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背景區(qū)域大氣氣溶膠吸濕增長特性觀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4 16:57
氣溶膠吸濕增長對氣溶膠的光學特性有顯著影響,對能見度降低、霧霾現(xiàn)象產(chǎn)生有重要貢獻。長江三角洲是我國人口最為稠密、經(jīng)濟最為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為了更好的了解長三角背景區(qū)域氣溶膠吸濕增長對散射特性的影響、評估不同相對濕度下氣溶膠的輻射強迫,2013年1月到9月,我們在臨安區(qū)域大氣本底站開展了“干”、“濕”條件下氣溶膠散射系數(shù)、干狀態(tài)下氣溶膠數(shù)譜分布和化學組分等的觀測試驗。觀測獲得了1-9月份450nm、550nm和700nm波長下氣溶膠散射系數(shù)和后向散射系數(shù)。散射系數(shù)sp,450nm,550nm,700nm平均值分別為213.6±174.1Mm-1、168.0±117.6Mm-1和117.6±104.2Mm-1,后向散射系數(shù)bsp,450nm,550nm,700nm平均值分別為24.3±18.7Mm-1、20.0±15.5Mm-1和17.5±13.8Mm-1。1-5月份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因子f(85%)、后向散射吸濕增長因子fb(85%)和后向散射比吸濕增長因子f (85%)的平均值分別為1.56±0.09、1.24±0.07和0.80±0.04。本研究的散射吸濕增長因子f(RH)遠低于美國國...
【文章來源】: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大氣氣溶膠理化特性
1.2 大氣氣溶膠吸濕增長特性
1.2.1 氣溶膠吸濕增長對粒徑的影響
1.2.2 氣溶膠吸濕增長對散射特性的影響
1.2.3 氣溶膠吸濕增長對輻射特性的影響
1.3 相對濕度對氣溶膠散射特性影響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外研究進展
1.3.2 國內(nèi)研究進展
1.4 長三角背景區(qū)域氣溶膠吸濕增長特性研究意義及論文主要內(nèi)容
第二章 站點和實驗介紹
2.1 站點介紹
2.2 觀測項目
2.2.1 共進氣系統(tǒng)
2.2.2 積分濁度儀
2.2.3 其他有關測量儀器
2.3 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因子測量系統(tǒng)搭建
2.4 質(zhì)量控制
2.5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氣溶膠散射特性
3.1 氣溶膠散射特性變化特征
3.1.1 散射系數(shù)和后向散射系數(shù)變化特征
3.1.2 (?)ngstr(?)m 指數(shù)及后向散射比變化特征
3.2 地面風對氣溶膠散射系數(shù)的影響
10質(zhì)量濃度與散射系數(shù)關系"> 3.3 PM10質(zhì)量濃度與散射系數(shù)關系
3.4 散射系數(shù)與大氣能見度的關系
3.5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氣溶膠的吸濕增長特性
4.1 引言
4.2 吸濕增長基本特征
4.3 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的影響因子
4.3.1 散射系數(shù)對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的影響
4.3.2 測量波長對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的影響
4.3.3 化學組分對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的影響
4.3.4 沙塵天氣影響下顆粒物吸濕特性
4.3.5 氣團來源對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的影響
4.4 散射吸濕增長因子的參數(shù)化擬合
4.4.1 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曲線雙參數(shù)擬合
4.4.2 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曲線的影響因子
4.5 氣溶膠吸濕增長對輻射強迫的影響
4.6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與展望
5.1 研究結(jié)論
5.2 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
5.3 未來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的亮點結(jié)論[J]. 秦大河,Thomas Stocker.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4(01)
[2]南京北郊氣溶膠散射特性觀測研究[J]. 高瀾,邱玉珺,朱彬. 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 2013(02)
[3]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近30年非霧天能見度特征分析[J]. 張恩紅,朱彬,曹云昌,王紅磊. 氣象. 2012(08)
[4]大氣氣溶膠吸濕性質(zhì)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J]. 劉新罡,張遠航. 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 2010(06)
[5]河西春季沙塵氣溶膠粒子散射特性的初步研究[J]. 田磊,張武,史晉森,黃建平,宋松濤,丁曉東,閉建榮,曹賢杰,張鐳. 高原氣象. 2010(04)
[6]A Closure Study of Aerosol Hygroscopic Growth Factor during the 2006 Pearl River Delta Campaign[J]. 劉新罡,張遠航,溫夢婷,王京麗,Jinsang JUNG,張士煜,胡敏,曾立民,Young Joon KIM.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04)
[7]上海浦東地區(qū)氣溶膠散射系數(shù)及影響因子[J]. 許建明,耿福海,甄燦明,高偉.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0(01)
[8]Hygroscopic growth of aerosol scattering coefficient: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urban and suburban sites at winter in Beijing[J]. Peng Yan~a, Xiaole Pan~a, Jie Tang~a, Xiuji Zhou~a, Renjian Zhang~b, Limin Zeng~c a Key Laboratory for Atmospheric Chemistry (LAC), Center for Atmospheric Watch and Services of CMA,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b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c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Particuology. 2009(01)
[9]中國北方氣溶膠散射和PM10濃度特征[J]. 延昊,矯梅燕,趙琳娜,張志剛,牛若蕓. 高原氣象. 2008(04)
[10]北京市區(qū)大氣氣溶膠散射系數(shù)親水增長的觀測研究[J]. 顏鵬,潘小樂,湯潔,周秀驥,曾立民. 氣象學報. 2008(01)
博士論文
[1]大氣中亞微米顆粒物吸濕性及光學特性的實驗室模擬研究[D]. 胡大偉.復旦大學 2012
[2]泰山大氣氣溶膠數(shù)譜分布特征及光學特性研究[D]. 沈小靜.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2012
碩士論文
[1]我國東部地區(qū)氣溶膠光學特性觀測研究[D]. 柯宗建.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2004
本文編號:3157727
【文章來源】: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大氣氣溶膠理化特性
1.2 大氣氣溶膠吸濕增長特性
1.2.1 氣溶膠吸濕增長對粒徑的影響
1.2.2 氣溶膠吸濕增長對散射特性的影響
1.2.3 氣溶膠吸濕增長對輻射特性的影響
1.3 相對濕度對氣溶膠散射特性影響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外研究進展
1.3.2 國內(nèi)研究進展
1.4 長三角背景區(qū)域氣溶膠吸濕增長特性研究意義及論文主要內(nèi)容
第二章 站點和實驗介紹
2.1 站點介紹
2.2 觀測項目
2.2.1 共進氣系統(tǒng)
2.2.2 積分濁度儀
2.2.3 其他有關測量儀器
2.3 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因子測量系統(tǒng)搭建
2.4 質(zhì)量控制
2.5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氣溶膠散射特性
3.1 氣溶膠散射特性變化特征
3.1.1 散射系數(shù)和后向散射系數(shù)變化特征
3.1.2 (?)ngstr(?)m 指數(shù)及后向散射比變化特征
3.2 地面風對氣溶膠散射系數(shù)的影響
10質(zhì)量濃度與散射系數(shù)關系"> 3.3 PM10質(zhì)量濃度與散射系數(shù)關系
3.4 散射系數(shù)與大氣能見度的關系
3.5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氣溶膠的吸濕增長特性
4.1 引言
4.2 吸濕增長基本特征
4.3 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的影響因子
4.3.1 散射系數(shù)對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的影響
4.3.2 測量波長對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的影響
4.3.3 化學組分對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的影響
4.3.4 沙塵天氣影響下顆粒物吸濕特性
4.3.5 氣團來源對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的影響
4.4 散射吸濕增長因子的參數(shù)化擬合
4.4.1 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曲線雙參數(shù)擬合
4.4.2 氣溶膠散射吸濕增長曲線的影響因子
4.5 氣溶膠吸濕增長對輻射強迫的影響
4.6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與展望
5.1 研究結(jié)論
5.2 本文創(chuàng)新之處
5.3 未來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的亮點結(jié)論[J]. 秦大河,Thomas Stocker.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4(01)
[2]南京北郊氣溶膠散射特性觀測研究[J]. 高瀾,邱玉珺,朱彬. 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 2013(02)
[3]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近30年非霧天能見度特征分析[J]. 張恩紅,朱彬,曹云昌,王紅磊. 氣象. 2012(08)
[4]大氣氣溶膠吸濕性質(zhì)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J]. 劉新罡,張遠航. 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 2010(06)
[5]河西春季沙塵氣溶膠粒子散射特性的初步研究[J]. 田磊,張武,史晉森,黃建平,宋松濤,丁曉東,閉建榮,曹賢杰,張鐳. 高原氣象. 2010(04)
[6]A Closure Study of Aerosol Hygroscopic Growth Factor during the 2006 Pearl River Delta Campaign[J]. 劉新罡,張遠航,溫夢婷,王京麗,Jinsang JUNG,張士煜,胡敏,曾立民,Young Joon KIM.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04)
[7]上海浦東地區(qū)氣溶膠散射系數(shù)及影響因子[J]. 許建明,耿福海,甄燦明,高偉.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0(01)
[8]Hygroscopic growth of aerosol scattering coefficient: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urban and suburban sites at winter in Beijing[J]. Peng Yan~a, Xiaole Pan~a, Jie Tang~a, Xiuji Zhou~a, Renjian Zhang~b, Limin Zeng~c a Key Laboratory for Atmospheric Chemistry (LAC), Center for Atmospheric Watch and Services of CMA,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b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c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Particuology. 2009(01)
[9]中國北方氣溶膠散射和PM10濃度特征[J]. 延昊,矯梅燕,趙琳娜,張志剛,牛若蕓. 高原氣象. 2008(04)
[10]北京市區(qū)大氣氣溶膠散射系數(shù)親水增長的觀測研究[J]. 顏鵬,潘小樂,湯潔,周秀驥,曾立民. 氣象學報. 2008(01)
博士論文
[1]大氣中亞微米顆粒物吸濕性及光學特性的實驗室模擬研究[D]. 胡大偉.復旦大學 2012
[2]泰山大氣氣溶膠數(shù)譜分布特征及光學特性研究[D]. 沈小靜.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2012
碩士論文
[1]我國東部地區(qū)氣溶膠光學特性觀測研究[D]. 柯宗建.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2004
本文編號:31577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15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