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Z下墊面數(shù)據(jù)的應用對于城市氣象環(huán)境模擬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1-16 17:18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地區(qū)建筑物的形態(tài)結構不斷地發(fā)生變化。這對城市氣象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顯著的影響,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人體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威脅和挑戰(zhàn)。因此,需要更加準確地對城市氣象進行預警和預報,這離不開精細的城市下墊面數(shù)據(jù)。本文利用世界城市數(shù)據(jù)庫訪問門戶(WUDAPT)提供的局地氣候區(qū)(LCZ)的分類方法制作LCZ精細城市下墊面,并運用到WRF模式中對北京、上海、武漢、重慶的高溫熱浪過程進行模擬,從而來研究和評估LCZ精細下墊面數(shù)據(jù)的應用對城市氣象環(huán)境模擬的影響。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1)LCZ與MODIS下墊面模擬的地表熱通量差值大小與不同LCZ下墊面特征有關.14時,北京兩種下墊面模擬的感熱通量差值在LCZ1-LCZ3下墊面區(qū)域達到最大,約130W/m2。而在上海,LCZ5-LCZ8下墊面區(qū)域兩個算例模擬的感熱差值最大,最大差值在180W/m2左右。(2)05時LCZ與MODIS模擬的2m氣溫的差值大于14時的差值,北京兩種下墊面模擬的LCZ3、LCZ5的溫差最大,約3.2℃,而重慶是LCZ6-LCZ8下墊面對應的模擬溫差最大,約2�!妗#�3...
【文章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局地氣候區(qū)(LCZ)分類方案及17種標準分類[55]
北京市訓練樣本截圖及LCZ分類結果圖
上海市訓練樣本截圖及LCZ分類結果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城市群的競爭力及對區(qū)域差異的影響[J]. 張凡,寧越敏,婁曦陽. 地理研究. 2019(07)
[2]基于WUDAPT方法的成都市局地氣候分區(qū)地圖構建及其規(guī)劃應用研究[J]. 陳方麗,黃媛. 城市建筑. 2018(20)
[3]武漢市下墊面變化對大氣污染物擴散和氣象要素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J]. 蔣寧潔,王繁強,劉學春,張軒,趙海軍.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6(06)
[4]我國主要城市高溫熱浪時空分布特征[J]. 談建國,鄭有飛. 氣象科技. 2013(02)
[5]新一代中尺度預報模式(WRF)國內(nèi)應用進展[J]. 王曉君,馬浩. 地球科學進展. 2011(11)
[6]成都精細下墊面信息對城市氣象影響的模擬試驗[J]. 肖丹,陳靜,陳章,張波. 氣象. 2011(03)
[7]高溫熱浪指標研究[J]. 黃卓,陳輝,田華. 氣象. 2011(03)
[8]城市化對局地氣候的影響分析[J]. 郭凌曜.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 2009(03)
[9]中國高溫熱浪危害特征的研究綜述[J]. 徐金芳,鄧振鏞,陳敏. 干旱氣象. 2009(02)
[10]城市化發(fā)展與氣象環(huán)境影響的觀測與分析研究[J]. 鄭秋萍,劉紅年,陳燕. 氣象科學. 2009(02)
碩士論文
[1]基于局地氣候分區(qū)的宏觀尺度城市形態(tài)建模及城市微氣候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D]. 王坦.南京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499253
【文章來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局地氣候區(qū)(LCZ)分類方案及17種標準分類[55]
北京市訓練樣本截圖及LCZ分類結果圖
上海市訓練樣本截圖及LCZ分類結果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城市群的競爭力及對區(qū)域差異的影響[J]. 張凡,寧越敏,婁曦陽. 地理研究. 2019(07)
[2]基于WUDAPT方法的成都市局地氣候分區(qū)地圖構建及其規(guī)劃應用研究[J]. 陳方麗,黃媛. 城市建筑. 2018(20)
[3]武漢市下墊面變化對大氣污染物擴散和氣象要素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J]. 蔣寧潔,王繁強,劉學春,張軒,趙海軍.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6(06)
[4]我國主要城市高溫熱浪時空分布特征[J]. 談建國,鄭有飛. 氣象科技. 2013(02)
[5]新一代中尺度預報模式(WRF)國內(nèi)應用進展[J]. 王曉君,馬浩. 地球科學進展. 2011(11)
[6]成都精細下墊面信息對城市氣象影響的模擬試驗[J]. 肖丹,陳靜,陳章,張波. 氣象. 2011(03)
[7]高溫熱浪指標研究[J]. 黃卓,陳輝,田華. 氣象. 2011(03)
[8]城市化對局地氣候的影響分析[J]. 郭凌曜.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 2009(03)
[9]中國高溫熱浪危害特征的研究綜述[J]. 徐金芳,鄧振鏞,陳敏. 干旱氣象. 2009(02)
[10]城市化發(fā)展與氣象環(huán)境影響的觀測與分析研究[J]. 鄭秋萍,劉紅年,陳燕. 氣象科學. 2009(02)
碩士論文
[1]基于局地氣候分區(qū)的宏觀尺度城市形態(tài)建模及城市微氣候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D]. 王坦.南京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499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49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