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大湖對雪災的潛在影響(英文)
發(fā)布時間:2022-02-14 23:52
湖泊可影響局地天氣系統(tǒng)和降水,這種降水被稱為"湖泊效應降水".青藏高原30.5°~32°N區(qū)域有一個典型的湖泊群(含9個面積大于400 km2的湖泊).根據(jù)2002~2017年衛(wèi)星積雪資料,發(fā)現(xiàn)湖泊群附近的湖泊效應降雪多集中在10~12月間以及湖泊的下風區(qū)(東部).其中,西藏第二大湖納木錯的湖泊效應降雪最為顯著;結合西藏當雄縣志(2017版)以及2018年實測,發(fā)現(xiàn)納木錯區(qū)域有3次雪災事件發(fā)生在10~12月間,分別是1994年11月、1997年10~11月以及2018年10月.觀測顯示2018年10月納木錯東部雪深超50 cm,而其西部則不足5 cm,形成巨大反差;這也是自2005年中國科學院納木錯綜合觀測站建立以來觀測到的10月最大降雪事件.通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的數(shù)值模擬解析,發(fā)現(xiàn)3次雪災事件中湖泊效應降雪對下風區(qū)積雪的貢獻率均超過50%.因納木錯區(qū)域居民相對較多,湖泊效應引起或加劇的雪災值得持續(xù)關注和深入研究.
【文章來源】:Science Bulletin. 2020,65(20)EISCI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本文編號:3625492
【文章來源】:Science Bulletin. 2020,65(20)EISCI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本文編號:36254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62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