷. 高原氣象. 2016(05)
[7]烏魯木齊一次極端暴雪事件中尺度分析[J]. 張云惠,于碧馨,譚艷梅,劉晶. 氣象科技. 2016(03)
[8]新疆北部暖區(qū)強降雪中尺度環(huán)境與落區(qū)分析[J]. 莊曉翠,崔彩霞,李博淵,張林梅. 高原氣象. 2016(01)
[9]新疆北部強降雪天氣研究若干進展[J]. 莊曉翠,李博淵,李如琦,周鴻奎.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6(01)
[10]南疆西部一次罕見大暴雪過程分析[J]. 楊霞,張云惠,趙逸舟,馬超,趙鳳環(huán). 高原氣象. 2015(05)
本文編號:36857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6857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