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潛在蒸散量模型適用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8 12:38
為找出適用于江西省的潛在蒸散量(ET0)簡化計算模型,在僅有溫度資料下得出精度最高的模型,本文以區(qū)域內南昌、南城、贛州、景德鎮(zhèn)和吉安5個站點1961~2017年的逐日氣象資料為基礎,計算Penman-Monteith(PM)模型、極限學習機(ELM)模型、支持向量機(SVM)模型、隨機森林(RF)模型、M5樹(M5T)模型和Hargreaves(HS)模型的逐日ET0數據,結果表明:ELM模型ET0日值擬合方程斜率為0.973~1.151,與標準值"1"最接近,月值與PM模型標準值擬合效果最高,5個站點RMSE為0.331~0.457mm/d,而R2和Ens分別達到了0.945~0.969和0.944~0.969,誤差最低而一致性最高,綜合表明ELM模型精度最高,可作為江西省ET0計算的標準模型使用.
【文章來源】:江西水利科技. 2020,46(03)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ELM模型原理圖
圖2為不同模型在不同站點ET0日值與PM模型計算值的擬合結果。由圖中可以看出,不同模型擬合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ELM模型在不同站點的擬合效果最好,擬合方程斜率分別為1.106、0.973、1.151、1.090和1.055,與標準值“1”最為接近。SVM模型的精度次之,在5個站點的擬合方程斜率分別為0.858、0.790、0.895、0.877和0.888,RF模型和M5T模型的精度較低,而HS模型的精度最低,與PM模型計算結果的擬合方程斜率僅為0.548、0.583、0.652、0.642和0.624,與標準值“1”的差距較大。圖2 南昌站PM模型與預測模型ET0擬合結果分析
南昌站PM模型與預測模型ET0擬合結果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江蘇省參考作物蒸散量的時空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J]. 王蒙,劉春偉,邱讓建,張佩,張方敏. 灌溉排水學報. 2020(04)
[2]鄱陽湖蒸發(fā)量對氣象因子響應研究[J]. 歐陽千林,黃孝明. 江西水利科技. 2019(05)
[3]基于溫度的參考作物蒸散量計算方法的適用性評價[J]. 劉倩,張方敏,李威鵬,楊雷剛,景元書.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 2019(02)
[4]實測草坪蒸散量評價P-M模型在北京地區(qū)適用性[J]. 袁小環(huán),滕文軍,張輝,武菊英,楊學軍.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07)
[5]機器學習模型在河北省參考作物蒸散量計算中的比較[J]. 張薇,霍樹義,賈悅. 節(jié)水灌溉. 2018(04)
[6]基于稱重式蒸滲儀實測日值評價16種參考作物蒸散量(ET0)模型[J]. 劉曉英,李玉中,鐘秀麗,曹金峰,袁小環(huán). 中國農業(yè)氣象. 2017(05)
[7]基于反距離權重法的長江流域參考作物蒸散量算法適用性評價[J]. 賈悅,崔寧博,魏新平,龔道枝,胡笑濤.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6(06)
[8]基于極限學習機的參考作物蒸散量預測模型[J]. 馮禹,崔寧博,龔道枝,魏新平,王君勤.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5(S1)
本文編號:3105572
【文章來源】:江西水利科技. 2020,46(03)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ELM模型原理圖
圖2為不同模型在不同站點ET0日值與PM模型計算值的擬合結果。由圖中可以看出,不同模型擬合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ELM模型在不同站點的擬合效果最好,擬合方程斜率分別為1.106、0.973、1.151、1.090和1.055,與標準值“1”最為接近。SVM模型的精度次之,在5個站點的擬合方程斜率分別為0.858、0.790、0.895、0.877和0.888,RF模型和M5T模型的精度較低,而HS模型的精度最低,與PM模型計算結果的擬合方程斜率僅為0.548、0.583、0.652、0.642和0.624,與標準值“1”的差距較大。圖2 南昌站PM模型與預測模型ET0擬合結果分析
南昌站PM模型與預測模型ET0擬合結果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江蘇省參考作物蒸散量的時空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J]. 王蒙,劉春偉,邱讓建,張佩,張方敏. 灌溉排水學報. 2020(04)
[2]鄱陽湖蒸發(fā)量對氣象因子響應研究[J]. 歐陽千林,黃孝明. 江西水利科技. 2019(05)
[3]基于溫度的參考作物蒸散量計算方法的適用性評價[J]. 劉倩,張方敏,李威鵬,楊雷剛,景元書.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 2019(02)
[4]實測草坪蒸散量評價P-M模型在北京地區(qū)適用性[J]. 袁小環(huán),滕文軍,張輝,武菊英,楊學軍.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8(07)
[5]機器學習模型在河北省參考作物蒸散量計算中的比較[J]. 張薇,霍樹義,賈悅. 節(jié)水灌溉. 2018(04)
[6]基于稱重式蒸滲儀實測日值評價16種參考作物蒸散量(ET0)模型[J]. 劉曉英,李玉中,鐘秀麗,曹金峰,袁小環(huán). 中國農業(yè)氣象. 2017(05)
[7]基于反距離權重法的長江流域參考作物蒸散量算法適用性評價[J]. 賈悅,崔寧博,魏新平,龔道枝,胡笑濤.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6(06)
[8]基于極限學習機的參考作物蒸散量預測模型[J]. 馮禹,崔寧博,龔道枝,魏新平,王君勤.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5(S1)
本文編號:31055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10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