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ES_MESO模式對郴州一次強降水過程的預報檢驗
發(fā)布時間:2021-03-27 18:11
本文利用GRAPESMESO模式數(shù)據(jù)、NCEP再分析資料和常規(guī)探空與地面資料、自動站資料等,對2019年6月10日郴州一次大暴雨過程的模式降水預報情況、環(huán)流形勢和物理量等進行天氣學檢驗。結果表明:GRAPESMESO模式降水量預報隨著時效臨近,雨帶位置和強度誤差縮小,短期時效內(nèi)的降水量預報,能較好地反應本次強降水的位置、范圍、強度,整體效果比GRAPESGFS、EC細網(wǎng)格、日本中尺度模式好;對于9日20∶00—10日20∶00 24h的降水量,模式9日08∶00預報了郴州西部的大暴雨,落區(qū)偏西40km左右,中心值偏小30mm左右;對形勢場的預報誤差隨等壓面高度降低而增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復雜地形對模式預報影響較大; 850hPa風速輻合的漏報可能是降水量預報偏小的原因之一;模式對中層干侵入位置預報的偏差可能導致強降水位置偏離實況;對物理量場的預報不穩(wěn)定,在本文檢驗的幾個物理量中,水汽通量散度預報效果最好,而郴州西部水汽通量散度負值中心的預報范圍和強度較實況偏小,可能是降水量偏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假相當位溫的預報效果好于k指...
【文章來源】:農(nóng)業(yè)與技術. 2020,40(13)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2019年6月9日20∶00—10日20∶00國家站和自動站24h降水量
9日08∶00 500hPa上郴州位于小槽槽后,在上游貴州南部還有一個小槽東移,2個小槽之間是弱脊區(qū),700hPa切變呈東北西南向位于江西北部到湘西一帶,低渦位于重慶到貴州北部附,850hPa切變線分2段,東段是冷切形式在湘東北地區(qū),西段是暖切形式,位置偏南,此時廣西北部到永州西南部位于暖切南側急流區(qū)內(nèi),有風速輻合,而郴州市位于冷切南側,切變還距離較遠,并且沒有明顯的風速輻合,925hPa切變位于湘中稍偏南一帶,700hPa、850hPa急流位于華南中北部。到9日20∶00,925hPa切變穩(wěn)定少動還是位于湘中稍偏南一帶,850hPa東段切變南壓,追趕上925hPa,兩層系統(tǒng)較垂直,而500、700的系統(tǒng)已經(jīng)超前于850、925的切變,前傾槽在移動過程中,槽后的干冷空氣疊加于低層槽前的暖濕空氣之上,增加了氣柱的對流不穩(wěn)定度,這是10日凌晨暴雨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郴州市處于850hPa和925hPa急流出口處,有風速輻合,加劇降水。925hPa切變在10日20∶00逐漸南壓移出郴州,本次降水過程結束。圖3 2019年6月9日08∶00、20∶00形勢場配置疊加850hPa風場圖
圖2 2019年9日20∶00—10日20∶00國家站降水實況以及GRAPES_MESO模式8日20∶00、9日08∶00起報的24h降水量3.2 主要影響系統(tǒng)檢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北四。▍^(qū))GRAPES模式降水預報的定量評估[J]. 吳晶,李照榮,顏鵬程,楊艷芬,白磊,楊建才,彭筱. 氣象. 2020(03)
[2]GRAPES區(qū)域集合預報系統(tǒng)對登陸臺風預報的檢驗評估[J]. 鐘有亮,陳靜,王靜,呂愷,李曉莉. 熱帶氣象學報. 2017(06)
[3]GRAPESMeso V4.0主要技術改進和預報效果檢驗[J]. 黃麗萍,陳德輝,鄧蓮堂,徐枝芳,于翡,江源,周非非. 應用氣象學報. 2017(01)
本文編號:3103962
【文章來源】:農(nóng)業(yè)與技術. 2020,40(13)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2019年6月9日20∶00—10日20∶00國家站和自動站24h降水量
9日08∶00 500hPa上郴州位于小槽槽后,在上游貴州南部還有一個小槽東移,2個小槽之間是弱脊區(qū),700hPa切變呈東北西南向位于江西北部到湘西一帶,低渦位于重慶到貴州北部附,850hPa切變線分2段,東段是冷切形式在湘東北地區(qū),西段是暖切形式,位置偏南,此時廣西北部到永州西南部位于暖切南側急流區(qū)內(nèi),有風速輻合,而郴州市位于冷切南側,切變還距離較遠,并且沒有明顯的風速輻合,925hPa切變位于湘中稍偏南一帶,700hPa、850hPa急流位于華南中北部。到9日20∶00,925hPa切變穩(wěn)定少動還是位于湘中稍偏南一帶,850hPa東段切變南壓,追趕上925hPa,兩層系統(tǒng)較垂直,而500、700的系統(tǒng)已經(jīng)超前于850、925的切變,前傾槽在移動過程中,槽后的干冷空氣疊加于低層槽前的暖濕空氣之上,增加了氣柱的對流不穩(wěn)定度,這是10日凌晨暴雨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郴州市處于850hPa和925hPa急流出口處,有風速輻合,加劇降水。925hPa切變在10日20∶00逐漸南壓移出郴州,本次降水過程結束。圖3 2019年6月9日08∶00、20∶00形勢場配置疊加850hPa風場圖
圖2 2019年9日20∶00—10日20∶00國家站降水實況以及GRAPES_MESO模式8日20∶00、9日08∶00起報的24h降水量3.2 主要影響系統(tǒng)檢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北四。▍^(qū))GRAPES模式降水預報的定量評估[J]. 吳晶,李照榮,顏鵬程,楊艷芬,白磊,楊建才,彭筱. 氣象. 2020(03)
[2]GRAPES區(qū)域集合預報系統(tǒng)對登陸臺風預報的檢驗評估[J]. 鐘有亮,陳靜,王靜,呂愷,李曉莉. 熱帶氣象學報. 2017(06)
[3]GRAPESMeso V4.0主要技術改進和預報效果檢驗[J]. 黃麗萍,陳德輝,鄧蓮堂,徐枝芳,于翡,江源,周非非. 應用氣象學報. 2017(01)
本文編號:31039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103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