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氣象學論文 >

“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海域熱帶氣旋時空分布特征及其危險性

發(fā)布時間:2021-02-24 00:29
  熱帶氣旋作為一種海上災害性天氣,對"海上絲綢之路"海上航運影響重大。本文基于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1990—2017年的熱帶氣旋路徑數(shù)據(jù),結合熱帶氣旋風場參數(shù)模型,利用緩沖區(qū)分析、疊加分析等GIS空間分析技術,系統(tǒng)研究了"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海域、主要海區(qū)、關鍵通道受熱帶氣旋影響頻次以及熱帶氣旋危險性的時空分布特征。主要結論:①"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海域受熱帶氣旋影響嚴重,表現(xiàn)在熱帶氣旋影響范圍廣、影響頻次高,其中西北太平洋較北印度洋受熱帶氣旋影響更為嚴重,危險性更大;②西北太平洋的15°N—30°N,120°E-—145°E海域熱帶氣旋危險性最高;③熱帶氣旋危險性季節(jié)變化較為明顯,秋夏兩季危險性較高,冬春兩季危險性較低,在夏秋兩季各月份中,7、8、9、10月危險最高;④在各海區(qū)中,中國東部海區(qū)熱帶氣旋危險最高,其次是南海、日本海、孟加拉灣、阿拉伯海,而紅海和波斯灣不受熱帶氣旋影響;在各關鍵通道中,呂宋海峽熱帶氣旋危險性最高,其次是臺灣海峽、對馬海峽、宗谷海峽、韃靼海峽、?撕{、霍爾木茲海峽,而馬六甲海峽和曼德海峽無熱帶氣旋危險。 

【文章來源】: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20,22(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海域熱帶氣旋時空分布特征及其危險性


研究區(qū)域

海域,氣旋,臺風,強臺風


受臺風和強臺風影響頻次較高的海域,主要是西北太平洋15°N—35°N,120°E—145°E之間的海域。南海受臺風影響頻次最高,高達66次,55%的海域受到臺風影響;中國東部海域受臺風影響面積比例最大,80%的海域受到臺風的影響。中國東部海區(qū)受強臺風影響頻次最高、影響海域面積比例最大,共受到40次強臺風影響,影響海域面積比例高達59%。受超強臺風影響較為嚴重的海域主要位于西北太平洋15°N—25°N,125°E—140°E之間。中國東部海區(qū)受超強臺風影響的頻次最高、影響面積比例最大,共受到超強臺風影響56次,38%的海域受到超強臺風的影響。

空間分布,熱帶氣旋,海域,海峽


從“海上絲綢之路”熱帶氣旋危險性空間分布看(圖4)。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危險性整體上比北印度洋要高,表現(xiàn)在熱帶氣旋危險性級別高、高危險區(qū)域范圍廣。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高度危險區(qū)域和極度危險區(qū)域集中分布在15°N—30°N,120°E—145°E的海域,而北印度洋熱帶氣旋危險性以中度危險為主,集中分布在孟加拉灣北部海域。在各關鍵通道中,呂宋海峽熱帶氣旋危險性級別最高,處于極度危險狀態(tài),其次是臺灣海峽,處于高度危險狀態(tài),再其次是對馬海峽,處于中度危險狀態(tài),而宗谷海峽、韃靼海峽、保克海峽、霍爾木茲海峽處于輕微危險狀態(tài)。圖4“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海域熱帶氣旋危險性空間分布


本文編號:30484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0484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657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