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氣象學論文 >

臺風登陸廣東前后的地閃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9-06 05:11
  利用2006—2018年廣東電力系統(tǒng)的地閃定位資料以及臺風路徑和強度資料,以同期登陸廣東的38個臺風過程閃電活動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廣東登陸臺風的時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強度臺風登陸廣東前后總的閃電特征。結果表明:2006—2018年在廣東登陸的臺風達到38個,年均約3個。平均單位臺風閃電頻數(shù)年際呈震蕩變化;8月最多,5月最少;17:00最多,05:00最少。一般情況下,臺風強度越強,登陸后閃電頻數(shù)減少得更為迅速;而臺風越弱,登陸后閃電頻數(shù)減少得不明顯,有些甚至出現(xiàn)了明顯的增加。登陸前后閃電活動空間分布特征呈明顯的結構非對稱性,在臺風移動方向上閃電活動更為活躍,閃電主要出現(xiàn)在其移動方向的左側活動,臺風有向其外圍強閃電活動密集區(qū)域移動的趨勢。不同等級的臺風在登陸前后閃電的頻數(shù)均主要集中在外雨帶,單位臺風登陸前后平均閃電密度呈"兩高一低"型,即內(nèi)核區(qū)、外雨帶的閃電密度高于內(nèi)雨帶。 

【文章來源】:廣東氣象. 2020,42(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臺風登陸廣東前后的地閃特征


2006—2018年廣東登陸臺風的逐年分布

變化曲線,頻數(shù),臺風,變化曲線


由圖2c可知,單位臺風的平均閃電頻數(shù)的時刻變化呈明顯的“單峰”分布,閃電高發(fā)期主要集中于14:00—21:00,單位臺風平均閃電頻數(shù)峰值出現(xiàn)在17:00,谷值出現(xiàn)在05:00。12:00—17:00閃電頻數(shù)快速增加,到17:00達到峰值,閃電活動開始減少,17:00—21:00閃電活動依然維持穩(wěn)定的強度,直到凌晨05:00出現(xiàn)谷值。3.2 空間分布

路徑圖,強臺風,活動空間,臺風


臺風登陸后閃電頻次明顯減少,而正極性閃電活動的比例則明顯增加。登陸前后閃電活動的空間分布特征呈明顯的結構非對稱性,在臺風移動方向上閃電活動更為活躍,閃電主要出現(xiàn)在其移動方向的左側活動。由此可見,臺風有向其外圍強閃電活動密集區(qū)域移動的趨勢,當臺風登陸前移動方向相對穩(wěn)定時,可以嘗試運用閃電活動的發(fā)展趨勢來預測臺風的移動方向和登陸位置。3.3 徑向分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04—2013年惠州市閃電的特征分析[J]. 黃潮,劉建龍,湯冬平,劉昌,陳雷文,葉庭銘,賴樂圓,李明華.  廣東氣象. 2019(06)
[2]肇慶市雷電活動的規(guī)律[J]. 趙鑫,趙永云,黎鳳嬌,裴蘇華,王宇欣.  廣東氣象. 2019(05)
[3]深圳市2014—2017年雷電預警時效分析[J]. 邱宗旭,蔡然,羅欣,蘇耀墀,吳少峰,范晶晶.  廣東氣象. 2019(01)
[4]2013—2016年深圳雷電活動和雷災特征的分析[J]. 曾慶鋒,徐棟璞,江崟,羅紅艷,楊悅新.  廣東氣象. 2017(06)
[5]西北太平洋地區(qū)熱帶氣旋閃電活動的氣候學特征及其與氣旋強度變化的關系[J]. 王芳,郄秀書,崔雪東.  大氣科學. 2017(06)
[6]梅州地區(qū)兩次雷暴過程的多尺度氣象資料分析[J]. 郭青,陳玉華,吳文婷,曾東好,高國靖.  廣東氣象. 2017(01)
[7]2000—2007年登陸臺風中閃電活動與降水特征[J]. 王艷,鄭棟,張義軍.  應用氣象學報. 2011(03)
[8]0709號超強臺風圣帕(Sepat)的閃電活動特征[J]. 潘倫湘,郄秀書.  大氣科學. 2010(06)
[9]2007年一次強雷暴的多普勒雷達特征及雷電防御[J]. 李厚偉,周靜,胡端英,吳振強.  廣東氣象. 2008(02)



本文編號:33868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3868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3ec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