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氣象學論文 >

玉龍雪山地區(qū)雪冰中微粒的時空變化特征及環(huán)境指示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17:41
  冰凍圈在氣候系統(tǒng)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對太陽輻射有較高的反射率、低的熱傳導率和大的熱容量并且在驅動深海環(huán)流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全球和區(qū)域氣候變化是當前眾所關注的重大問題之一,大氣環(huán)境污染及霧霾天氣是當前影響人類社會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現(xiàn)象之一。作為影響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因子,大氣粉塵氣溶膠對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需要深入研究。高海拔地區(qū)雪冰中沉積的粉塵微粒的研究能夠提供對地理圈層之間相互作用的新認識,同時有助于對物質遷移轉化機理的深入理解。雪冰是大氣中各種物質的存儲庫,大氣粉塵信息能夠被很好地記錄和保存在雪冰中。沉積在高海拔地區(qū)雪冰中的粉塵微?梢院芎玫姆从澈椭甘敬髿猸h(huán)境狀況,冰芯不溶粉塵微粒的研究對氣候環(huán)境變化的恢復和重建具有重要作用。大氣中粉塵氣溶膠是重要的大氣組成部分,能夠影響地球表面的輻射平衡,中和降水中的酸性物質,作為地球氣候系統(tǒng)的輻射強迫因子,同溫室氣體、太陽輻射以及地表特征的變化等因素一道扮演著改變地球系統(tǒng)能量收支平衡的重要角色,是氣候變化的驅動因子。玉龍雪山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的最南端,區(qū)域氣候環(huán)境特殊,同時受到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及西風環(huán)流等多種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影響。分布于該地區(qū)...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粉塵微粒的研究進展
        1.2.2 雪冰及降水化學的研究進展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
    2.1 地理位置
    2.2 氣候特征
    2.3 水資源分布及狀況
    2.4 地質地貌
    2.5 麗江市及甘海子概況
第三章 樣品采集與實驗分析
    3.1 雪冰樣品野外采集及分析
    3.2 雨水樣品采集和實驗分析
        3.2.1 樣品采集
        3.2.2 雨水化學分析
    3.3 氣象數(shù)據(jù)
    3.4 雨水化學的統(tǒng)計分析
    3.5 水體中微粒含量的測定
    3.6 微粒的統(tǒng)計方法
第四章 玉龍雪山地區(qū)雪冰理化特征
    4.1 表層雪和新降雪的化學組成
    4.2 雪坑剖面的物理性質
    4.3 雪坑化學
    4.4 主要離子含量的季節(jié)性變化
        4.4.1 表層雪中離子含量的季節(jié)性變化
        4.4.2 雪坑化學及含量的季節(jié)性特征
    4.5 雪冰中主要離子豐度的季節(jié)性
    4.6 化學組分的因子分析和相關性分析
        4.6.1 季風季節(jié)雪冰中離子含量的因子分析
        4.6.2 非季風季節(jié)化學離子含量的因子分析
    4.7 雪冰中主要離子的空間變化
    4.8 研究區(qū)盛行氣團及微粒來源分析
    4.9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玉龍雪山地區(qū)雪冰中現(xiàn)代大氣粉塵沉降的時空特征
    5.1 微粒濃度及沉降
    5.2 水體中微粒的季節(jié)變化
    5.3 水體中微粒的空間分布
    5.4 雪坑剖面中微粒含量變化
    5.5 微粒的粒徑分布和粉塵源區(qū)探討
    5.6 粉塵擴散和盛行大氣環(huán)流分析
    5.7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麗江-玉龍雪山地區(qū)大氣降水的化學組成特征
    6.1 雨水pH值的變化
    6.2 降水的化學組成
    6.3 雨水化學的季節(jié)變化
    6.4 雨水中酸化和中和潛力分析
    6.5 海鹽氣溶膠的貢獻
    6.6 雨水化學的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
        6.6.1 因子分析
        6.6.2 聚類分析
    6.7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7.2 創(chuàng)新點
    7.3 展望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球冰凍圈現(xiàn)狀和未來變化的最新評估:IPCC WGI AR5 SPM發(fā)布[J]. 任賈文.  冰川凍土. 2013(05)
[2]祁連山西段冰川積雪中大氣粉塵沉積特征[J]. 董志文,秦大河,任賈文,秦翔,徐建中,孫維君.  地理學報. 2013(01)
[3]青藏高原冰川雪坑中離子濃度的區(qū)域特征及來源分析[J]. 武小波,李全蓮,王寧練,蒲健辰,賀建橋,張春文.  環(huán)境科學. 2011(04)
[4]中國西部冰凍圈地區(qū)大氣降水化學的研究進展[J]. 李向應,秦大河,韓添丁,成鵬.  地理科學進展. 2011(01)
[5]天山高山區(qū)與郊區(qū)降水中顆粒物特征的比較[J]. 董志文,李忠勤.  水科學進展. 2011(01)
[6]哈密廟爾溝平頂冰川積雪中粉塵微粒沉積特征[J]. 董志文,李忠勤,張明軍,王文彬,王飛騰.  環(huán)境化學. 2010(03)
[7]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erosol and Fresh Snow and Tourism Influences at Baishui Glacier No.1 from Mt. Yulong,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J]. 張寧寧,何元慶,Wilfred H Theakstone,龐洪喜.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0(02)
[8]Seasonal features of aerosol particles recorded in snow from Mt. Qomolangma (Everest)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J]. CONG Zhiyuan1,3, KANG Shichang1,2,, QIN Dahe2 1. 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ospheric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 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07)
[9]長江源區(qū)各拉丹冬峰雪冰中微粒季節(jié)變化及其環(huán)境意義[J]. 張玉蘭,康世昌,張強弓,叢志遠,張擁軍.  環(huán)境科學. 2008(08)
[10]天山東部冰川積雪中大氣粉塵的沉積特征[J]. 董志文,李忠勤,王飛騰,張明軍.  地理學報. 2008(05)



本文編號:32001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2001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ee5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