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地區(qū)大氣水循環(huán)的時空特征及其對降水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11 01:27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大部地區(qū),尤其是東部地區(qū)經歷了一次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在此前提下,本文利用相似系數,趨勢系數,相關分析,小波變換,合成分析等方法,對東北地區(qū)大氣水循環(huán)要素的時空變化特征,各要素空間分布的相似度,東北地區(qū)的水汽平衡關系以及不同時段東北地區(qū)7和8月降水與我國東部地區(qū)各層經向水汽通量的相關關系的變化進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結論:(1)東北地區(qū)大氣水循環(huán)要素的時空特征:大氣可降水量、降水和蒸發(fā)在不同季節(jié)的空間分布總體都呈現東南大于西北的特征;夏季,長白山附近降水和蒸發(fā)多,為強的水汽輻合區(qū);春季和秋季,東北大部分地區(qū)都表現為水汽輻散;冬季,整個區(qū)域的水汽輻合輻散不明顯。1979年至2010年,東北地區(qū)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呈顯著下降趨勢,降水減少,尤其是1999年以來至2010年,夏季降水一直為負距平。除此之外,其他各要素在不同季節(jié)都沒有顯著的趨勢變化。(2)東北地區(qū)大氣水循環(huán)要素之間的關系:首先,就各要素的空間分布相似度而言,可降水量與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在四季都很相似,就季節(jié)平均尺度上而言,可以說可降水量大的地方降水量也大;蒸發(fā)量與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在春季和夏季比...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全嫌水循環(huán)示意圖(摘自Trenberth等,2011)??(2)國內研究現狀??
為了定量地表征用雙線性插值得到的%站的ERA-Interim降水資料與觀測資料的具體??差異,本文將ERA-Interim降水值與觀測降水值做差(觀測降水-ERA-Interim降水),結??果如圖2.2所示。圖中藍色實如圓點表示負值,紅色實屯、王角形表示正值,實屯、圓點(H??角形)越大(。町愒酱螅ㄐ。4杭,除遷東半島外,東北其它地區(qū)都是負值。東??北中部地區(qū)兩者差異較小,四周差異較大,尤其是內蒙古和黑龍江南部地區(qū),最大相差??50mm左右。夏季,ERA-Interim降水與觀測降水值相差較大的地方主要位于東北南部:迂??東半島為正值,長白山附近為負值,正負差異的最大值均達到150mm。秋季的情況與春季??一致。冬季,整個東北地區(qū)均是負值,且ERA-Interim降水值與觀測降水值差異較小,最??大相差26mm左右。由此可知,就降水量值的大小而言,四個季節(jié)ERA-Interim的降水值??均大于觀測降水值,其中ERA-Interim模擬效果最好的季節(jié)是冬季,整個區(qū)域兩者差異都??很小
為了比較ERA-Interim資料和觀測資料時間序列的差異,將包括東北區(qū)域的??ERA-Interim格點值插值到站點后所得的%個臺站區(qū)域平均的時間序列與觀測資料的時間??序歹[I?(圖2.W相比較,并計算了兩者的相關系數(表2.2)。圖2.3中實也矩形是ERA-Interim??降水,實也圓點是觀測降水。結合圖2.3和表2.2可知,對于同一季節(jié)而言,四個季節(jié)都??是區(qū)域平均的ERA-Interim降水大于觀測降水。對于不同季節(jié)而言,兩者之間32年的相關??系數均通過了化01的信度檢驗,相關性很好,其中春季、夏季和秋季的相關系數接近,為??0.93-0.94,冬季相關系數最小為0.78。由化上可知,ERA-Interim資料對能夠較好地反映東??北地區(qū)區(qū)域平均的季節(jié)降水的年際變化,不同季節(jié),其與觀測降水的年際變化的相關系數??總體較高,冬季稍低;四個季節(jié),ERA-虹terim降水都略大于觀測降水。??化0?-?(a)春季?I?550?-化)夏季?.??:角爭wm琴??.1?'?4?I?250-????401?11?I?I?11?I?11?11?I?11?I?I?11?I?I?I???11?I?I?I?I?11?I?I?I?I?I?I?I?I?>?I?11????I?I??????160*^^^^10??(C)秋*季!
本文編號:3028297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全嫌水循環(huán)示意圖(摘自Trenberth等,2011)??(2)國內研究現狀??
為了定量地表征用雙線性插值得到的%站的ERA-Interim降水資料與觀測資料的具體??差異,本文將ERA-Interim降水值與觀測降水值做差(觀測降水-ERA-Interim降水),結??果如圖2.2所示。圖中藍色實如圓點表示負值,紅色實屯、王角形表示正值,實屯、圓點(H??角形)越大(。町愒酱螅ㄐ。4杭,除遷東半島外,東北其它地區(qū)都是負值。東??北中部地區(qū)兩者差異較小,四周差異較大,尤其是內蒙古和黑龍江南部地區(qū),最大相差??50mm左右。夏季,ERA-Interim降水與觀測降水值相差較大的地方主要位于東北南部:迂??東半島為正值,長白山附近為負值,正負差異的最大值均達到150mm。秋季的情況與春季??一致。冬季,整個東北地區(qū)均是負值,且ERA-Interim降水值與觀測降水值差異較小,最??大相差26mm左右。由此可知,就降水量值的大小而言,四個季節(jié)ERA-Interim的降水值??均大于觀測降水值,其中ERA-Interim模擬效果最好的季節(jié)是冬季,整個區(qū)域兩者差異都??很小
為了比較ERA-Interim資料和觀測資料時間序列的差異,將包括東北區(qū)域的??ERA-Interim格點值插值到站點后所得的%個臺站區(qū)域平均的時間序列與觀測資料的時間??序歹[I?(圖2.W相比較,并計算了兩者的相關系數(表2.2)。圖2.3中實也矩形是ERA-Interim??降水,實也圓點是觀測降水。結合圖2.3和表2.2可知,對于同一季節(jié)而言,四個季節(jié)都??是區(qū)域平均的ERA-Interim降水大于觀測降水。對于不同季節(jié)而言,兩者之間32年的相關??系數均通過了化01的信度檢驗,相關性很好,其中春季、夏季和秋季的相關系數接近,為??0.93-0.94,冬季相關系數最小為0.78。由化上可知,ERA-Interim資料對能夠較好地反映東??北地區(qū)區(qū)域平均的季節(jié)降水的年際變化,不同季節(jié),其與觀測降水的年際變化的相關系數??總體較高,冬季稍低;四個季節(jié),ERA-虹terim降水都略大于觀測降水。??化0?-?(a)春季?I?550?-化)夏季?.??:角爭wm琴??.1?'?4?I?250-????401?11?I?I?11?I?11?11?I?11?I?I?11?I?I?I???11?I?I?I?I?11?I?I?I?I?I?I?I?I?>?I?11????I?I??????160*^^^^10??(C)秋*季!
本文編號:30282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028297.html